疫情再暴發!北京1天新增36例本土病例,竟與三文魚有關?海鮮、生鮮還能放心吃嗎?

2020-06-15   家庭醫生雜誌

原標題:疫情再暴發!北京1天新增36例本土病例,竟與三文魚有關?海鮮、生鮮還能放心吃嗎?

啊啊啊!還在想什麼時候能摘口罩呢,結果北京11日、12日發現了本地新冠病毒病例。

短短兩天,確診7例,46例咽拭子陽性(目前無臨床症狀,45例新發地農貿市場,1例海淀農貿市場是新發地確診病例密接者)。

確診病例均有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活動史,後在此處市場檢測發現 40件環境陽性樣本。

(圖源/網絡)

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而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

海鮮市場、進口三文魚、案板......

據最新消息,6月13日0時至24時,國內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8例,其中北京36例,遼寧2例。

3天,北京本土確診數1、6、36,讓人神經再次緊繃。

三文魚怎會帶新冠病毒?

目前, 專家意見認為病毒來源於三文魚本身可能性很小。

因為魚類沒有肺、體溫也不恆定,與哺乳動物身體構造很不相同;另外新冠病毒是通過與宿主細胞上的ACE2受體結合,而魚類與哺乳動物的ACE2胺基酸序列差異也較大。

三文魚攜帶的病毒極大的可能是在捕撈、儲存、流通、裝卸、加工等過程中被污染,或生存環境被污染。

而案板可能是接觸到了被污染的三文魚而「攜帶」,也可能是經其他途徑污染的,比如是不是還切了其他東西。

三文魚、案板以及市場裡外來回流動的人群,誰是禍首還不清楚。

而這次北京疫情的突然暴發,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擺在這裡:

海鮮、生鮮食品,還能放心吃嗎?

目前病毒到底從何而來,還不清楚,我們只能等待後續調查。

我們能不能放心吃海鮮,根據新冠病毒特性,咱們吃的時候要注意:

一定做熟了吃!56℃加熱30分鐘即能有效滅活病毒。

三文魚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生食的口感和新鮮, 但目前,徹底不吃最好,要吃也得熟著吃!

很多海鮮(魚蝦貝類)以及生鮮食物都是低溫冷藏冷凍,新冠病毒怕熱但耐冷,所以低溫反而有利於其生存和傳播。溫度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

就算沒有新冠病毒,貝類海鮮也可能有副溶血性弧菌、海洋創傷弧菌等病菌。終極大招就是做熟了吃!

除了食物煮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做到3個細節:

1、案板分生熟、分葷素

很多人家裡案板就一個,這是不對的。家裡至少要備兩塊案板,專用一個來切生的肉類食物,切完之後及時清洗,不與其他食物、碗盤接觸。

除了案板,淘洗、存放的碗盆盤子也應該有區分。

2、冰箱存儲應分區

很多人的冰箱就像衣櫃,打開一看擺放亂七八糟,肉蛋奶菜水果、剩菜剩飯剩湯,甚至沒有保鮮膜,這樣一來整一個細菌病毒「亂竄」。

冷藏和冷凍一樣,食物應該分區擺放,生熟分開,葷素分開,而且一定要分裝和包好避免相互污染。

3、處理生肉尤其是海鮮,避免扎傷

海魚、海蝦、牡蠣、螃蟹等海洋生物上會附著一種海洋創傷弧菌,毒性很強,通過創口感染人體後可引起嚴重感染、重度壞疽,發病24~48會出現腫痛、潰爛、休克。

尤其要注意,被蟹鉗、魚鰭刺傷後那種 又窄又深的傷口,或者傷口劇烈疼痛、紅腫、局部現紅斑,伴有高熱、畏寒,一定要去醫院。

提醒:處理海鮮時最好戴手套。

北京病例已現跨省關聯,會引發新一輪疫情嗎?

北京確診病例中有1例曾出差去過青島。

遼寧6月12日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例(域外輸入)均為北京12日報告的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 最新消息,13日這2例無症狀感染者已轉為確診。

不少人擔心疫情會不會就此蔓延,引發新一輪?

劉某5月29日去青島,6月2日返京,與北京11日確診病例唐某在6月2日於北京新發地市場有過交集, 疾控部門排除其在青島感染可能。

46人咽拭子陽性,也是很多人擔心的。

咽拭子陽性,只是說明了體內攜帶新冠病毒,是否有傳染性和致病性,還要進行IgG與IgM抗體檢測。

會不會引發新一輪?

從我們目前一整套防疫措施來看,基本上不會再有大規模的病毒傳染和流行,在國外疫情這麼嚴重之下, 國內偶有散發或聚集病例也算是正常的。

張文宏醫生也在微博中表示,中國會持續處於「接近零(本土)病例」的狀態而非無病例。

然而,這次暴發地農貿市場人流密集,大量人員進出流動,只要有一人攜帶而不被發現,也有小範圍擴散的可能。

本次切割進口三文魚案板上發現,意味著在新冠病毒溯源上,人要溯源,食品也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認為,北京突然出現疫情有兩種可能:

一是市場裡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海產品或肉類是源頭;二是存在其他傳染來源。

確定最初傳染源,是當務之急。

除此之外,這幾天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袁俊講的一個「疫情故事」也很有警示意義:

無接觸、無交集怎麼就傳染了?排污管道有破洞!

2樓下來的一根PVC管與地面接口處有個10公分的破洞,現場調查人員往2樓廁所蹲坑裡倒了一桶水,水從破洞裡流到了一樓地面。

2樓廁所檢到陽性(糞便污染了環境),發病後2天還下了大雨, 糞水擴散到地勢較低的後面兩棟樓。隨後 鞋底、自行車輪胎也檢出核酸陽性。

新冠病毒傳染之強,超乎想像,很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才有了今天這個局面。

目前,很多地方都降低了響應等級,街道上也有很多人不再戴口罩,然而抗疫還未結束,我們大家還是要:

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少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