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能不能豐收,就看這兩個病能不能防得住!果農們莫放鬆

2019-08-12   果蔬小靈通

眼看葡萄就要採收了,卻遇到了「利奇馬」帶來的頻繁降雨,這個時候,一定要預防葡萄以下兩種病害,不然辛苦一年就要顆粒無收了。

葡萄白腐病

症狀識別:

葡萄白腐病主要為害果穗,也為害枝蔓和葉片。果穗受害後,潮濕時果穗腐爛脫落,乾燥時果穗乾枯萎縮,不脫落,形成有稜角的褐色僵果;枝蔓受害,從傷口處開始發病,病斑褐色,最後枝蔓皮層組織縱裂,呈亂麻絲狀;葉片受害,葉緣部位較大面積乾枯,有不明顯的同心輪紋。白腐病的特點是在病組織上著生灰白色小粒點。

發病規律:

葡萄白腐病是一種真菌病害,借雨水飛濺傳播,通過傷口侵染果穗和枝蔓。暴風雨、冰雹過後常導致大流行。病害發生與栽培管理也有關,土質粘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植株郁蔽的果園,其他病蟲害嚴重、機械損傷較多的果園發病均較重。通常,籬架比棚架栽培發病重。

防治措施:

1. 農業防治:冬季結合修剪,徹底清除病枝蔓和掛在枝蔓上的僵果,並將園中的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在北方埋土區選擇「廠」字型架勢,提高結果帶。保護地栽培和非埋土地區可選擇棚架栽培。可以通過避雨栽培,控制白腐病。

2. 化學防治:花前可噴施一次銅製劑,落花後根據天氣情況噴藥,噴藥以保護果穗為主;特殊天氣(冰雹、暴風雨)後需要緊急處理,24小時內及時噴洒藥劑。常用藥劑有:25%嘧菌酯2500倍,10%苯醚甲環唑1500-2000倍,或25%吡唑醚菌酯2500倍液。

葡萄炭疽病

症狀識別: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重要的果實病害,常和葡萄白腐病並發流行,給葡萄生產帶來巨大損失。

幼果發病為黑褐色、蠅糞狀病斑;成熟期果實染病後,初期為褐色、圓形斑點,後逐漸變大並凹陷,在病斑表面逐漸生出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天氣潮濕時,有橘紅色粘液溢出,這是炭疽病的典型症狀。嚴重時,病斑擴展到半個或整個果面,果粒軟腐,脫落或逐漸干縮成僵果,炭疽病引起果實腐爛,也有的表現為果實幹縮、顏色變黑,果面密生小黑點,整個果穗的大部分果實受害後也常引起果實裂口,加重酸腐病和灰霉病的發生。

發病規律:

葡萄炭疽病為真菌病害,炭疽病的發生與雨水關係密切。葡萄炭疽病菌侵染果實主要在果實近成熟期,遇有陰雨天氣,病菌侵染的環境臨界值為24h內降雨時數在4h且相對濕度在85%以上持續7h。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把修剪下的枝條、卷鬚、葉片、病穗和病粒等清理出果園,統一處理。減少田間越冬的病菌數量是防治該病的關鍵。

2.物理防治:鮮食葡萄可採用避雨栽培或套袋栽培技術控制葡萄炭疽病;釀酒葡萄炭疽病嚴重的地區可採用避雨措施。在北方地區,避雨在7月初,早熟品種可在6月中下旬開始避雨,避雨措施可有效的防治葡萄炭疽病和霜霉病。

3.化學防治:藥劑防治可選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20%苯醚甲環唑3000倍液或80%戊唑醇6000-10000倍液;噴藥時期為果實近成熟期;視病害發生情況,噴藥3-5次。

另外,注意施用農藥時,請穿防護服,施用方法參照產品標籤上標明的劑量、施用時間和安全間隔期等。

作者 植物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