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竹鼠!某養殖場出現的一幕讓人心痛!

2020-04-17     柳州潮生活

說起竹鼠,柳州人並不陌生,過去幾年,竹鼠養殖因成本低利潤高,迅速在鄉鎮農村得到推廣,成為不少人脫貧致富的「網紅」項目。

然而,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或將成為它命運的拐點。

4月8日晚,《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公布,竹鼠卻沒有出現在名單中。

曾經火熱的竹鼠養殖扶貧項目,能否繼續飼養、銷售,如今仍面臨著未知數,養殖戶的心依舊懸著。他們除了等待,似乎別無他法。

然而,有些人似乎已經等不下去了。

貴港某竹鼠養殖場裡「屍體」散落一地


養殖戶下狠手砸毀養殖欄


近日,小編看到網友在群里

轉發一些和竹鼠養殖相關的圖片和視頻

不免讓人有些心疼

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有些養殖戶依舊在等待「宣判」的時候

有些養殖戶似乎已經等不及了

因為承擔不起養殖成本

入不敷出讓他們不得不「忍痛割愛」


等待宣判的竹鼠


小編相信,連月來,竹鼠養殖戶都在焦慮中度過吧。


據悉,廣西是竹鼠養殖大戶,全自治區有10萬人從事竹鼠養殖產業,存欄1800萬隻,產值20億元,占全國的七成。


疫情放生後,由於竹鼠被列入禁食野生動物的範圍,養殖、銷售等受到限制,許多養殖戶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竹鼠市場自春節前就停止了交易,在交易陷入停滯的同時,日常的飼喂仍得繼續,養殖規模稍大的養殖戶每日開支甚至達到了幾萬元。



在過去兩年中,竹鼠養殖的形式可以說是一片大好,甚至作為貧困地區脫貧的優秀案例登上了中央電視台的《致富經》欄目。



風向的轉變是從新冠疫情爆發開始的,先是人們自發對「野味」生出了牴觸的心理。
隨後在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在採訪中表示,此次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該項決定中,包含著一條「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的規定。

可憐的竹鼠!某養殖場出現的一幕讓人心痛!

此處,「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三有動物」


「全面禁食三有動物」也就意味著,無論是人工繁育還是野生的竹鼠,都不再被允許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對於竹鼠養殖戶來說,手頭的損失是避不開的,但更讓他們憂心的則是竹鼠養殖這一行業未來的走向。



同樣持此種想法的養殖戶則寄希望於將竹鼠納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名錄》。

經過30年的發展,竹鼠的養殖技術已經不成問題,那人們最關注的竹鼠本身的安全性呢?

在過往的研究中,竹鼠曾被證實與一種叫「馬爾尼菲青黴菌」的病菌有關,另有研究表明,竹鼠是此種菌類的天然儲庫。

但除此之外,直到鍾南山院士公布竹鼠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來源,有關竹鼠攜帶病毒、病菌的發現並不多。

這是因為,他們並不具備線上出售竹鼠所需的檢疫證明。

當然,並不是人家偷懶不去辦,而是根本辦不來。事實上,包括竹鼠在內的大多數野生動物,目前並沒有一套可適用的防疫標準。

但在現實操作中,農業農村部頒布的檢疫標準基本都是針對家養動物設定的,絕大部分野生動物並不存在專門的檢疫標準。


對於目前的形勢,柳州的養殖戶最關心的是:能不能養?希望政策快點落地,以及相關的財政補助。

4月10日,廣西林業部門回應「竹鼠、蛇類等特種養殖怎麼辦」稱,目前,有關部門正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研究解決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產業轉產、關閉、綜合利用及補償等政策措施。竹鼠等最終如不能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廣西有關部門將幫助受影響的合法養殖農戶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根據實際情況對依法退出給予相應的補償,有序引導從業者轉型、轉產。

編輯:閱亮

來源:柳州播報綜合網友爆料 Vista看天下 微評柳州 網絡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bhnjHEBrZ4kL1Viyj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