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猛男炒飯上市靠的是什麼?炒飯,絕對不是

2019-09-08     廖江軍

2015年,有個愛健身、擅寫文的「猛男」去賣炒飯;

2017年,炒飯銷量4800000份,門店近100家;

2018年,炒飯賣出3個億,門店超200家;

2019年,他拿到青松基金近千萬元A輪投資。

這個炒飯界的猛男,猛在何處?




選賽道:看似隨意,暗藏心機


作為連續創業者,「猛男的炒飯」創始人劉飛2011年來到杭州。

從一家廚房電器品牌杭州區域銷售經理做起,劉飛的前期創業經歷涵蓋了街頭籃球機和租賃凈水器。雖然前兩個創業項目,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過出身福建餐飲家庭的他還是想圓自己一個餐飲夢。

2015年,劉飛想做一個屬於自己的餐飲品牌。通過詳細的市場調查後,劉飛選擇了炒飯這個細分品類。餐飲項目並不少,為何他還是選擇了大眾印象中非常普通的炒飯品類?

作為客家人,我從小就很喜歡吃酸菜米酒炒飯。劉飛覺得,看似普通的炒飯市場其實受眾面極廣,上到五星級飯店、下到街邊的小吃,炒飯都可以作為主食融入其中。

「不過,長期以來,大家一提到炒飯,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揚州炒飯。」作為備受消費者喜歡的餐飲品類,如何讓自己創立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擁有地位?

在品牌建立之初,劉飛和團隊成員就琢磨,一定要起一個讓消費者一聽就記憶深刻的名字。「劉小姐的炒飯肯定就不如猛男的炒飯有噱頭。」取好名字後,搭配品牌輸出的暖男文化,以及符合年輕消費者審美的暖色調視覺形象,由人工炒制、主要原材料為現蒸東北大米的「猛男的炒飯」,一經推出,便獲得了杭城消費者的喜愛。




不像很多盲目扎進餐飲領域的店老闆,別無他技,以為會做飯就能開店,劉飛出身餐飲世家,家族十餘人都是從事餐飲,他自小耳濡目染,對餐飲經營也是略知一二。

之所以選擇炒飯這個不起眼的品類,除了自己喜歡吃,更有對餐飲行業以及炒飯特性的專業分析。

炒飯特點:

普適性強,基本人人都吃,目標群體大。技術門檻低,容易變花樣,滿足顧客不同的口味需求。口味穩定性強,較容易複製。適合外賣打包、配送。有品類,無品牌。


前三點是產品的固有特性,後兩點則跟當時餐飲消費、經營大背景密切相關。




中國餐飲規模多年保持10%+的增長率,2015年在線訂餐規模突破千億大關,線上訂餐用戶突破2億人。伴隨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台的發展,中國外賣增速驚人。這就是「東風」。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升級,大家(尤其是年輕人)在做出購買決策時,考慮更多的不再是廉價而是品牌,它可能稍貴,但更值得信任。然而,國內沒有一個具有明顯競爭力或規模化優勢的炒飯品牌,在杭州更是空白。這就是「藍海」。

有興趣又有經驗,能乘東風又可占藍海。劉飛於2015年在杭州創立首家「猛男的炒飯」,從一開始就認真打磨「堂食+外賣」,並傾力打造品牌。




目前「猛男的炒飯」共有14個SKU,有江浙口味、廣東口味、四川麻辣口味等,同時根據不同的口味把炒飯擬人化、IP化。2018年6月,「猛男的炒飯」進行了產品的2.0升級,為七款新品炒飯設計了七個猛男形象。人物形象的設計圍繞產品口味展開,包括名字、色彩、調性等,並配以不同的故事和文案,結合外賣包裝、營銷活動,在消費者端不斷強化品牌IP。



七個人物形象

在食品工業化發展的今天,以機器人炒飯為代表的項目也層出不窮。但劉飛認為,炒飯是一個大眾品類,擁有很長的生命周期,但品牌需要時間沉澱,門店數不是一個絕對的衡量標準。當大家都在追求極致的效率,「猛男的炒飯」堅持人工炒制,反而突出了自己的差異化。「猛男的炒飯」已經在消費者端塑造了鮮明的品牌形象,本輪融資後,將會在江浙滬地區開設更多直營店,目標是成為炒飯連鎖領域第一品牌。


「猛男的炒飯」周邊

青松基金創始合伙人蘇蔚表示,「猛男的炒飯」在「直營+加盟」、 「堂食+外賣」兩個維度穩健增長,未來增量還在於進入標準化即熱零售食品領域。基於「料包標準化產品研發+品牌化IP+時尚年輕化VI」的團隊優勢延展,可以期待更多餐桌上的好品類。

「猛男的炒飯」總部位於杭州,團隊目前共有50多人。創始人劉飛是連續創業者,其他核心成員來自網際網路、餐飲供應鏈等行業。




於是,「猛男」猛下決心,不斷提升。

1.刪減SKU。參考經營數據施行「末尾淘汰」,將銷量和復購率低於平均值的8款產品砍掉,留下14個暢銷款。2.調整動線。根據出品順序重新規劃,避免前廳後廚混亂,實現從接單到打包只需50秒。3.1鍋3份。大鍋混炒破壞口感,一鍋一炒速度太慢。反覆試驗後採取一鍋炒三份,速度與口感兼具。4.半成品料包。將肉類配料製成料理包,提前加熱到45℃,炒制時料包直接入鍋,配上蒸好的米飯,就能迅速出餐。


後來,「猛男」尖峰時段能出餐近600份,單店最高日出單800份,外賣與堂食比例7:3。




尤其是料理包的引入,不僅極大提升炒制速度,還保證出品穩定,而且對提升單店效率和加快複製拓展意義重大。

此次千萬級資金注入,除了保持「直營+加盟」、「堂食+外賣」的穩健增長,還會拓展標準化即熱零售食品領域,將其打造為新的增量。

塑品牌:打造IP,要玩就別停


「猛男的炒飯」將客群定位為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18~35歲),要在無數美味和網紅餐品的擠壓下贏得他們的青睞,必須得吸引眼球、形成黏性。

劉飛是學新聞的,對於文字和傳播自有見地。從取名上就能管中窺豹,這個品牌,不走尋常路。

1.打造IP

品牌logo是一個正在炒飯、肌肉發達的漫畫猛男,餐品對應的形象是風格迥異的帥氣猛男,甚至連餐品的名字及其slogan都透露著一股猛男的不羈和撩撥。




搖滾醉鴨炒飯:你狂野不羈的靈魂,恰是我迷醉freestyle!

魚香柔詩炒飯:贈人肉絲,手留魚香;鐵漢柔情,愛江山更愛你!


商業模式:猛男炒飯上市靠的是什麼?炒飯,絕對不是



2.創意營銷

「猛男」最猛的營銷莫過於「猛男下半身塗鴉大賽」(聽起來都腎上腺素飆升)——邀請大家給logo猛男設計下半身,上傳作品由大眾投票評選,優異者最高獲2888元的獎品。




這一活動吸引300多人塗鴉,7萬多人瀏覽投票頁面,為品牌帶來了難以估量的輻射力。

3.保持互動

很多品牌花了血本整回大的營銷互動,熱鬧一陣沒了後續,時間久難免被遺忘。畢竟消費者有時就像鉗牆頭草草,哪有好處、哪裡熱鬧往哪兒倒。

為了長期刷「存在感」,「猛男」在一年的重大節日都會推出專屬包裝袋和相應主題活動,還根據24節氣每月2次推出粉絲充值優惠,與顧客保持高頻互動,提升黏性和復購率。

去核心競爭力的核心競爭力


「猛男的炒飯」的食客,80%都是15-35歲的年輕人。在輕奢風盛行的當下,劉飛如何讓如此艱苦樸素的炒飯,博得年輕人的歡心?

「猛男的炒飯」把店面開在一二線城市的人流密集區。在杭州的萬象城、西湖文化廣場、慶春路這些熱鬧的地方,你都能找到這位「猛男」。



可以看出,劉飛本來只想做堂食。他說自己創業那會兒正碰上國內外賣平台興起,自家包裝精美的炒飯到平台上一亮相,銷量飆升,讓團隊嘗到了做外賣的甜頭。目前堂食與外賣的銷量比例為3:7。

大概一份味道不錯的炒飯,已經很符合一個忙得腳不沾地的工作狗對中飯的嚮往,也很符合一個「手殘黨」周末宅家時對美食的渴求。

在「餓了嗎」平台上,「猛男的炒飯」誇下海口:「炒飯品牌有兩個,一個叫『猛男的炒飯』,另一個叫其他!」可見劉飛對自家炒飯充滿信心。

總有一天會做出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

創業不分大小,選擇一個垂直細分品類,就像劉飛選擇炒飯一樣,也能實現自己的大夢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Y2SD20BJleJMoPMne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