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11月的CPI透露了什麼?

2019-12-10     張導817


——導演說(24)

同名公眾號:導演的煙蒂,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

數據

2019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5%。其中,城市上漲4.2%,農村上漲5.5%;食品價格上漲19.1%,非食品價格上漲1.0%;消費品價格上漲6.5%,服務價格上漲1.2%。1—11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8%。

從環比看,CPI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8%,漲幅回落1.8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9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0.2%轉為持平。食品中,蘋果、柑橘和梨等水果大量上市,鮮果價格下降3.0%;水產品供應充裕,價格下降0.5%;進入冬季,鮮菜生產及儲運成本增加,價格上漲1.4%;豬肉供應緊張狀況有所緩解,價格上漲3.8%,漲幅明顯回落16.3個百分點;受消費旺季及替代需求影響,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價格有所上漲,漲幅在1.3%—4.3%之間。非食品中,受換季影響,服裝價格略漲0.5%;旅遊淡季出行減少,飛機票、旅行社收費和賓館住宿價格分別下降11.0%、4.4%和3.8%。

CPI上漲說明了什麼?

CPI在超過上個月超過3%的基礎上再次大幅提升,直接飆升到4.5%,比導演預期的還要高一點點,看來形勢更嚴峻。照本宣科的講,這已經是非常明顯的通脹惡化信號,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我國的CPI計量並不科學,這一點在導演說第(14)期已經說過。我國的CPI構成中,食品占比偏高,住房占比偏低,以至於無法真實反應居民的實際通脹水平。同時,當前我國CPI和PPI倒掛,CPI顯示通脹上行,PPI顯示通縮。因此,央行在指定CPI目標的時候,並不會把調控重心放在CPI這個數字上,而是會更多的出於經濟發展的角度指定貨幣政策。那什麼指標更反應經濟發展情況?對於我國而言,PPI對於經濟的反應程度要遠好於現行結構下的CPI。

中國CPI、PPI、GDP平減指數走勢:

本數據來自諾亞財富(導演本人懶得自己做了~)


這裡首先要認識到,我國是一個工業國,在全球貿易中扮演著基礎產品提供者的角色,我國正是依靠大量出口技術附加值較低的工業品,成為了經濟總量的世界第一。附加值較低的工業品有一個特點,就是普遍位於整個人類社會產業鏈的上游,話語權相對較弱,對經濟周期較敏感。因此,一旦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周期,中國賴以生存的產業將面臨周期性的大面積蕭條,反應到經濟上就是經濟增長減速甚至停滯。反應到我們個人就成了,失業率高企,生意不好做了。

這裡有一組數據來證明當前這個情況,百度搜索就業指數:

數據顯示,當前搜索找工作、失業相關的次數較過去幾年顯著提高,甚至比過去3年加起來還多。這個數據可比GDP靠譜太多了,可想而知當下的經濟情況。

另外,對於央行而言,不僅要面對糟糕的國內形勢,國外的競爭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多個主要經濟體的降息正在壓榨央行的調控空間。因此對於央行而言,當前的任務難度完全是地獄級,用亞歷山大來形容也不為過。

在這樣內憂外患的形勢下,央行必須要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只有解決了最重要的問題,其他問題才有可能迎刃而解。而對於央行來說,保證中國的經濟增長,是一切問題的核心。只有經濟增長,才有可能解決通脹和其他方面的壓力。而如果經濟繼續衰退,即便是現在著手處理通脹,也只是飲鴆止渴。可惜的是,此時央行並沒有能力幫助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能實現帳面數字的增長就不錯了,畢竟央媽只是個金融機構,其能力終歸是有限的。

繼續深入,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會更多的考慮PPI的變化,而不是國內失真的CPI變化。PPI此時的通縮會直接導致整個社會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因此這個勢頭必須止住,央行必須投放更多的貨幣用於刺激投資,從而緩解當前的通縮壓力。

總結起來就是,CPI失真,要看PPI,當前是通縮,壓根不是通脹。經濟環境非常糟糕,央行亞歷山大。

中國當前PPI同比走勢:

從當前PPI的走勢看,至少同比的降低幅度有所收斂,證明過去央行的工作還是總體有效的,不過還是沒到目標值,直到PPI同比回到0軸上方之前,央行仍舊會繼續刺激經濟發展,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施展凌波微步輾轉騰挪的給市場放水。(央行之前搞LPR還有人記得不?)

所以結論是,別看當前CPI已經4.5,還不夠!下個月保持在4%以上的機率極高哦!

對於股票會有什麼影響?

實際上,當前這種情況對於股市而言是絕對的利空,並不是利好。

市場主流觀點認為,央行會繼續投放貨幣,相當於流入股市的錢會變多,是利好。但是真實情況並非如此。雖然從道理上講流入股市的錢確實會變多,但是這種思路並沒有考慮到資金的意願。當整個經濟體逐漸走入悲觀情緒時,證券市場會更多的對市場情緒做出反應,資金參與證券投資的意願會顯著下降,這種意願的下降將導致人們主觀更加不願意冒險去搞股票投資,因此增加的貨幣供給只能起到一定對沖作用,而無法根本性的扭轉問題。說白了,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再加上年底機構結算,大家對這個月的行情就不要報啥期待了,有嘛事明年再說~沒準明年開門紅哦!

同名公眾號:導演的煙蒂,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WOO7m4BMH2_cNUgI6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