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股全線飄綠 滬指跌超3%
3月23日,兩市全線低開,開盤之後指數一度沖高,但是隨後震盪回落,指數此後下探回升,臨近上午收盤,三大指數跌幅收窄。滬指收跌3.11%,報2660.17點;深成指跌4.52%,報9691.53點;創業板跌4.59%,報1827.05點。從盤面上看,農業種植、數據中心、通信設備板塊居板塊漲幅榜前列,光刻膠、半導體、氮化鎵板塊居板塊跌幅榜前列。
02
綠城董事會主席張亞東:正制定未來五年規劃,擬適當控制重資產業務增速
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總裁張亞東在今日下午的業績會上表示,公司正研究未來五年發展規劃,綠城接下來將聚焦重資產、輕資產、綠城+這三大板塊。代建業務的規模,預計2025年將達到1500億元規模;這三大板塊至2025年的業務規模,預計將超過5000億元。張亞東還表示,公司未來希望降低對房地產業務比重,適當壓低重資產板塊依賴度,對其增速進行適當控制。
03
長春降低商品房預售申請條件 放寬預售資金監管
財聯社3月23日訊,長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關於有效應對疫情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共克時艱的政策措施》,有效期至2020年6月30日。措施提出,對已繳存商品房預售資金且依法依規誠信經營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如有新建或者續建項目,允許申請提取監管帳戶資金金額不超過50%的資金用於工程建設。新銷售的商品房暫停預售資金監管。
04
專家:新基建投資是內需補外需的首選
據證券日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20多個省市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新基建。而在各地發布的今年重點建設項目中,新基建的占比有所上升,發力新基建動作明顯。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加大新基投資力度並不意味著忽視建設速度和開工節奏,而是在合理把握好開工節奏和發展速度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新基建的建設,真正使新基建發揮有效關鍵的引領作用,助力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05
國家電網決心退出房地產業務
財聯社3月23日訊,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3月22日公布對國家電網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其中稱,國家電網下決心退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務。目前,集體企業深化改革實施方案已獲國資委批覆,確保2020年6月全部完成。要加強對賓館酒店改革督辦整改,積極研究市場化賓館酒店改革模式。
06
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健康通行碼」上線,可作在滬通行憑證
3月18日,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健康通行碼」正式上線後,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通知,要求按照「健康碼互認、持綠碼通行」的原則,持有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健康碼」或居住省市的「健康碼」綠碼可作為人員在本市居住小區、園區、工廠廠區、商務樓宇以及各級行政服務中心、醫療衛生機構、電信和銀行服務網點等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的通行憑證,無需另行開具相關證明材料。口岸和道口有健康登記管理要求的,按管理要求執行。
07
政策護航經濟轉好,金融市場穩健運行基礎牢固
據證券時報,近期,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歐美和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股市已平均下跌30%左右,美股更是在兩周內4次熔斷。儘管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但由於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已處於穩定階段,經濟活動逐漸轉好,以及有充足的政策保障護航,國內金融市場可在外圍環境震盪中表現出較高韌性,保持自身的平穩運行和市場情緒的穩定。
08
經參頭版:堅守房地產調控底線 「紓困不刺激」
經濟參考報頭版刊文稱,毋庸置疑,「房住不炒」的定位,不會因為此次疫情而改變。發揮房地產對於穩定經濟的作用,絕不是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手段。應當明確,當前給予房地產行業合理的必要的支持,本質上是從穩定中國經濟的角度出發,基於「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產調控目標的考慮,在特殊時期對房地產行業進行的紓困性質的舉措。
09
發改委:國家將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生予以補貼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3月23日表示,國家將從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生予以補貼,明確國有企業連續兩年要擴大招聘畢業生規模,擴大基層就業規模,包括一些社區崗位等,包括擴大招生入伍規模、擴大就業見習規模、適當延遲錄用接收等多個方面來積極創造就業崗位。其他方面的一些穩就業舉措,應該說也都會惠及到廣大的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
10
公募去年成績單放榜,8家機構凈賺26億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2日,已有8家基金公司的2019年成績單浮出水面。從凈利潤數據來看,8家機構累計盈利超過26億元,頭部機構賺錢效應明顯。不過,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凈利潤則同比下跌,甚至陷入連續虧損的境地。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市場的馬太效應過去已然存在,而隨著未來多方主體加入競爭,這一趨勢或將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