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述曾:在江漢防洪,在湖北治水

2019-12-19     團結報黨派e家

陶述曾(1896-1993),字翼聖,湖北新洲人,1952年加入民革。1949年後,曾任湖北省政府副省長,湖北省第五、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湖北省第一、二、四屆政協副主席,湖北省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等職。民革第五、六屆中央常委,第七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第八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民革湖北省委會第二屆代主委,第三至五屆主委,第六、七屆名譽主委。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1946年,黃河花園口堵口復堤工程總局邀請陶述曾出任總工程師。這份工作喚醒了他當初投身水利事業的初心。花園口決堤使黃河水泛濫成災已達8年之久,在波濤洶湧的決口口門處開啟決口復堤,是任何時候也不曾有過的。當國民政府決定在花園口堵口時,這一項艱巨的工程讓陶述曾心情激動、輾轉難眠。

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領導黃河故道兩岸軍民創建了冀魯豫解放區和渤海解放區,河床內的土地大部分被開墾為農田,幾十萬人在裡面耕作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同意黃河堵口回歸故道,但是要「先復堤、後堵口」。同時,國民黨政府堵口願望迫切,下達了「寧停軍運,不停河運,限期完成,不成則殺」的命令。

作為花園口堵口復堤工程局總工程師,陶述曾從實際出發,支持中國共產黨的意見,制定了符合花園口具體情況的復堤堵口施工計劃,推遲原定的合龍時間。為此,制定原合龍時間的美國顧問塔德極力反對,並得到了南京國民政府的支持。

陶述曾心情沉重、百感交集:塔德的計劃中隱藏著更深的陰謀。他不願身處這個計劃之中,因此辭職離開花園口工地。塔德則日夜趕工,無奈他的計劃始終存在缺陷,黃河汛期來臨後沖沒了所有搭建的棧橋。獲悉合龍失敗後,陶述曾在重慶《大公報》發表文章稱:「我以為這次聯總上了塔德先生的當,而政府又上了聯總的當,所獲的教訓是明明白白的。」同年9月,陶述曾從重慶返回花園口工地。

花園口工程變得越來越複雜,國民政府「以水代兵」,利用花園口合龍水淹解放區的陰謀越來越被世人所知。歷經了幾次堵口失敗後,工程技術人員開會檢討平堵失敗的教訓。陶述曾說:「黃河的特性是『善淤、善決、善徙』。花園口的急流遇著石塊就湍急,黃河土質太易沖刷,鋪底稍有空隙,就馬上沖成深坑。」後續經過熱烈討論,工程局汲取了黃河河工們的寶貴經驗,定下了傳統的合龍辦法——一個在黃河上2000多年來1000多次堵口積累的經驗。

1947年3月,花園口工程竣工。黃河終於回歸故道,通過冀魯豫解放區,注入渤海。

1954年夏秋,長江中游發生特大洪水。在6月23日武漢長江水位達到危險水位時,中共中央就對武漢防汛工作下達緊急指示,要求「竭盡全力,搶救危關」,武漢防汛總指揮部的總工程師就是陶述曾。

他到職後做的第一件事是組建「技術參謀團」總工程師室,第二件事是把防汛技術與知識傳播給群眾。為了讓傳播的效果達到最佳,他白天奔赴各堤段工地,夜晚在值班室里頂著酷暑奮筆疾書,加班加點撰寫《防汛與搶險》。這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著作,有著嚴密的理論系統,圖文並茂、貼合實際,非常容易為廣大群眾所掌握。這本小冊子在後來極其艱難的防汛鬥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7月,武漢的防汛形勢日趨緊張,以陶述曾為首的工程師們,根據初步掌握的全市堤防情況,以及越來越兇猛的洪水發展趨勢,緊張地研究制定了加固、培厚、加高堤防和除險搶險的工程技術方案,為總指揮部的抗洪戰略部署及時提供了科學依據。26日至28日,狂風大作,暴雨傾盆而下,武漢抵擋住了這波洪水。

8月,上游的江水滾滾而至,陶述曾每天只能休息幾個小時,他日夜不停地奔波在各個堤段上。武漢軍民日夜守護在大堤上,幾十萬人置生死於度外,與洪水進行殊死搏鬥。8月18日,武漢關水位達到了歷史最高峰,而全市沿江大堤依然牢固矗立著,這是武漢防汛工作取得的一個重大勝利。次日,長江洪水開始全面回落。

為了更好地指導防汛工作,陶述曾在《長江日報》上發表了題為《危險水位以上退水階段的險情發展》文章,對當時武漢堤防形勢及防汛搶險對策做了詳盡、科學的闡述。

幾個月後,毛主席發來賀電,慶賀武漢防汛取得偉大勝利,「慶賀武漢人民戰勝了1954年這場特大洪水,並勉勵還要準備戰勝今後可能發生的同樣嚴重的洪水」。作為武漢防汛總指揮部的總工程師,陶述曾此時此刻心中百感交集。

1955年,他在《人民長江》上發表了題為《武漢市1954年防汛技術的經驗與教訓》的長篇論文,文中說:「防汛工作,尤其是搶險鬥爭與醫病有相同之點,醫病不僅需要特效藥,還必須有科學診斷方法與臨床經驗才能正確地了解病情和運用特效藥。」他提出來的重要觀點,對湖北省和武漢市幾十年來的堤防建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年,湖北省水利局正式改組為湖北省水利廳,陶述曾任廳長。陶述曾一直在第一線為湖北的防汛事業奔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撰寫了多篇防汛文章,還做了關於防汛技術問題的報告。陶述曾執掌湖北水政的這些年,勤于思考,結合中央的水利建設方針和湖北的實情,提出符合省情的貫徹意見。在長期領導湖北水利建設的過程中,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治水理論——水土運動理論,為水利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秦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LnFHm8BMH2_cNUgWf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