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實現了錢生錢,你才能相對的自由。
前天,遇言姐寫了一篇 不提倡普通人家的女性做全職主婦的文章,留言區的討論挺熱鬧,支持的、反對的,各種聲音都有。
今天,遇言姐看到被張校長痛斥甘做家庭主婦,並且不肯接受其捐款的學生回應了此事。
這段回應非常溫暖。
黃女士說, 自己是免費女子高中建校後招收的第一屆學生,對張桂梅校長的感情特別深。
黃女士家境本就貧困,初中時哥哥又得了病,父母沒有能力支持女兒繼續讀書,初中班主任把她推薦到女子高中。
2011年,黃女士擦邊過了理科二本線,她擔心自己錄取不上,而三本的學費又太貴,就把志願全填了大專。
張校長發現後堅持讓她報二本,之後,黃女士被內蒙古師範大學錄取。
大學畢業後,黃女士到上海工作了一段時間,做過銷售、干過HR,2017年懷孕後辭職,隨丈夫回到貴州老家。
高中畢業時, 張校長叮囑學生們走出去了就不要再惦記老師,能飛多遠就飛多遠,怕大家心裡有包袱。
張校長是個說到做到的狠人。 回校探望的同學們,張校長一個都不見。
2018年時,黃女士的孩子不到1歲,她當時在家全職帶娃,打聽到張校長恰好在學校,黃女士和丈夫帶著孩子和2,000元錢就趕過去了。
了解到黃女士的情況後,張校長沒接受她的捐款。
不過,當時的場景並非張校長說的那樣,自己把學生大罵一通讓她滾出去。
事實上,張校長拒絕得很委婉,她說——
「你現在又帶小孩又沒有上班,等以後學校有需要再聯繫吧。」
其實想想也是, 張校長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連「貧困」這樣的字眼兒都不肯用,又怎麼會大罵來捐款的畢業生呢?
至於,張校長為何要在媒體前表現得言辭激烈,大概是為了強調態度,起個敲山震虎的作用。
給母校捐款被拒絕的第二年,黃女士考上了貴州一所小學的特崗教師,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及時整改。
對於張老師在網上引發熱議的話,黃女士說——
「老師話丑理正,她是站在我們女高畢業生的立場去說的。女高是讓貧困女孩讀書的學校,她不想我們讀了書,還是跟老一輩一樣。 」
黃女士甚至還在朋友圈轉發了張校長「罵」自己的那條熱搜,配文是——
「我們有個性的老大。」
看到張校長責令孩子不滿一歲的黃女士去工作,網友紛紛表示感慨,覺得張校長好嚴厲。但無可非議, 張校長是一名偉大的老師、偉大的女性,值得我們所有人獻上敬意。
在前天的推送中,遇言姐說不提倡普通家庭的女孩子做全職太太。
因為做全職主婦有門檻, 普通人手上的籌碼太少,承受不起做主婦的風險。
今天,遇言姐再來技術分析一下,什麼情況下,女性可以選擇做全職主婦,給大家開拓點思路。
當然了,這裡說的女性不包括何鴻燊的女兒、貝索斯的媳婦,那些人跟咱們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
遇言姐說, 作為一名全職主婦,首要的是,你需要有被動收入。
道理不用說了, 手有餘錢,心理健康。
被動收入從哪兒來呢?
舉2個例子。
主婦A是遇言姐的同學。
幾年前在加拿大一個國家級景區附近買入了兩處公寓做airbnb。
一年的流水是13萬加元,刨去開銷能剩9萬加元,已經超過加拿大家庭收入中位數了,這還沒有計算房產本身升值的部分。
而且她的清潔、check in/check out,全部是僱人做。
自己只需要把房子掛在平台上,以及即時回答租客的一些問題,維護好評率。
責任很輕鬆,不影響生活。
今年因為疫情,民宿的生意受了很大影響。
不過我剛問了一下她,說是市場又開始回暖,每年最淡的11月已經訂出去了20天,維持收支平衡沒問題。
要說外國人這及時行樂的精神也是可歌可泣。
主婦A是怎麼想起來做民宿的呢?
2009年airbnb初具起色的時候,她就意識到這種租賃方式能火。
以前,公寓短租要由物業統一管理,佣金抽得多,業主掙得少,是以整個短租市場死氣沉沉。
有了airbnb這個平台後,業主自己管理起來方便,不僅是房租收入漲了,房子本身也價值翻倍,旺季的月收入更能達到長租的8倍。
話說那時候我們倆天天在一起玩,但人家看到了這個機會我沒看到。
果然, 一個人的身家是由眼光格局決定的。
主婦B是遇言姐的一個朋友。
這姑娘以前是做基金會計的,天天加班到11點,要死要活、了無生趣。
結婚生了孩子之後不能再像,也不想再像以前那樣工作了,於是 她在Youtube上開了個理財頻道。
主婦B本身是名校統計學畢業,又在知名券商那裡摸爬滾打過,再加上語言表達能力強,為人親和說話實在不虛,理財這個話題本身又是爆款, 1年光景就攢下了小30萬粉絲。
有了基礎粉絲量之後, 她又開了個付費頻道。
Youtube支付內容創作者相當大方。
主婦B靠做博主具體收入幾何我不了解,但我知道她有時一天就能進帳2,500美元。
雖然這個單日收入不是常態,也能看出她賺得不比上班少。
前邊兩個例子都是華人女性。
主婦C則是加拿大妹子,也是遇言姐的前同事。
我倆同一時間進入500強公司從小兵做起。
我的理財觀念,包括怎麼存養老金、怎麼利用免稅帳戶、怎麼計算股息稅率,全是這姑娘教我的。
當我用第一個月的薪水買了雙原價紅底鞋時,也是這姑娘拉著我去退掉,並且用在線計算器告訴我——
只要保持7.2的年化,存款10年能翻一倍,想致富就得控制眼前慾望。
在我倆20郎當歲的時候,C姑娘就制定了主婦計劃——
35歲時存到200萬加幣的現金,養3個孩子,陪他們6年。
當時我聽到這種「沒出息」的人生理想時直翻白眼。
誰想多年後,我自己也成了一名3娃媽,而且還不能像主婦C一樣功成身退,尚在創業的路上衝鋒陷陣。
再來看主婦C,成功實現了自己預期的生活,每天下午三點半接上孩子們,參加各種興趣班的活動,日子過得體面而有條理。
說起來,我還真挺羨慕她的。
以上這3名成功的主婦都是遇言姐身邊的朋友。
這三名姑娘絕非富二代,跟遇言姐一樣家境小康,父母出個學費已算不錯,買房、投資,全靠自己。
那為什麼她們能實現基本層面的自由呢?
這3位姑娘有一個共同點——
個人能力強、生活節儉、善於理財。
強大的人無論是工作還是治家都能搞得很好,而一個工作不上進的人也很難做好一名主婦。
此外,這3位姑娘都是Fire一派的代表。
Fire這個詞遇言姐在以前的推送中寫過好幾次了。
「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縮寫。
這個運動的主力是80後、90後年輕人。
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從事薪水不錯的行業。
「Fire」的觀念是通過降低物慾、積極理財,迅速積攢出一筆豐厚的凈資產。
當資產回報率(以4%計算)超過自己的年薪時,就可以提早退休。
在生活上,遇言姐提到的這3位姑娘堅持先購置資產,後個人享受。
不買奢侈品,自己帶午飯,開二手汽車,限制每周外食的次數,買咖啡都要自帶杯子。
主婦C身為一個加拿大姑娘,為了省電不用烘乾機,而不厭其煩地將衣服掛起來晾曬。
她也是我唯一見過不用烘乾機的加拿大人。
在理財上, 她們幸運地在過去10年的美股牛市中實現了資產翻番。
之前,有遇親留言問我如何找到年化7.2的投資。
遇言姐其實不願意回答這樣的問題。
我們應該學習的是投資策略,而不是具體去抄哪一份作業。
10年期年化7.2的回報率是理財的門檻,如果做不到說明你不具備基本財務知識。
即便我告訴你去買哪一支基金,哪一支股票,你也很難堅持走下去。
而且,簡單、保守、有效的投資方式巴菲特早就告訴大家了啊——
定投標普500指數基金,連基金公司他都指定了——Vanguard。
至於怎麼開投資帳戶,券商又沒給我廣告費,我就不提他們名字了,大家自己查。
如果連這點功夫都不想做,那你真的就不要做投資了。
站在以上3位主婦反面的是遇言姐的表妹。
表妹是北京人,工人家庭,非拆二代,月薪8,000,老公的收入高點有限。
表妹年底生娃,已經預定了35天9萬塊的月子中心。
我建議她雇一名月嫂,表妹不願意,說同學都去月子中心。
這樣的個人能力和消費習慣,只怕會像《窮爸爸、富爸爸》中說的小倉鼠一樣,不停在圓形籠子裡原地奔跑。
女性什麼情況下可以做全職主婦?
說到底是一道財務題。
讀文的姑娘, 不管你是否打算做一名主婦,爭取財務自由總是沒有錯的。
生活是變化的,沒人會在少女時代就計劃做名主婦,但人生往往出其不意卻又水到渠成。
只有實現了錢生錢,你才能相對的自由。
經過很長時間的精心籌備,【遇言美店】正式跟大家見面啦!
咱們店鋪雖小,但是種類俱全呀。
除了 小零食、美妝護膚,各種生活神器這裡全都有。
畢竟 每一款都是遇言姐仔細篩選過的,總有一款會是你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小幸福~
常來逛逛,總有驚喜!別忘了先拿優惠券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GIQeHUBLq-Ct6CZYhO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