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梅子對我感慨:兒子博博還沒在幼兒園呆夠呢,就突然變成小學生了,這上了一個多月之後,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不知道該怎麼幫助孩子?
我問她:你不是知道一二年級要狠抓孩子學習習慣嗎?有沒有讓博博預習,複習,認真聽講啊,做到這三點基本就可以了呀。
梅子說,我和博博說過啊,不是都說要對孩子放手,才更能養成他獨立嗎?我看他每天回家就各種惦記著玩會他爸爸手機,預習很少做,也不知道怎麼做。
聽到這,我明白癥結所在了,對於孩子來說,剛上一年級,家長們都知道養成習慣很重要,但是孩子卻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做,這時候是不能直接放羊式管理,需要父母來貼心引導孩子來養成習慣。
拿每天的預習來說,就要教會孩子做到以下這5點,會讓他的學習更有效率:
1.課文先讀2-3遍
jason沒上小學前已經認識了不少字,所以一年級的課本對於他來說基本沒有生字。每天的讀課文,他就不會拒絕,也很喜歡看到一些新鮮的小故事,我通常讓他很快地讀2遍,要聲音洪亮,如果孩子不拒絕,可以站著讀,就像在課堂被老師叫起來讀課文一樣。
有的孩子如果生字儲備不多的,媽媽可以陪著孩子多讀一遍,不過要注意引導孩子,不要讓孩子看見有很多生字,產生畏難與拒絕心理。
2.標段落,找出好詞好句
讀過段落後讓孩子把自然段用數字標出來,這樣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多少自然段,孩子的腦海中也會有關於自然段的順序感,同時標註出關鍵詞,關鍵句,找出一些好詞好句,圈出來,多讀幾遍。
3.把生字圈出來
讀過課文之後,要讓孩子把生字都圈出來,標上拼音,作為以後重點複習的點,同時讓孩子把生字寫在預習本上,同時標上拼音,再組1-2個詞,如果孩子小,不能寫那麼多字,可以寫一個詞組,再口述一個詞組。
隨著孩子學習的逐漸深入,預習生字時還要加上讓孩子找出部首,同時把筆畫一筆一筆寫出來。
4.讓孩子說中心思想
前兩項做完之後,需要引導孩子說一下課文的中心思想,對於一年級新入學的孩子來說,還沒有太多的歸納總結能力,可以告訴孩子一些技巧,比如課文每一段的第一句,往往起到總結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要多注意第一句。
孩子說得很多或者很少,都沒關係,重點是讓孩子大膽說,敢說,孩子在家裡訓練得敢說了,在課堂上才更敢舉手表達自己。
5.看看課本上的練習
每節課後邊都會有一些練習,有些需要背誦的課文段落,有些是一些優美的句子需要背誦,這些都可以提前讓孩子背誦一下,背誦得不熟練也沒關係,因為記憶就是熟能生巧,jason往往是頭天晚上還背得不好,第二天一早醒來時就已經背得很好了。
另外,每周周末拿出一點時間來,讓孩子把一周來的預習班都看一遍,媽媽再考一下孩子,哪裡還有不會的,進行查缺補漏,幫助孩子理順一下。經過這樣不斷地幫助孩子梳理,孩子的課本就會越讀越薄。
會學習的孩子,就是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的過程。
預習時先多拓展,組詞,注意拼音,部首和結構,這是相當於把書讀厚;
每周末總結複習,只需要抓住不熟練的重點學習,這就是把書再讀薄。
只有父母能夠正確掌握方式方法,並且教會孩子,孩子才會把好習慣紮實地固定下來,這個好習慣也是能讓孩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