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為一個移民城市,每年有超過百萬的車輛返深,今年雖然因為疫情,離深車輛有所減少,但是根據交警數據顯示,截至 2 月 7 日,春節後每日入深車輛大致相同,目前仍有一百萬左右的機動車沒有返回。因此這給深圳當前的最外層「防疫圈」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將隱患人員和車輛防堵在深圳之外,關乎到深圳疫情防控的「生死之戰」。
為此深圳採取了深圳多部門聯動,聯合了街道、公安、交警、醫療、消防等多個部門組成了聯合防疫「部隊」,成為了深圳面對疫情的「尖刀」部隊。目前在全市49個入深的交通要道,設立了52個聯合交通檢疫點,多措並舉,在 「不落一車,不漏一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減少因為疫情防控而造成的交通影響。
措施一
外地車和經過疫情發生地車輛
返深需提前申報
為了降低準確掌握曾在疫區逗留人員和車輛的信息,方便各檢疫點的工作人員快速查驗,7日,深圳交警宣布從即日起,
所有的外地車(港澳車輛除外)
粵 B 車在 2020 年 1 月 1 日後曾前往疫情發生地或途經疫情發生地的
車內駕駛員和乘客有非深圳戶籍的
中型以上客車的所有非深圳戶籍乘員
符合以上四種要求的,可以通過深圳交警公眾號、深圳交警星級用戶、i 深圳 app以及直接掃二維碼進行預約,建議提前一天進行申報。不遵守預約報備管理的,將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i深圳入深自主申報流程)
措施二
關口前置,分區檢疫
目前深圳52個檢疫點都根據道路的實際情況,採取了靈活的措施,應對返深高峰期,因為檢疫車輛和人員,造成的交通擁堵。位於龍大高速羅田入口的羅田檢疫站,日均檢測量達2萬車次,檢測量占到寶安區的三分之一,目前是深圳最大、廣東省第二大的交通檢疫站。由於龍大高速連通深圳6個行政區,所以這裡是守護深圳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根據龍大高速電子眼的實時監控數據顯示:自29號設立聯合檢查站以來,羅田檢疫站日均車流量達到2萬車次。截至2月6日8時,檢疫站累計檢疫車輛12.79萬車次,累計檢疫31.72萬人次,有5例發熱市民被送至發熱門診。由於檢疫的需要,也給交通造成了擁堵,據羅田指揮部負責人介紹,因檢疫需要而造成的擁堵,最長達2.5公里。
如何既精準檢測,防患於未然,又能給市民出行影響降到最低考驗著決策者們的智慧。
經過商討,羅田聯合檢疫點採取了對重點企業的車輛,通過「前置關口」等措施,羅田檢疫站基本能夠做到「零秒」通關。他們主動與企業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溝通,提前錄入人員信息後,可以進行提前測溫,直接通過檢疫。
寶安區羅田指揮部辦公室洪軍煌:這樣減少了企業貨車因為檢疫而等候造成交通擁堵的情況,此外我們還採取了分區檢疫的辦法,將大車和小車分為A、B區,這樣可以將需要檢疫時間長的大車,和檢疫時間短的小車分離,既提高檢疫效率,又減少給市民出行造成的影響。
措施三
三級測溫區
當前正值返深高峰期間,由於長時間在車內而超溫導致復檢的情況增多,從而影響交通。梅觀高速觀瀾收費站檢疫點採取了三級測溫區的方式,在最外圍檢測時,如果體溫超過37.3度,將直接進入復檢區;如果在復檢區再超標,將由醫院防疫人員,對相關人員用水銀體溫計進行檢測,如果還是超標,將被送往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觀瀾收費站檢疫點 龍華交警大隊福南快速路中隊副中隊長艾力軍表示,從27號設立聯合檢疫點到現在,根據現場的路況和車流,多部門多次商討,研究出三級測溫區的方法,對於提高檢疫效率很有幫助。
措施四
「深眼」系統
目前,深圳在全市52個聯合交通檢疫點採用了「深眼」系統,該系統是一種全新的人工智慧(AI)技術系統,通過信息交互能夠提前對重點車輛和人員進行預警、研判和跟蹤。
根據部分顯示,該系統是一種能夠搭建出豐富的移動的前端感知體系。
它具有至少三大突出優勢:
具有全路網場景的精準感知,可以發揮前端AI結構化的能力。
具有同時結合二次識別能力的優勢,可以依託於高清平台豐富的數據、圖片,提供精準的實時數據基礎。
通過建立業務導向的數據挖掘模型,可以催生豐富的「深圳特色」創新應用。
(「深眼系統」資料圖)
與此前的「卡口」不同,深眼系統將面向交通管理全過程,從前端的感知到中心的運算,到各種應用,包括車載雲鏡、手機APP等,通過與各種新型移動檢測設備配套,形成一個整體。深眼系統能夠簡單方便地識別和排查疫區集中爆發地區車輛和人員,實現精準定位。
防控再升級!深圳全部小區將實行封閉管理 出入一律登記!還有這些措施你得知道!
解局 | 深圳:書記市長這麼拼 只因大考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