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省教育廳(ID:henaneducation)
「49元兩個口罩,買不買?」「買!」
「45天後發貨。」「額……」
春運返程在即,有些人的口罩快用完了,但是發現線上線下還是「一罩難求」。有網友調侃:戴口罩出門買口罩,口罩沒買到,還損失一個口罩。
春節假期結束,你返城了嗎?回到工作崗位了嗎?其實,無論你在哪裡,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個關鍵繞不開的問題都是:買到口罩了嗎?
口罩生產情況怎麼樣啊?哪裡還能買到口罩?買到假冒偽劣口罩怎麼辦?口罩怎麼使用更合理?口罩到底能不能重複使用?我們綜合各方信息,精心梳理了一系列問題,希望能夠幫到你。
口罩生產情況怎麼樣了?口罩復產增產都需要時間
口罩不好買,生產情況到底怎麼樣?
此前,工信部表示,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通過近段時間的努力,產量達到一天800萬隻以上,復工復產面達到了40%。
據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解,各地口罩生產企業正在想盡辦法。
浙江湖州德清——1月22日,醫用口罩生產企業浙江歐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3倍工資緊急召回員工加班,並發布一則「不漲價聲明」。該公司臨時排產春節加班,2條醫用口罩生產線每天兩班倒運轉,預計日均生產量可達5萬片。「我們正按照正常月銷售量的3倍儲備原材料,全力保障市場供應。預計春節期間,企業能趕製50萬個醫用口罩供應市場。」該負責人說。
山東濟寧——健達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大年初三所有員工都返崗了,5條「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生產線全部都開了,已經恢復了100%的產能,一天能生產12萬個至13萬個口罩。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也有擴產計劃,當地政府正協助解決購買新機器以及採購原材料等問題。
雖然產能正快速恢復,但還需要不少時間。
此外,據專業人士介紹,一條先進的流水線生產一個口罩的時間都是按秒計算的,但口罩生產出來之後,並不能立馬上市,而是要經過滅菌處理後,放置至少14天方可進入銷售環節。
此外,還有多種非生產性因素制約口罩的供給,比如鐵路調整部分線路、物流配送等問題,以及地方政府紛紛進行大量採購,向外調度的量在減少等。
為此,工信部建立了國家防控物資臨時儲備制度,對重點生產企業的物資直接調配,努力做到全國一盤棋。
隨著近期口罩產能的逐步恢復,這種緊張局面估計會漸漸緩解。
怎樣讓更多人買到口罩?關注各地進口措施
雖然國內口罩產能暫時不能完善恢復,但各地正通過進口或者其他舉措,努力讓更多人買到口罩。
據報道,1月30日,物美用專項基金採購的首批進口300萬隻KF94口罩已經到店,多點APP同步發售。每日限量供應,確保更多消費者能夠買到防疫口罩。
1月29日,每日優鮮透露,自初四起,平台每天可保障至少500萬份果蔬肉蛋的供應,並不斷增加供應量。未來3天,還將增加供應50萬隻口罩。
1月29日,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市積極加大境外採購力度。上海市商務委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了進口口罩等相關防護物資的保障機制,企業正積極利用海外市場的渠道,加快全球採購加大進口力度,每天都有口罩等防護物資從國外進口到上海,將及時組織市場供應。
1月29日下午,青島從韓國預訂的167萬隻KF94防疫口罩順利進口抵青,將用於疫情防護工作。據悉,這批口罩由韓國最大的專業口罩生產商PNTD生產製作,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收到的首批口罩,也是山東首次包機、最大批量進口疫情防控物資。
1與29日,野馬集團有限公司從哈薩克和烏茲別克進口的71.65萬隻口罩和300件防護服,已抵達烏魯木齊。其總共採購有150萬隻口罩,將分三批次運到烏魯木齊。新疆特變電股份有限公司也從將從周邊國家進口50萬隻口罩。
1月28日,第一批國外貨源的13萬隻口罩已抵達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目前已經確認的國際市場採購的貨源超過100萬隻。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月24日至30日,我國共進口口罩5622.8萬個。
買口罩不用去藥店排隊,廣州、廈門、南昌等地開啟線上預約
廣州市開啟小程序「穗康」為居民提供口罩線上預約等服務 微信小程序「穗康」 截圖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下,口罩供應成了難題,廣州、廈門、南昌以線上預約、搖號抽籤等形式售賣口罩,部分地區還提供免費送上門服務。
據廣州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微信公號「中國廣州發布」1月31日消息,廣州市於31日晚8點通過「穗康」小程序開放口罩預約,該系統將為廣藥旗下79家門店提供預約服務,每人每天限購5個;廈門也於1月31日對廈門戶籍人口或在廈繳納社保人員開啟登記系統,對符合條件的對象進行搖號抽籤;南昌市則暫停口罩的實體店銷售,協調首批50000個口罩投放市場,採取「線上預約,送貨上門"的銷售方式。
廈門、南昌等地也開啟口罩線上預約渠道。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1月31日下午,廈門口罩預約系統正式上線開放,登記對象為廈門戶籍人口或在廈繳納社保人員。根據廈門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的公告規定,廈門市民或繳納社保人員只要通過「i廈門」APP到該系統實名預約成功,便能憑藉預約號憑身份證原件在預約時段到指定的夏商線下門店購買。
報道稱,從2月2日起如有口罩貨源保障,每日9:00將在廈門鷺江公證處監督下對符合條件的對象進行搖號抽籤,次日8:00—22:00為中籤人購買時間。
據南昌日報2月1日消息,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針對市場上口罩短缺的情況,南昌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協調供應口罩首批50000個投放南昌市場,隨後還將持續向市場投放,同時,己宣布暫停實體店銷售,決定採取「線上預約,送貨上門"的銷售方式。
消息稱,所有投放口罩實行統一限價銷售,每人憑身份證限購5個。每日從8:00-17:00,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方式實名登記購買信息,按照預約順序,貨到先得。
網上還能買到口罩嗎?難度依然不小,可以看看跨境電商
想在商超、藥店「搶口罩」,短時間看難度不小,電商銷售渠道是不是可行呢?
在天貓、京東等多家主流口罩品牌旗艦店,一次性外科口罩、N95口罩基本處於售罄狀態。
當然,一些電商還是能夠訂購到口罩的,但是送貨時間相對要晚。
口罩都去哪了?京東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全國發往湖北省的訂單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長約7成,其中包括口罩在內「呼吸防護」類訂單同比增長540倍,「個人衛生」用品增長376倍。
其中,北京下單發往湖北1700多萬個口罩,呼吸防護面具、濾棉等24萬多套,血氧儀3萬多台,護目鏡約1萬副。
除了京東,阿里也將醫療防護資源更多像向武漢傾斜。
1月30日,阿里全球採購的首批N95口罩等醫療物資,由旗下物流承運,從印度尼西亞運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未來3天內,預計將有超過650萬件醫療物資,通過阿里全球直采送達武漢。
保證一線工作人員的防護需求,這是必須的。於是,很多消費者將目光轉向了跨境電商。
目前,可供中國居民購買口罩的跨境電商平台大體分為兩種,國際B2C跨境電商平台和進口跨境電商平台,前者包括亞馬遜(美國)、eBay、Wish、速賣通等,後者則有天貓國際、京東國際、蘇寧海外購、考拉、洋碼頭等。
不過,一些跨境電商也存在價格偏高、配送貨期長的問題,甚至有的國際電商平台也出現了炒作口罩,哄抬價格的現象。
面對全國各地N95口罩稀缺的情形,福建省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帶來自製防護面罩的妙招,將其罩在普通口罩外面,可以防飛沫、液體,達到N95口罩和外科口罩的效果
如果有坐地起價或賣偽劣口罩的,怎麼辦?該舉報的舉報,該處罰的處罰
口罩短期內緊缺,如果有人趁火打劫,坐地起價哄抬價格,或者以次充好,怎麼辦?
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1月23日,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稱北京濟民康泰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銷售的N95型口罩遠超市場價格。經查屬實,擬作出罰款300萬元的行政處罰。
1月26日,天津市旭潤惠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柳盛道分公司因銷售口罩價格過高,也被處以300萬元的行政處罰。
除了藥店,電商的自監管也在進行。
1月27日,淘寶官方微博宣布,針對網友曝光有淘寶店鋪口罩出現不實宣傳、價格不穩等問題,淘寶官方已對相關店鋪全部逐一核查,部分店鋪涉及到的不實宣傳、價格不穩問題,相關商品已全部下架。
相比價格,質量問題更重要。
近期,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分別在義烏、景德鎮、漯河等多地查處了多個假冒偽劣口罩的生產和銷售窩點。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疑似假冒的 3M 口罩已經流入了市場。
問題來了,應該如何辨別真假口罩?
對於散裝的3M口罩來說——
將口罩對著光源觀察,罩面透光深淺不均勻的則為假貨。正確地佩戴後,正品口罩在呼吸時會有明顯的內陷。假貨「3M」字體會有明顯的間距。在口罩上的字體,真貨為雷射列印,有斜紋,假貨為油墨印刷,有圓點。假貨無串碼或串碼一樣,真貨每一個口罩都有自己獨立的串碼,串碼 #E 後5位為生產日期。正品鎖邊幾乎完全透明,假貨則為半透明。
現在網上也有部分假醫用口罩被曝光,還可以通過查看包裝上的執行標標準,再通過藥監局官網查看生產商是否具備生產資格。
還是那句話,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對於坐地起價,制假售假的現象,不用猶豫,一律舉報。
是不是非N95不可?專家呼籲,把N95留給醫護人員!
近兩日,隨著大家防護意識的增強,在多個城市的藥店裡都會有人詢問是否有N95口罩。出門戴口罩非常必要,但我們是不是一定需要N95?
1.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提醒,實際上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防護,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一般的醫用型防護口罩,是能阻擋大部分帶有病毒的飛沫進入呼吸道的,在公共場合也就夠用了。N95口罩是在近距離面對患者時所使用的,比如醫護人員每天在為患者診斷治療,得戴著這個,幾個小時換一下。
2.多位專家呼籲:把N95留給醫護人員!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普通市民戴醫用外科口罩就足夠了,N95口罩應該留給醫護人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技術組副組長馮錄召則表示,普通公眾在一般公共場所使用一次性的醫用口罩即可,呼籲為更多醫務人員省下N95。
馮錄召:「醫用口罩分三種,一種是一次性使用的醫用口罩,第二種是醫用外科口罩,第三種是防護型口罩,也就是N95。普通公眾如果不去醫療機構或者能接觸到大量患者的場所,如果公眾正常地乘坐交通工具、到公共場所,用一次性的醫用口罩是可以的,是能夠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我們不必要去佩戴N95口罩或者醫用防護型口罩,雖然它的防護效果更好,但是現在資源比較緊缺。不過,公眾如果去醫療機構就診,或者出現症狀要戴醫用外科口罩。一些公共機構,比如公共運輸的司乘人員、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在崗期間可以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對於N95口罩,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賀雄說,一般民眾不太建議推廣使用。「因為它的通氣效果不如醫用口罩,從價格講也沒有必要造成新的浪費」。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建議,普通人口罩不必一次一換。如果到公共場所,乘坐交通工具,建議戴口罩。如果獨處,沒有特別密集的人員接觸也可以不戴口罩。醫務人員對口罩使用時間有嚴格規定,但公眾戴口罩,不必隨時換,可根據清潔程度使用更長時間。
春日將至,
人人都在盼望著能買到充足的口罩。
但我們更盼望著,
不再需要口罩的那一天,
那才是真正的春天。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希望大家能順利預約!
也希望大家理性購買,
把口罩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共同努力,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