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元橋又稱貢井大橋,建於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地跨自貢市貢井區貢井街道鹽工新村社區,位於旭水河貢井城中心段,東南向西北走向。現為貢井區文物保護點。
第一次「川鹽濟楚」,鹽業興旺、鹽運繁忙,水路已不能滿足鹽業運輸要求,故在旭水河平橋下游100米增建濟元橋。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所建的濟元橋為4墩5孔、石欄聯拱橋。石欄高大、堅硬、造型別致,橋面用正方形石板呈棋子角排序鋪就,堅硬而光滑,魚鱗般美麗,算得上當時勞動人民的傑作了。
一塊關於濟元橋簡介得石碑矗立在濟元橋頭
現在的橋面是2005年加固改為鋼筋水泥路面,加寬了人行通道,人車通行道的欄杆,橋欄做了較大的改造,裝飾了人文景觀圖,融觀賞、護衛一體。
濟元橋歷經100多年風雨,也經歷了多次維修改造。1966年,由於修築大橋兩頭危崖保坎,大橋的一墩一孔砌於保坎中,所以現在只有3墩4孔。
站在河邊的長廊更能感受濟元橋的古今一體,橋下的龍門石依稀可見,橋墩雖然經過了100多年的風雨考驗,依舊保持著當初的模樣。
飽經滄桑的橋孔上安裝上了亮化系統,將讓濟元橋的優美靚影閃耀旭水河。
站在平橋遠眺濟元橋
陽光照耀下唯美的濟元橋
濟元橋兩側橋墩上分別刻有「濟元橋」三個大字
濟元橋是旭水河貢井段上五大橋之一,自建成之日起就是貢井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至今仍然是連接貢井老城區的主要橋樑之一,對於研究自貢鹽業發展和建築有一定的歷史和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