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粥左羅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2000年,一事無成的羅永浩給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寫了一封10000字的求職信,從此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這篇,我就想跟你們分享這封信。以及由這封信產生的 2 點思考。
《給我個機會面試吧,我會是新東方最好老師》
——羅永浩寫給俞敏洪 2000年12月
俞校長您好:
我先對照一下新東方最新的招聘要求:
1.有很強的英語水平,英語發音標準
英語水平還好,發音非常標準,我得承認比王強老師發音差一點。很多發音恐怖的人(宋昊、陳聖元之流)也可以是新東方品牌教師,我不知道為什麼要要求這一條,儘管我沒這方面問題。
2.大學本科或以上學歷,英語專業優先
真不喜歡這麼勢利的條件,這本來應該是實力、馬力之流學校的要求。
3.有過考TOEFL、GRE的經驗
GRE考過兩次。
4.有教學經驗者,尤其是教過以上科目者優先
教過後來被國家明令禁止的傳銷課,半年。
5.口齒伶俐,中文表達能力強,普通話標準
豈止伶俐,簡直凌厲,普通話十分標準,除了對捲舌音不太在意(如果在意,平舌音也會發錯,所以兩害相衡取其輕)。
6.具備較強的幽默感,上課能生動活潑
我會讓他們開心。
7.具備較強的人生和科學知識,上課能旁徵博引
除了陳聖元,我在新東方上過課的老師(張旭、王毅峰、王昆嵩)都和文盲差不多,當然他們還小。說到底,陳聖元的全部知識也只是在於讓人看不出他沒有知識而已。
8.具備現代思想和鼓動能力,能引導學員為前途奮鬥
新東方的學員是最合作,最容易被鼓動的,因為他們來上課的最大目的就是接受鼓動,這個沒有問題。
9.年齡在40歲以下
28歲。
下面是我的簡歷或是自述:
我看這封信,有兩點感受和你分享。
01
狂妄不好,但好過自卑
認真吹牛逼的人,終會變得牛逼
羅永浩一生都活得很狂,很多人因此不喜歡他,他的回應更狂:「我從小就得了絕症,不吹牛就會死。」
有人評論:老羅再謙虛低調一點就完美了。
羅永浩微博上回應說:「對低調和謙虛病態的、排他性的迷戀,是我們這個傻文化缺乏多樣性的主要標誌之一。」
是的,狂妄不好,但好過自卑。這一點羅永浩的前老闆俞敏洪最有感觸。
2017 年 5 月,俞敏洪在一次分享中,講到了兩件自己後悔沒在年輕時做過的事:第一,沒參加任何學生活動或競選學生會幹部;第二,沒有談戀愛。
俞敏洪說:「我在北大,除了讀書以外,一無是處。這是內心恐懼帶來的,作為有深刻自卑的農村孩子,我是這麼想的——
我覺得,去競選任何學生幹部,我 80%的可能都是失敗。失敗以後,被人知道了我還丟面子,那我還不如不競選。
至於談戀愛,難道我不想嗎?我在想,如果我去追一個女生,這個女生可能會說,你這頭豬,居然敢追我,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要真出現這種情況,我除了上吊和挖個地洞跳進去,我還能幹什麼呢?所以我認為,我談戀愛一定會被女孩子拒絕,拒絕會更加沒面子,我還不如不談。
為了避免失敗,我乾脆什麼也不幹。
所以,我在大學的時候,丟了整整五年的美好時光。現在我才明白,什麼都不敢幹,才是最大的失敗。」
那種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們說他狂妄,但是一個自卑的人,一定比一個狂妄的人還要更加糟糕。
一個狂妄的人,也許還能抓到他生活中本來不是他的機會。但是自卑的人,永遠會失去本來就屬於他的機會。
02
做人要有野心,你現在是誰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你不一定要把野心寫在臉上,但你不能沒有野心。
羅永浩在給手機品牌取名時,考慮過「野望」這個名字,大意是那種不切實際的野心和慾望。羅永浩說這個詞非常難得地精確對應了別人眼中的他,和他眼中的自己,只是一個是負面理解,一個是正面理解。
「我到新東方應聘不是來做教師的,我是來做優秀教師的。」當高二輟學的羅永浩在給俞敏洪的那封求職信里寫下這句話時,他就註定不平凡了。
你現在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想成為怎樣的人。
如果羅永浩沒點野心,高二輟學的他不會認為自己能做英語老師,而且還是教出國英語考試中最難的GRE,而且還要做新東方最好的老師,最差也是之一。如果他沒有野心,他這樣的人怎麼敢去做一家科技公司。如果沒有野心,就沒有今天的羅永浩。
羅永浩的對手雷軍,又何嘗不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如果沒有野心,他又怎麼能成為今天的雷軍。
1969 年,雷軍出生在湖北仙桃一個普通教師家庭,18 歲考入武漢大學。大一時,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他在圖書館看了一本書,影響了他一生。
書是 1987 年出版《矽谷之火》,講的是喬布斯這些矽谷英雄創業的故事。
看完這本書,雷軍的內心像是有熊熊火焰在燃燒,激動的好幾個晚上沒睡著覺。
接著雷軍就在旁邊的體育場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很難平靜,在操場裡他奠定了一個夢想:日後一定要幹些驚天動地的事情,一定要做一個偉大的人。
雷軍後來回母校武漢大學演講,回顧自己的成長之路,他說大學時代,自己跟別人最大的不一樣就是,他比別人更早地確立了人生的夢想,並且付出了實踐。
或許我們都曾有過夢想和野心,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弄丟了她。
在《野望與奮鬥:錘子科技的創業故事》演講中,羅永浩希望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野心,如果你有的話:
「你小時候也有過非常猖狂、非常野心勃勃的慾望和事業心,長大的過程中遭受了挫折以後,其實你僅僅是「這兒」遭受了「挫折」,不是說你那兒也不行。多數人由於遭受了「這兒、這兒、這兒」的挫折,覺得「那兒」也不行了,這是要不得的消極念頭。我想講的是,你要小心翼翼保護好、維護好你小時候有過那些野心勃勃的願望」
本文來源:公眾號 @粥左羅,作者粥左羅。
TO BE, TO 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