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半年進口燕窩總量69.4噸 消費升級,誰在吃燕窩?

2019-07-24     中國食品報網官方

( 本報記者 王小萱)「2019年上半年,燕窩進口量69.4噸、標籤使用量8664766個、標籤查詢量568001次。」這是日前記者從在京召開的2019年燕窩行業年會上得到的一組最新數據。電商平台數據顯示,燕窩消費結構逐年升級,用戶消費力持續增強。近5年來,高單價商品下單用戶數占比逐年上升,反映出用戶規模與消費力並駕齊驅,拉動線上燕窩消費持續高速增長。

消費群體不斷擴大

由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燕委」)、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馬來西亞、泰王國駐華大使館以及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等單位支持的燕窩行業年會,以「規範發展 共謀未來」為主題,探尋燕窩行業政策趨向,規範燕窩行業秩序,穩定供應鏈,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回顧過去一年燕窩行業的發展,探尋行業政策趨向和未來發展機遇,成為本次年會的重要內容。「燕窩行業在經歷了2011年的血燕事件到2018年燕窩進口量持續5年的快速增長後,目前燕窩產業已經走出低谷,消費者信心日益恢復,消費群體不斷擴大。」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新實表示,作為公益性的國家研究機構,多年來中國檢科院立足自身優勢,助力燕窩行業的健康發展,著力推動燕窩產業的質量提升。為推動我國合格進口燕窩深加工產業,創新開發了線上產量核銷+線下燕窩產品認證監督的模式,為國內深加工燕窩產業提供全程追溯服務,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CIQ)溯源信息直接顯示即食燕窩當中干燕窩的投放量,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買燕窩,踏踏實實地吃燕窩。

國際合作潛力亟待挖掘

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國燕委理事長馬增俊認為,為了規範燕窩行業健康發展,行業產品、貿易渠道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優化。燕窩不僅僅是一個小的商品,實際上它也涉及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需要。所以,加快燕窩行業發展,與燕窩主產國加強合作,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面。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燕窩生產國,全球75%的燕窩是來自印度尼西亞,作為燕窩出口大國的印度尼西亞與中國在燕窩產品方面的合作又是怎樣一番光景呢?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大使周浩黎說:「在燕窩的進出口方面,印度尼西亞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規,希望進一步增加兩國在貿易和經濟方面的合作,以支持燕窩行業的發展,並且努力與中國進口商和行業協會更好對接。目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20家公司已經註冊,可以把相應的產品順利銷往中國。」

周浩黎表示,從印度尼西亞要進行註冊的燕窩企業數量將持續增長。「希望未來我們兩個國家在更多方面,尤其在燕窩領域可以更好地相互協作。」周浩黎說。

質量提升助力食品安全

燕窩產品的食品安全和質量提升是燕窩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未來,燕窩行業如何創新規範發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副司長顧紹平就燕窩食品安全與質量問題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

從當前市場和消費角度出發,顧紹平分析了如何提升消費者消費信心。首先,燕窩產品的食品安全保障是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其次是合規,目前燕窩存在很多問題實際上是合規問題,包括一些生產經營過程中也存在這種情況。再次是品質要求也是消費者關注的方面,燕窩品質呈現多樣化,消費者也存在如何選擇的問題。最後是消費者體驗很關鍵,如今,消費者對什麼樣的價格能買到什麼品質的產品非常關注,而不再是盲目消費。

「從供給側產業端保障燕窩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了解產業的特點,其原料主要是進口,進口以後還需進行加工,做一些加工即食產品,這種深加工就是一個新的增值。目前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行貨和水貨的博弈,市場上絕大多數還是一些水貨。如何讓行貨真正占領市場,擠出水貨,全行業還需做出努力。」顧紹平介紹,目前一些燕窩在運輸保存或者包裝的過程中,包括在烘乾時,如果不加以控制水分,就會造成產品在保質期內出現霉變、微生物超標等問題,消費者在市場上購買食用的時候就會存在安全隱患,監管部門在市場抽查時也會進行查處。貨真價實、物料平衡、優質優價,質量提升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主攻方向,也是行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

大數據顯示誰在吃燕窩

作為燕窩行業權威的協會組織,國燕委在大會上發布了燕窩行業大數據、燕窩行業科研進展情況,並發布了燕窩行業的吉祥物。

今年上半年,燕窩行業經過海關檢驗檢疫進口的燕窩總量為69.4噸。其中,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為39.8噸,從馬來西亞進口為29.4噸,從泰國進口為0.33噸。印度尼西亞占比57%,馬來西亞占比42%,泰國占比1%。對比2018年總體增長大約在32%。

大數據顯示,2017年1月至今,天貓平台數據逐步上升,女性消費占比為78%,男性大約22%;干燕窩占比為40%,即食燕窩為60%。燕窩市場消費還是以女性主導為主。而在產品的分類方面,即食燕窩銷量占比60%,相對於干燕窩煩瑣的處理過程,開蓋即食,顯然更受消費者青睞。

到底是什麼人在吃燕窩?為什麼吃呢?數據顯示,公司白領是重要的消費群體,而他們可能是在家庭穩定並且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出於備孕或美麗等其他目的而食用。他們在淘寶上的消費能力也相當驚人,由此也可以看出這類人對網購基本是十分信任並且依賴的。

那麼,是什麼在影響著消費者對燕窩購買的決策呢?大數據顯示,影響消費者決策的要素一是價格,二是品牌,三是產品品質,四是評分評價,五是銷量基數,六是設有線下實體店,七是官方認證和明星代言等。

從銷售地域上分析,即使是在3—5線城市,也受到1—2線城市人員的輻射,開始更多接受和認識到燕窩產品。

此外,在行業專題論壇上,圍繞進口食品中文標籤合規解讀、燕窩行業輿情與風險控制、燕窩消費趨勢與用戶洞察、燕窩產業從傳統到現代的貿易、泰國洞燕中國貿易理念,以及推動印度尼西亞與中國高端食材貿易往來等燕窩行業前沿話題,國內外政府官員、行業協會專家、企業家代表等共同展開探討。

大會期間,原產地出口商、國內進口批發商、燕窩衍生品企業等燕窩全產業鏈服務商進行了精準對接,真正實現了行業優質資源的整合服務。

(文章轉載於「中國食品報網 www.cnfood.cn」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vbMI2wBmyVoG_1ZDk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