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所在的紐約州

2019-05-12     治國評論天下

紐約所在的紐約州

美國本土有48個州,海外2個州,筆者將選擇紐約州,以及下篇的德克薩斯州,作為了解美國州一級行政區的窗口。紐約州是美國東北部的一個州,別稱帝國州,面積約12.8萬平方千米。紐約市及郊縣 (下州)以外的地區稱為上州。

1609年,亨利·哈德遜進入哈德遜河流域探險。紐約第一個永久歐洲殖民區,荷蘭人的殖民區於1624年成立,此後的幾十年紐約區域屬於荷蘭人,直到1664年被英國人攻占,為了紀念約克公爵,而將這個地區改名為紐約。1788年紐約州成為第十一個加入聯邦的州。1789年,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在紐約市宣誓成為第一任總統,紐約市是當時美國首都。1797年,奧爾巴尼(Albany)成為紐約州的首府。

紐約州保持著較高的人口遷移率,五分之一的居民是在外國出生,是美國接收移民的重要地區之一,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也是美國內部的移民大州,從2000年至2005年間,遷移至佛羅里達州的人口數超過其他任何一州遷至另一州的人數,這可能是老年人口為了冬季暖和,而遷移到南方地區所致,總之,紐約州的人口置換非常快,外來人口逐漸置換本地人口。

曾是美國第一人口大州,現在是第三大州,僅次於加州和得州,2010年,總人口約為1937萬人,人口密度151人每平方千米,比中國人口密度略大。種族分布情況;無西班牙血統的白人62%(這包括占紐約州14.4%的義大利後裔、愛爾蘭後裔12.9%、德國後裔11.2%,英國後裔6%),非洲裔15.9%,拉美裔15.1%,亞裔美國人(其中84萬華人)5.5%,印第安原住民0.4%,混合的種族3.1%。

宗教構成情況與美國總體有所不同,義大利人較多,拉美裔較多,這導致天主教占優勢,達到44%的信仰比例,其次是美國的主流,新教徒占34%。1%的其他基督教派的教徒,9% 的猶太教(猶太人占美國人口的3%,紐約州猶太人比例是美國平均值的3倍),2%伊斯蘭教,1%其他宗教教徒,9%無信仰者。

勞工人數約887萬人,約占總人口的46%。勞工法規嚴密,工會組織計有會員59萬人,占製造業(狹義的工業,不包括採礦、公用事業等產業)總人數的48.2%(這顯示製造業勞工約有110多萬,占全部勞工的八分之一,絕大部分人口就業於服務業),僅次於密西根州的53.6%。

美國工會會員主要分布在規模大的製造業領域,服務業領域工會勢力不強大。不過,紐約地鐵工會勢力卻很強大,罷工起來,可以癱瘓紐約交通,由於其壟斷性較強,工會勢力大,這導致地鐵勞工工資很高,可以超過製造業工資水平,達到美國普通教授工資水平。

紐約州政區圖,左下角就是紐約市的五個區,紐約市在紐約州的東南角。

紐約州有5.8萬個農場,平均每一農場為80公頃(1200畝)。這裡是美國人口稠密區域,對牛奶需求大,屬於乳畜區,農場主要種植牧草,畜養乳牛,牛奶產量居各州第一。此外,蔬菜、西瓜、甜櫻桃、酸櫻桃、梨、楓糖漿產量均為各州之冠。葡萄產量次於加州,蘋果產量次於華盛頓州,肉雞業十分發達。糧食方面有小麥及玉蜀黍。農業人口很少,農業收入只占全州經濟收入的極小部分。

水力資源豐富,水力發電占紐約全州總發電量之四分之一。擁有美國最大城市——紐約市,最大港口——紐約港。製造業部門齊全,產值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印刷業、出版業、製紙業、製衣業、照相器材業、運動器械、珠寶業、玩具業,產量均超過任何一州。全美500大公司其總部設在紐約州者有55家,其中總部設在紐約市者40家。在17至19世紀時,紐約州一直是美國經濟最強州。2011年,紐約州GDP達到1.2萬億美元,與人口排列名次一樣,第3位,次於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

紐約州境內有大學及學院314所(僅次於加州的346 所),其中的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均較有名。紐約州立大學有七十一個分校(美國人口大州都有類似的眾多分校的州立大學,比如加州大學),規模最大,在校學生人數有二十六萬。

紐約市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五區的人口達到800多萬,已經一個世紀的時間,紐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紐約在全球範圍內直接影響著媒體、政治、教育、娛樂以及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該市有曼哈頓區、皇后區、布魯克林區、布朗克斯區、斯塔滕島區等五個區。

紐約市是許多著名表演藝術團體的所在地,有許多美國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比如,林肯中心、卡內基大廳、大都會歌劇院。紐約市內的戲院區,包括百老匯,每年都有將近一千場左右的首演演出。自由女神、布魯克林橋、中央公園、 帝國大廈、聯合國總部、時代廣場、華爾街、洛克菲勒中心,我們在美國電影中,可以看到這些名字,都是著名的旅遊景點。紐約市還有眾多博物館,也值得一看。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送給美國建國一百周年的紀念物,位於紐約曼哈頓外海的自由島上,奠基於1884年,1886年揭幕。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所寫的著名的碑銘代表了美國及紐約州的精神:「給我你那勞累、貧窮、蜷曲渴望呼吸自由的身軀,可憐被遺棄在你們海岸的人群們,交給我吧,那些無家可歸的、顛簸流離的人們。我在金色之門高舉火炬」。

美國聯邦民主體制下,行政區的變動牽涉多方利益,很難執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也沒有必要執行。這導致美國並沒有出現誰經濟規模大,誰就可以成為行政上的領頭城市,或者成為一個新行政區,比如直轄市。按照紐約市的經濟發展情況,在中國必然會發展成為一個直轄市,脫離紐約州,周圍其他州的土地也會被劃入一部分歸屬紐約市。

紐約市廣闊的郊區不屬於紐約市管理,並且郊區的大部分也不在紐約州境內,而是主要分布在周圍的其他州境內。如果上海市只包括核心區域老城區,周圍的郊縣或浦東地區都屬於其他省區的土地,那就與紐約市的情況比較類似了。在紐約市上班,家安置在周圍的其他州境內,這就是許多紐約人的生活模式。以紐約市為核心,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經濟體,這是美國最大的都會區。

奧爾巴尼人口近10萬人 (都會區人口83萬人),位於哈德遜河畔,是紐約州首府,紐約州立大學本部設立於此,州長任期4年。美國是市場經濟,不是市長經濟,政治中心或區域政治中心,發展成經濟中心的機率並不大,這是美國與中國的一大區別。

水牛城是紐約州西部的一座城市,位於伊利湖東端、尼亞加拉河的源頭,約28萬人(都會區人口110萬),紐約州第二大城市,伊利縣首府。美國次於州的行政區是縣,縣裡面可以有市。我們對都會區往往難以理解,這可以理解為城市的郊區以及周圍的廣闊區域。由於美國人口的分布狀況由市場主導,這導致美國人口分布相對中國城市的人口分布較為分散,在每個美國大中城市周圍,都會在城市周圍的廣闊區域形成眾多衛星城或郊區居民區,與中心城市構成一個緊密的經濟體。他們白天也許在中心城區工作,下班後開車回到幾十里外的屬於自己的別墅里,這其實也是美國逆城市化的顯示。便利的交通,廉價的轎車,導致人們居住不再集聚在城市中,也導致人口分布難以集中了,這導致中心城市發展停滯,人口呈現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分散化分布模式,這就是大都會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d96_msBmyVoG_1ZS4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