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辦檢察官吳菊萍嘗試了一把「跨界」——當網絡主播。「在法律上,疫情雖然可以被認定為不可抗力,但違約方也要履行告知責任,讓對方有所準備。」面對鏡頭,吳菊萍說,疫情導致合同不能正常履行,千萬不能一推了之,「必須積極應對,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在這場名為「檢察官『雲』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直播中,對疫情期間的合同履行等一系列企業關注的法律問題,吳菊萍和檢察官助理戴璇深入淺出,詳細解答。
直播現場
「之所以會想到用這樣的形式回答企業的法律諮詢,也是我在走訪調研時聽到的需求。」吳菊萍說,作為浦東新區民營企業家法律服務工作站的成員,她和浦東新區工商聯的工作人員一道去企業走訪調研,發現企業關於復工復產方面的法律問題還真不少,雖然現場回答了一些問題,但企業感覺還不解渴。能不能在網上搞一場直播?吳菊萍經過彙報得到了支持。
為了了解企業面臨哪些具體法律問題,浦東新區檢察院委託工商聯等收集匯總企業相關問題意見,再讓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解惑。直播連結被推送到各個企業家微信群里,然後根據反饋,再逐步調整第二輪、第三輪的直播。「看到普法直播這麼受歡迎,檢察官們的積極性也很高。現在,直播課程都報滿了,檢察官將結合各自辦理的涉疫情案件進行普法宣傳。」浦東新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網絡直播,上海各級檢察機關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各種形式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支持。在徐匯區,檢察官走進寫字樓,為企業送上彙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助力企業復產復工政策文件綜錄》;在金山區,檢察官用本地方言製作的普法音頻在村居「大喇叭」里響起……
為規範疫情期間的案件辦理工作,上海市檢察院行政檢察部門還專門制定了指導意見,要求檢察機關適時關注政府機關稅收優惠、租金減免等政策實施中的行政給付行為。對涉企案件,要注重保障企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行政非訴執行監督等案件中,加強對限制高消費、列入失信名單和查封凍結等措施的監督,依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