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國務院批准設立宜賓綜合保稅區

2019-12-25   宜賓日報

宜賓日報金江網訊(記者 王黎 李麗龍 王春艷)12月25日,記者獲悉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宜賓綜合保稅區。消息傳開,宜賓眾多外貿企業和市民歡欣鼓舞。

「公司對宜賓設立綜合保稅區盼望已久,我們趕上了綜合保稅區政策的首班車。」昌鑫公司總經理助理楊世棟說,公司以前的進口材料是按照13%繳納保證金,如果是1億元的單,就得交1300萬元。有了綜合保稅區,這筆費用就省了。

昌鑫公司生產車間。 王春艷 攝

像昌鑫公司一樣的,宜賓很多企業都將獲得綜合保稅區的紅利。「我們企業當初之所以選擇進駐宜賓,正是因為宜賓在申報綜合保稅區,這對我們來說太需要了。」四川西南聯盛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宜賓項目負責人說,開通綜合保稅區後,公司將大力發展加工貿易,能節省3至5天的時間,還能節約1—2.5%的資金成本。

「宜賓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將直接為當地居民帶來最直觀的『省錢』紅利。通過保稅區購買進口商品,能比市面商品便宜兩到三成甚至五成;和淘寶、海淘代購相比,保稅區不僅有價格優勢,而且在產品質量上也更有保證,物流速遞等更是快捷。」宜賓綜合保稅區有關負責人說。

宜賓港。 曾朗 攝

新獲批的宜賓綜合保稅區位於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總面積約0.89平方公里,將整合現有的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跨境工業區、保稅區功能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政策於一體,具有保稅物流、保稅倉儲、保稅加工、商品展覽展示、檢驗檢測、口岸物流等功能,對提升屬地現有的對外開放平台功能具有重大意義。

在建的綜合保稅區。 臨港經開區管委會

綜合保稅區是我國目前除自由貿易試驗區之外,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開放區域,對進口設備免稅、消耗水電氣退稅、進口原材料保稅及出口產品免退稅的政策優勢,對外向型企業集聚落戶、靈活發展、提升產品競爭力有著巨大吸引力。

宜賓,為何能拿到綜合保稅區這張「王牌」? 源於近年來宜賓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特別宜賓的智能終端和電子信息產業拉動了外貿的快速增長,急需更高的開發平台。截至今年11月,宜賓已與27家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企業簽訂了擬入區協議,擬入區項目占地面積0.71平方公里,占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0.89平方公里的80%。其中,首家港資簽約企業——宜賓昌鑫科技有限公司已於今年8月正式投產運營,全面達產後年出口額將達30億元。

目前,宜賓共有外貿經營權備案企業600餘戶,有外貿進出口實績企業106戶。今年1-11月,宜賓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25.5億元,列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長43.1%。1-11月,宜賓共有17大類210種商品出口到了六大洲100個國家(地區),從五大洲36個國家(地區)進口了12大類125種商品。此外,宜賓還與「一帶一路」沿線的44個國家(地區)實現雙邊貿易額28.88億元,與南向開放的17個國家(地區)實現雙邊貿易值61.7億元、同比增長42.3%。

宜賓港保稅物流中心。 王宇 攝

與此同時,宜賓外向型項目與日俱增,加工貿易增長強勁。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宜賓市實現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22.6億元,同比增長150.1%,截至目前新增加工貿易實績企業107戶,加工貿易實績企業達113戶,加工貿易手冊在冊企業達117戶,僅次於成都,列全省第2位。

地處雲貴川結合部的宜賓,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交匯點和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是長江上游重要商貿、物流中心,是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沿江開放高地,具有輻射吸納川滇黔3省8市3700萬人的優勢。獨特的戰略區位優勢,使宜賓具備輻射和吸納川滇黔結合部開放發展的能力。宜賓綜合保稅區獲批,不僅將進一步促進宜賓承接東部沿海和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加大宜賓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貿易,還將對宜賓乃至周邊區域對外開放產生重大影響,將促進川南、攀西—六盤水區域資源開發,加快烏蒙山區連片扶貧開發,達到「一地設立,三省受益」的良好效果,使宜賓等西部城市更加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南向開放、長江經濟帶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