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斯太爾RSO牽引車
1942年德國坦克委員會開始了新型牽引車輛的開發工作,為了彌補戰事中物資補給運輸困難的問題,給斯太爾公司下達研究設計開發一款名為RSO/01的履帶式牽引車。
之後斯太爾與費迪南德·保時捷合作,使用斯太爾1500 A的開發了RSO 。
RSO / 01於1942年量產,該車全重5.2噸、長4.57米、寬1.99米、高2.6米,使用85馬力汽油發動機,同時使用簡易的變速結構搭配4個負重輪和葉片彈簧式懸掛,該車的結構簡單的不得了啊。
之後除了斯太爾外,聯合汽車(Auto-Union)和斯科達等廠商還生產了其他類型的履帶式牽引車。
1944年左右在戰爭即將結束時期,RSO終於擁有了摺疊式頂篷的簡化駕駛室。
由於設計之初並非高速牽引車,也可能是發動機本身並沒有那麼大速度,造成牽引車時速僅有17.2 km / h,因此只能與步兵師合拍,不行,哦是步行合適。
Raupenschlepper Ost火炮SPG
這款車本來服務於東線戰場,由於產量大該車迅速遍及來德軍的各個戰場。1943年,斯太爾公司以RSO/02底盤為基礎安裝了著名的PaK40型75mm反坦克炮,並安裝5mm厚的裝甲防盾和射擊炮座,RSO/02將之前RSO/01上難以加工的弧線車體改為直角焊接設計,9月份的50輛RSO/02剛下線就列裝了德軍。
RSO常用於7.5cm Pak 40的牽引車。
希特勒對這款車非常器重,要求速運到東線的5個坦克驅逐營,以發揮該車的強大功效。事非人願啊,只能跑個十幾公里每小時,這不就是為了挨槍子去麼,不是挨炮彈去麼,結果恨舒服,速度低和防護弱,停產了。
Pak40型反坦克炮,這是納粹德國設計的一種口徑為75mm的火炮,為了生產這種火炮,早在1939年,德國陸軍就已與克虜伯(Krupp)公司和萊茵一博西格(Rheinmetall-Borsig)金屬公司分別簽訂了合同,但由於忙於其它任務,因此,一直到蘇德戰爭爆發,這兩家公司都還沒有為這種火炮生產做好準備,但之後的在1941年的巴巴羅薩行動和突然出現如T-34及KV-1等的蘇聯重裝甲坦克,讓這項目的優先級提高。第一門原型炮於1941年11月到達戰場,並於後來成為德軍反坦克炮主力。
後德軍以RSO/02為基礎嘗試開發過水陸兩用款的履帶運輸車,還嘗試加裝武器。
斯太爾公司將V8發動機替換為專有的四缸柴油發動機,從而延展出RSO / 03。
RSO簡化版本,RSO 01和RSO 03使用不同的機艙生產。
除了各種特殊和試驗車輛外,RSO的底盤上還裝有部分裝甲的自行火炮。
原始版本的RSO / 01配備Steyr V8發動機和圓形駕駛室。 RSO / 01的機艙後來被簡化的機艙所取代,RSO履帶式牽引車最後的總產量達到27792輛。
二戰結束後,奧地利工程師奧斯卡·哈克(Oskar Hacker)根據他在為國防軍開發斯太爾「 RSO-Raupenschlepper Ost」用於東部戰役的履帶牽引車的經驗開發了這一款小型農用牽引車M80。
第二部分——斯太爾RSOM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