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鋼炮,真剛

2019-11-14     老斯基財經

走遍全中國,走向全世界。

改革開放以來,嗅覺敏銳的浙江人率先甦醒,投身浩浩蕩蕩的創業和致富浪潮。如今,有數百萬浙江人在全國乃至全球各地做生意,他們一年賺的錢約等於浙江省全年的GDP,再造了一個「浙江」。

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浙江省上榜92家,連續21年排名第一。

做生意做不過浙江人,就像吃辣吃不過重慶人,喝酒喝不過東北人,原因都逃不過一個「敢」字。

全中國乃至全亞洲做萬向節最厲害的企業,非萬向集團莫屬。

1980年,魯冠球派了30多個人到28個省市自治區挨個收集客戶意見,一旦發現殘次品,就全部背回來。

最後背回來3萬多套,當時這批萬向節價值43萬元。1980年的43萬元什麼概念?當時的豬肉還是1元一斤,43萬元就是近2000頭豬。

魯冠球領著全廠的工人,把這些殘次品運到收購站,6分錢一斤全賣了,代價是廠里6個月沒錢發獎金。

然而年底魯冠球又把這筆錢賺了回來,原來國家要找三家定點萬向節生產工廠,萬向一個小小的鄉鎮企業從一眾國企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三家國家定點工廠之一。從此鳥槍換炮,一飛沖天,成為橫跨汽車零部件製造、清潔能源、現代農業多個產業,營收超千億、利潤過百億的跨國企業集團,堪稱「中國企業常青樹」。

與萬向隔江相望的的杭州西子電梯,前身不過是個花園農機廠;它在20世紀末大膽引進外資,聚焦電梯製造這一併不起眼的細分行業。

借勢中國城市化的東風,西子憑著過硬的技術,一舉成為行業領頭羊;如今王水福的西子重工體系,更是梯山棧道、上天入地,先是造起了「鐵蚯蚓」盾構機,又參與了國產大型客機C919的研發製造。

偏居浙中的徐文榮,在1995年底遇上了為籌拍《鴉片戰爭》前來選景的導演謝晉。

他生生把人從東陽盧宅的古建築群里搶了出來:「我只要3個月,就能建好外景!」果不其然,「廣州街」隨即建成,電影順利開機,並在香港回歸前上映,叫好叫座。

隨後,又有了「香港街」「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橫店的那一片荒坡,就這樣成了中國的好萊塢。

回看這些風光無兩的浙商創富史,道路雖有千萬條,但身段靈活、聚焦精準、敢想敢拼這一條總是相似的。

在商業世界的賽道中,如果說那些銜玉而生「巨無霸」企業是賺盡眼球的豪車超跑,那麼這些源自民間、出身平凡的新生商業力量,就像《頭文字D》里藤原拓海拿來運豆腐的那台人稱「鋼炮」豐田86,貌不驚人卻又內藏著無盡的動能。

其實,在浙江這片土地上,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巨無霸」並不多,但「小狗經濟」里這樣的「小鋼炮」卻不少,有著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極強的爆發力。

類似的,在中國金融界,如果說「宇宙行們」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BBA,那麼同樣存在這樣一批極具爆發力的「小鋼炮」。他們的覆蓋範圍比城商行要大得多,靈活性又大於國有大行,客戶准入門檻也更親民。特別是,「小鋼炮」最擅漂移劈彎,在金融創新方面屢屢彎道超車。

今年以來,我們發現那些在A股上市銀行里的「小鋼炮」們漲勢都不錯。

分析其原因,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這些銀行在創新道路上的突飛猛進。

這些股份行,並不具備工農中建交這樣的先發優勢,但它們率先從傳統業務中醒過味來,具有足夠的靈活度,也有足夠的實力,去網際網路世界裡分一杯羹。

正如在生意場上,浙商敢想敢幹、勇於爭先,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在金融界,彙集浙商群體智慧孕育的浙商銀行也不遑多讓,在數字經濟浪潮中,做起了傳統銀行向網際網路進軍的排頭兵。據統計,浙商銀行有98.3%的業務正在通過網際網路來實現。

成立於2004年的浙商銀行,是唯一一家總部位於浙江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今年10月,浙商銀行的上市申請被核准,目前已經完成在線路演,明日開啟新股申購。

自從光大銀行2010年上市之後,雖然不斷有銀行上市,但是其中並沒有全國性的銀行。9年了,A股終於又等來了一家全國性銀行,「小鋼炮」們的競速賽終於等到了新玩家。

浙商銀行從成立之初就確立了吸收民營資本參股的方針。

包括萬向集團、西子集團、橫店集團等在內的一批浙商一起參與了浙商銀行的創建,形成了2家國有股東和13家民營股東的股本結構。

也許是這種混合所有制的雛形,賦予浙商銀行的更活躍的基因,所以在網際網路時代,浙商銀行幾乎是最先覺醒的一批銀行,他們緊扣網際網路時代的脈搏,及時抓住轉變的機遇。

過去,浙江人用腳丈量土地,走南闖北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現在,浙江人足不出戶,也能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應援旗都要從義烏進口,所以義烏小老闆們比美國記者更清楚,誰的獲選機率更高。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成為浙江省近年來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的主流趨勢。曾經悶聲開工廠的小老闆們,一個個走到了線上,開起了自己的淘寶店鋪。

和他們一樣,浙商銀行也在網際網路時代走在銀行的前列,他們是第一家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核心業務的銀行。

區塊鏈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記帳方式,被浙商銀行當作高科技「帳本」,來盤活應收帳款、解決困擾企業的「三角債」難題。

過去,小微企業可能聽說過應收帳款可以用來質押貸款,但是傳統的質押手續繁瑣,如果沒有專業的財務人員很難手工操作,而且容易發生風險。

在浙商銀行的「應收款鏈平台」上,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通過簽發區塊鏈應收款,來替代「打欠條」,解決應收帳款登記、確權等難題;區塊鏈應收款在企業之間流轉,也可以拿到銀行融資變現,從而盤活滯壓的金融資產,實現融資暢通。

此外還有池化融資平台和易企銀平台,與應收款鏈平台一起,並稱為浙商銀行幫助企業解決流動性問題的三大平台。目前三大平台累計服務公司客戶逾10萬戶,公司貸款總額超過6000億元。

類似這樣利用網際網路來革新傳統銀行服務的新產品還有很多。

自2019年2月《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實施以來,相關部門先後公布了兩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合計共500多個服務備案,依據媒體統計,其中6家銀行公布14個區塊鏈服務,浙商銀行獨占5席。

浙商銀行新一代數據中心(ECC)

浙商銀行在區塊鏈上的應用走在各家銀行的前列,除了我們前文所提到的應收款鏈平台,還有倉單通平台、個人理財轉讓平台、同有益平台、場外交易平台。

浙商銀行登陸A股後,或許可以稱之為上市銀行中的區塊鏈概念股

網際網路化,讓浙商銀行面對小微企業客戶如魚得水。

2018年末,浙商銀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1448.18億元,從「占比」來看,穩居18家全國性銀行首位,也是21家上市銀行首位

小微企業的貸款之所以難做,是因為情況多變,風險難以把控,但是浙商銀行卻能夠把小微貸款不良率保持在行業最低水平。根據2019年6月末浙商銀行的半年報顯示,其小微貸款不良率僅為1.06%。

其中的秘密在於,網際網路化帶來的效率提升。

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平台」通過將中小企業的應收帳款「上鏈」為數字憑證,節省了80%的時間成本,降低了50%的融資成本。截至今年6月底,浙商銀行落地應收款鏈平台1800多個,區塊鏈應收款保兌餘額700多億元。

金融科技的應用,不僅幫助中小企業加快了流動性,還幫助浙商銀行降低了運營成本。

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浙商銀行2019年上半年以5.5%的資產規模增幅,拉動了營收和凈利潤兩位數增長,年化凈資產收益率重新站上16%的較高水平。

在「2019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上,按一級資本計,浙商銀行位列第107位;按總資產計,位列第98位。

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應用,為浙商銀行帶來了效率和利潤的提升。2019年1-9月,浙商銀行凈利潤超114億人民幣(未經審計),同比增長15.29%,繼半年報披露後再次成為浙江最賺錢的境內上市公司。

據了解,浙商銀行此前因為首發市盈率較高,而被限制延後發行。

而該次發行的初步詢價工作已經完成,確定的發行價格為 4.94 元/股,對應的 2018 年攤薄後市盈率為9.39 倍,高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貨幣金融服務業(J66)」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 6.91 倍。

這雖然是銀行股上市的正常操作,但確實值得我們普通投資者激動一把。

小白都知道,市盈率越低,股價越划算。招商銀行市盈率10.53,平安銀行市盈率11.89,在一眾「小鋼炮」中,新股上市的浙商銀行,堪稱投資新窪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發令槍即將打響,「小鋼炮」們已經在靜待新的賽點;

準備打新的朋友,彈藥攢足準備好上車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6CQaG4BMH2_cNUg7f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