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瀘沽湖摩梭族的走婚真相,不要再道聽途說了

2019-07-23   五湖四海霞客行

美麗的瀘沽湖

人類社會發展到 21 世紀的今天,瀘沽湖畔仍保留著母系制家庭形式,被人們稱之為「神秘的女兒國」,這是引起中外學者和遊人最感神秘最感興趣的摩梭文化現象之一。瀘沽湖摩梭族的走婚制,是一種罕見的母系社會遺存。摩梭大家庭至今保留母系社會的生活方式,在我國是唯一的,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見。

但是近年來網上很多文章在沒有深入了解和調查研究的情況下,對瀘湖湖摩梭族的走婚制,進行了斷章取義的宣傳和隨意想像的歪曲,甚至理解成了「一夜情」的一個代名詞。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真正的摩梭族走婚和摩梭族母系家庭是怎麼回事。

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的習俗在元代以前就在摩梭人中實行,保留至今。瀘沽湖四川片區一共有 30個母系自然村落,現有摩梭人約 8000 人,村與村、村與戶之間被阡陌縱橫的走婚網絡連接在一起,相互依存,緊密聯繫,形成嚴密的走婚網絡,是以母系文化為核心的摩梭文化載體和文化空間,是珍貴的人文景觀,一個個村落及其母系庭院是一座座活態的摩梭民俗博物館。

摩梭人家庭婚姻形態保留了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一個歷史階段。同時它有著本民族發展歷程與文化體系,習俗延續的特定條件與環境。人類婚姻經歷了從群婚、對偶婚到一夫一妻婚的發展歷史,在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今天,中國西南邊陲的摩梭人則在風景如畫、女山母海和高原盆地相映成趣的湖光山色中,至今保持一種與傳統父系制婚姻家庭迥然不同的母系制婚姻家庭模式,為人類社會保留了最後一塊母系文化的領地和一份母系文化傳統。

這種模式體現出一種自由、平等、和諧的兩性關係,表現出獨有的優越之處及自我發展的優勢和存在的合理價值。這是以景色優美、環境優良的瀘沽湖地區為祖居地,以傳統農耕文明和現代商品交換為經濟基礎,以母系大家庭為社會家庭結構,以兩性自主自願走訪為繁衍族群的特殊形式,以尊女崇母意識為核心的文化理念,再現了穿越時空的人類母系文明景觀。

摩梭社會實行的是以母系大家庭為主體的家庭結構,同時還存在著母系父系並存或父系家庭。母系大家庭實行阿夏走婚,女不嫁、男不娶,配偶雙方各居母家,夜晚男到女家訪宿,次晨離開。在結交阿夏中所生子女,屬於女方,血統按母系計算,財產依母系繼承。母系父系並存家庭既有血統從母的成員,也有血統從父的成員,形成兩種血緣成員共居一家;父系家庭實行男娶女嫁,子女從夫居住,夫妻共負撫養教育子女的責任,子女屬於父方、血統按父系計算,財產依父系繼承。

母系家庭中,婦女不僅是家庭血緣紐結的核心,而且是家庭生產生活的組織者與管理者,婦女在家庭和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受到尊重。「舅掌禮儀母掌財」是母系家庭權力的分工。家庭的喜慶祭典,較大的物資交換或買賣,由舅舅或其他有能力的男性成員掌管。而家庭的財產保管、使用、生產生活的安排、計劃開支、食物、衣物分配、家務、接待賓客則由家庭成員中有能力的婦女作主。母系家庭的管理,始終保持著比較民主的色彩,家庭成員互相尊重,關係融洽,思想愉快,和諧相處。

瀘沽湖摩梭人母系家庭和阿夏走婚的婚姻形態沿襲到今天,曾經歷過風雨的沖刷和歲月滄桑的侵蝕,但依舊以頑強旺盛的生命力延續生存。這是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歷史、文化、審美等價值體系的物化,它記錄了摩梭人漫長的變遷歷史,也見證著人類遠去的記憶。

聰明、善良、勤勞的摩梭人始終以頑強的生命力和傳承力捍衛保留著母系的領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一條是摩梭人家庭婚姻形式、社會組織結構及其文化價值觀具有符合人性的合理性。它在一個特定環境中給予了人性追求的民主、自由、開放、和諧的理想模式,而這種文化價值觀是人類共同的企盼和意願。

瀘沽湖的摩梭人至今仍延續母系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這是一種以母系血緣關係為紐帶,女性在社會關係中被普遍尊重的原始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在特定地理環境下的封存。為世界上僅存的明顯有別於主流父權社會的另一種社會形態,記錄著原始母系氏族社會的特徵,具有極大的人文學研究價值。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進步和外來文化的持續影響,我認為瀘沽湖摩梭人母系的領地或許在未來有被外界同化的那一天。但是不管怎麼樣,它的存在始終是中國各民族發展歷史長河中最特別也是最美的一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