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文章離婚:出過軌的婚姻,為什麼5年後才破裂?

2019-07-30   Momself




- 1 -


終究還是離了。

近日,馬伊琍和文章同時發表了微博,正式宣布離婚。

一時間,20多億網友紛紛圍觀,全網沸騰。


有人認為文章肯定又出軌了;有人懷疑是馬伊琍交了新男朋友;

有人下一秒就去打探姚笛的現狀;也有人開始站隊評價誰對誰錯……


的確,這一對離婚,讓人很難不聯想到當初的「文章出軌門」:

2013年的時候,有人爆料文章出軌和姚笛相戀。
2014年,《南方娛樂周刊》稱「周一見」,隨後有媒體發布了照片實錘。


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馬伊琍,看她作何反應。

馬伊琍當時還在哺乳期,她沒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樣,立馬離婚。就這事兒,她只回應了一句: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短短9個字,就讓沸沸揚揚的輿論歸於了平靜。

如今5年過去,「且行且珍惜」,變成了「往後,各生歡喜」。

難怪評論區一片唏噓:「破鏡難重圓」。


馬伊琍說,兩個人深愛過,努力過。但是感情有了裂縫,是可以通過努力和好如初嗎?

馬文的這段離婚,讓我產生一個好奇,想問大家:

- 2 -

跟馬伊琍一樣,事發當時選擇不離婚的,還有明星董璇。

前段時間,媒體爆出董璇和高雲翔已離婚。

想當年董璇和高雲翔結婚後,也一度是圈中的「模範夫妻」。直到2018年,高雲翔因涉嫌性侵在澳洲被捕,從此董璇走上了漫漫救夫路。

她一邊在法庭上力挺高雲翔,一邊在法庭下四處奔走,甚至不惜變賣家產,也要把丈夫保釋出來。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就連董璇自己也在星空演講上說過,她知道有人背後叫她「原諒教教主」。

——為什麼還不離?

因為她覺得自己當時,是家裡唯一一個能扛事兒,沒權利在這時候不管不顧,獨自離開。


所以出軌後原不原諒對方,跟離不離婚,那是兩碼事。

明星離婚,背後涉及很多資本運作的問題,廣告合約、股票價格、電影片酬等等。攤上個不靠譜的老公,像高雲翔這樣的,還得管高額保釋金,不然這個家就徹底糊了。

普通人也一樣,離了婚,財產怎麼辦?孩子怎麼辦?怎麼跟父母朋友說?

小孩子才意氣用事,成年人得顧全大局。


借用博主青菀的話來說:

這世上,哪有什麼真正的破鏡重圓?不過是其中一方選擇了咬碎銀牙和血吞。


董璇和馬伊琍,都曾為自己的老公收拾過殘局,為婚姻家庭努力,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如今風波不在,到底還是離了婚。

- 3 -

有人可能會問,你怎麼知道人家離婚,就跟當初的事情有關?畢竟都過去這麼久了。

是的我不知道,我也沒這麼說。

離婚不一定是因為出軌,但出軌一定會面對離不離婚的議題。

因為它是婚姻中的一個「偶然事件」,日常生活中不會發生。

它更像是晚八點的電視劇里才會出現的狗血劇情:是家暴、車禍、山崩地裂、身患絕症……

是旅遊途中玩得好好的,突然迎面湧來的一場雪崩。

這個比喻來自我最近看過的一部瑞典電影,《遊客》。又名:雪崩來了,老公丟下我和孩子先跑了怎麼辦?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中產家庭。

妻子艾芭和丈夫托馬斯,有一個兒子和女兒:夫妻和睦,兒女雙全,生活富足。

這家人去了法國的滑雪勝地度假,拍全家福,穿親子裝,羨煞旁人。



變故發生的時候,總是極其突然。

第二天,他們照常在山腳下用餐。結果一場雪崩突如其來,遊客們四處逃竄。

艾芭本能地用身體護住了孩子,叫喊丈夫的名字,卻發現丈夫早已拿起自己的手套和Iphone,一個人先跑了……


好在雪崩沒有想像中的嚴重,雪霧漸漸散去,丈夫慢慢走了回來。

艾芭沒有衝著丈夫咆哮一番,畢竟這只是一次意外。

一家人平時都好好的,難道真要因為對方這一次的背棄,就毀滅掉他平時所有的好?就要離婚?
離婚後會面對什麼?不敢想。孩子怎麼辦?還是再給他一次機會吧。


日子要想再過下去,就算心裡有疙瘩,也只能默默消化掉。

於是夫妻倆回到了原來的生活。想到不能讓孩子受傷,從此失去對爸爸的信任,艾芭還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去安慰他們。

可是艾芭自己呢?

假裝一切都沒有發生,就真的可以釋懷嗎?

作家王朔寫過一個故事:

童話里有兩個人一起挖地下的財寶,結果挖出一個人的骸骨。
雖然迅速的埋上了,甚至在上面栽了花種了樹,但都清楚的知道地下埋的是什麼。
看見花,看見樹,想的卻是地下的那具骸骨。

背叛對婚姻的殺傷力在於,除了背叛本身,它還將帶來一連串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首先是從此以後,妻子會對老公改觀。

晚上和朋友吃飯時,托馬斯聊起了雪崩的事。他把自己的行為,描述成是人的下意識反應,沒有扔下家人逃跑。

如果他只是自己跑,也就算了。問題是他跑的時候還知道拿手套跟手機啊!這也叫本能?

在雪崩的那一刻,托馬斯心裡的優先排序就是自己>手機>外套>老婆孩子。

女主坐不住了,當著朋友的面,拿出錄下了那天畫面的視頻,實錘老公老公逃跑的事實。

她開始獨自跑出去滑雪,一遍遍想著老公怎麼會是這種人,眼淚還是不爭氣掉了下來。


其次,背叛者心裡也未必好過。

因為只要被實錘了一次「背叛」,就永遠背負了「背叛者」的罪名。

看到自己逃跑的視頻,托馬斯一個人坐在客廳里,內心充滿了羞恥感。

還有旁人的評判。輿論環境越殘酷,兩個人要面對的壓力也越大。

光是被朋友知道了自己拋妻棄子的事,就已經夠受不了了。

要是事情鬧得路人皆知,那麼把尊嚴看得比命還重要的男性,就更直不起腰杆子,又怎麼還能像原來一樣輕鬆地過日子?

以及,隱秘的「夫妻生活」。

托馬斯回去後想跟艾芭親熱,艾芭卻不願搭理他。感到自己在妻子面前,徹底失去了男人的尊嚴,他終於忍不住痛哭了起來。

托馬斯說,「都是自己的本能惹了禍」,說自己也不想的,因為控制不了自己,害了家人,也害了自己。


- 4 -

這樣的劇本,將在兩個人的生活里,一遍又一遍地上演,讓人如鯁在喉。

——有什麼辦法可以修復裂痕嗎?

在電影的結尾,艾芭一家人坐大巴下山,結果司機駕駛技術極差,屢次像要衝下山崖。乘客們都被嚇得心驚膽戰,尤其是艾芭,她驚恐地衝去吼司機,要求下車。

這一次,車門打開,她成了不管丈夫孩子,第一個衝下車的人。看著這樣的妻子,托馬斯反而釋然地露出了微笑:因為他倆終於扯平了。


這個結尾,在我看來其實略牽強,更像是為了圓劇情而有意設計的。

在這裡,導演提供了一種「破鏡重圓」的可能性:那就是讓妻子也犯一次同樣的錯誤,從此兩不相欠,達成一種和解。

可惜現實不是《遊客》,沒有那麼多戲劇化的「扯平」;

破鏡難重圓,馬伊琍最後的選擇是「放手」。

比起很多鬧得你死我活,爭個面紅耳赤的離婚,她的一句「一別兩寬,各生歡喜」,讓人想起唐人溫柔風雅的《放妻休書》。

「對方出軌後要不要離婚?」

對於這個問題,從頭到尾,馬伊琍給出的答案,都比電影更漂亮。


作者:微微

板式:Zin


- 更多推薦 -

中科院博士打造的《愛與性的實操手冊》,原價99元,限時促銷價79元,點擊下方專欄購買,讓愛你的人更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