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就像美味不一定在高級餐廳而在街頭巷尾;美味也不一定要大魚大肉而是一道小吃。一到周末我就喜歡去台東混吃混喝。
月光傳奇,應該算是台東小吃的一個傳奇,靠著一道大腸包小腸征服了吃貨。從在長興路小木屋的小門頭,到在昆明路有了自己的店面,現在可以坐在店裡吃啦!
小店不大,有四五張桌子,開放式的廚房,清楚地看著一家人在有條不紊的忙碌著。一進門阿姨就送上了熱騰騰的冬瓜茶,免費續杯哦~
老闆忙著煮麵線,老闆娘做車輪餅,多了一個小姐姐收銀,小哥哥仍然在烤腸。烤腸用的是生純肉腸直接烤,熱情的阿姨說這些腸都是自家灌的。
菜單依然很簡單,價格漲了1-2塊錢,多了滷肉飯。一眼就看到了我最愛的大腸紅面線。
蔡瀾先生曾說:「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你和台灣人的話題,就離不開蚵仔面線、滷肉飯和貢丸。」可見面線在台灣美食里的地位。
點餐的時候,小姐姐會很仔細的問要不要辣、要不要香菜等等。送到桌上時,老闆也會提醒你儘快攪拌均勻,才能感受一碗正宗的大腸米線。
大腸紅面線,重點是把面線煮到細碎,出鍋加上大腸的澆頭和兩顆花枝丸。吃這個面線不用筷子,基本算是面線湯了。
面線軟糯軟糯的,滑潤爽口,湯汁稠度剛好,不致於濃得讓面線結塊,也不會稀稀水水讓人吃下去一肚子空虛,熱乎乎的喝上一碗,進門前還凍得手腳冰涼,馬上就冒汗了。
大腸切得比較碎,感覺給的比以前多了。處理很乾凈的大腸,味道也弱了很多,再加上切成丁的方式,就是不愛大腸的人也能接受吧。
大腸包小腸,傳統的台灣小吃,糯米腸包在香甜的台灣烤腸外面,裡面還刷著醬,咸甜口。糯米腸里還放了花生增加口感。有點兒像吃肉粽的趕腳。
肉香加上糯米香,一口咬到所有的料,烤腸的肉汁和糯米完美結合,對於肉食動物的三順來說超級滿足!
依然包的很仔細,一層紙袋外賣再加一層餐巾紙,只要一點兒一點兒CU上去吃就行,絕對不會弄上湯湯汁汁。
車輪餅還是三種口味:鹹肉、奶油、紅豆。我還是喜歡甜配甜,點的紅豆的,旁邊桌要了四個鹹肉的,大呼好吃,惹得我好奇心滿滿。
最重要一點:一定要趁熱吃!打包帶走涼了口味大大打折扣。
一碗大腸紅面線、一個大腸包小腸、一個紅豆車輪餅,本來只是進來吃個小吃,卻吃了一頓飽飯,還得打包帶走點兒!
刈包,好大一個,這是台灣版肉夾饃吧!刈,普通話念yi,台灣話念gua,意思是包進去。裡面有一個小煎蛋、一塊兒滷肉,配菜是梅菜。三順打包回家第二天早晨熱了熱當早餐,滿屋飄香哦~
在台東的美食江湖裡,一家小吃店如何被眾多吃貨想念,除了真材實料的美食,賓至如歸的服務態度也是月光創奇口口相傳的加分項。
坐在店裡吃了半個小時,老闆一家人接待顧客親切可愛,私下交流輕聲不打擾顧客,和外面嘈雜的台東商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感覺一門之隔,心都安靜了。在台東能有這樣一個地方真不容易。
青島美食分享,自費探店,良心評測,關注【酉食青島】我們一起吃遍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