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吳承恩故居風頭被搶,美猴王世家的精彩,是喧賓奪主嗎?

2019-10-17     懶游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淮安之行。在淮安去的第一個景點,就是位於淮安區河下打銅巷的吳承恩故居。

吳承恩,應該是無人不知吧。他是中國明代著名小說家,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神話小說《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的故居正門上方匾額上「吳承恩故居」幾個金黃色大字,是我國已故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主席舒同所書。

故居由故居本體、吳承恩生平陳列廳、玄奘紀念堂、美猴王世家藝術館、六小齡童工作室五個部分共同組成,是國內唯一綜合展示西遊記文化和紀念吳承恩的場所,館內占地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為明代風格的古典園林建築群。

六小齡童因主演電視劇《西遊記》中的孫大聖而蜚聲海內外。六小齡童家族對吳承恩充滿感激之情,認為沒有吳承恩就沒有猴王世家,他們把幾代人收藏的大量藝術品捐贈給吳承恩故居,建立了這座美猴王世家藝術館,作為對吳承恩的紀念。有人認為,美猴王世家藝術館與吳承恩故居在一起,是搶了故居的風頭,有點喧賓奪主。我的印象恰恰相反,故居正是有了美猴王世家藝術館的「加盟」,才讓整個景區更加充實豐富。

美猴王世家藝術館的第一個展廳叫作「金猴世家」。六小齡童家族幾代因擅長演猴戲而被稱為猴王世家。父藝子承,衣缽相傳,漫長的歷史造就了不少傳承久遠的藝術家族,這樣的家族往往被人們稱為「世家」。

展廳的正中是一尊銅像。這是我國著名猴戲表演藝術家,紹劇宗師六齡童先生。六齡童本名章宗義,因6歲登台而得此藝名。六齡童在紹劇舞台上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的藝術形象,被戲劇界尊稱為「南猴王」。他的經典之作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該劇於上世紀60年代初被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觀看這部電影盛況空前,電影拷貝發行到世界七十二個國家。

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專門觀看六齡童的演出,於1961年11月17日寫下這首著名的七律,這塊屏風上就是這首詩:「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畫面中的這對青花瓷瓶,是六齡童80壽辰時,江西景德鎮陶瓷藝術公司為六齡童特製的生日賀禮。瓷瓶高1.8米,瓶身繪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孫悟空大鬧天宮」戲劇圖案。

展廳里有一尊成吉思汗的銅像。六小齡童的祖先是蒙古族人,在元朝時從大漠黃沙的塞北來到了山清水秀的江南,定居於紹興,這尊銅像寄託了六小齡童對先祖的追思。

銅像旁的兵器架上有四根金箍棒。從左到右分別是六小齡童曾祖、祖父、父親和他本人使用過的金箍棒。

展廳里的四個臉譜,左上木製的臉譜是第一代(活猴章)章延椿用的,這個布臉譜是第二代(賽活猴)章益生用的,這個是第三代(南猴王)六齡童章宗義用的,這個是第四代美猴王六小齡童用過的臉譜。百年猴戲,滿目滄桑。這四張從開始時非常誇張,也非常藝術化的「臉」,到後來漸趨「寫實」,也非常生活化的「臉」,記載著章氏「猴戲」演變的軌跡。

展廳里最醒目的是三組圖片展,內容豐富,非常珍貴。

童年六小齡童。六小齡童於1959年4月12日出生於上海,國家一級演員。他六歲開始練藝學武,高中畢業後,考入浙江省崑劇團藝校,專攻武生,曾主演崑劇《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美猴王大鬧龍宮》等,頗受觀眾好評。

六小齡童與兄弟姐妹合影。長期的演藝生涯使得章氏家族在演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到了六小齡童曾祖父章延椿時代,他演猴戲已有了一定的名氣,人稱「活猴章」。而真正把猴戲發揚光大的是六小齡童的祖父章益生。章益生並不是一個專業演員,只是在農閒或逢年過節的時候參加演社戲,演得最多的就是猴子,以至到後來他有了「賽活猴」的名號,成為地方上的一個名角。章益生非常聰明,他從自娛自樂為主的社戲中看到了商機,把大城市的服裝、道具等販到當地小城鎮,做起了戲劇用品生意,漸漸積累了一定資金後便在上海開設了一家老閘大戲院,並且把帶去的紹戲班社擴展成了同春舞台。

六小齡童經常講他對淮安有特別的感情,一是因為淮安是吳承恩的故鄉,二是因為周總理。六小齡童祖籍紹興,周總理祖籍也是紹興,更重要的是六小齡童的父親和二哥都曾受到總理的親切接見,這張珍貴的照片就是1957年總理看完小六齡童演出後,高興地抱起了這位「小老鄉」。

周恩來與六齡童和小六齡童。

時隔近半個世紀後,六小齡童在一部名為《1939恩來回故里》電視劇中飾演周總理,大家看一下,化妝後的六小齡童是不是有幾分周總理的神韻?

再說說小六齡童,本是是小六齡童在紹戲《三打白骨精》中飾演傳令猴。「猴王世家」中六齡童的次子、六小齡童的二哥小六齡童,本名章金星,生於1950年,三歲登台演出,儘管沒有上過學,卻能無師自通地理解劇情,應該說是戲曲演藝界的天才,深受六齡童器重,並把他作為衣缽傳人,親自給他取名「小六齡童」。

他表演的小猴子十分活潑可愛,毛主席、周總理都看過他的演出,可惜在他剛剛開始步入演藝生涯黃金期的17歲那年,不幸因白血病去世。

圖為六小齡童、六齡童和七小齡童。章益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章宗信,他是六小齡童的伯父,藝名「七齡童」。次子叫章宗義,藝名「六齡童」,就是六小齡童的父親。七齡童以擅長演豬八戒而聞名,同時他多才多藝,常常集編劇、導演、主演為一身。解放前他還是上海同春舞台的老闆。七齡童章宗信兩個兒子藝名分別叫「七小齡童」和「小七齡童」,分別在浙江紹劇團演孫悟空和豬八戒。

此劇照拍攝於1986年,是廣大影迷最喜歡的形象,後來六小齡童以此作為了美猴王註冊商標的依據。講解員在介紹這張照片時,說這張是六小齡童最喜歡的照片,他的名片就是用的這張照片。很多扮演美猴王的演員,在化妝上可能更加精美,但這雙眼睛金光四射是無法模仿的。

齊天樂晚會合影。《齊天樂春節聯歡晚會》是由央視錄製的一台文藝晚會,該晚會由楊潔執導,六小齡童、遲重瑞、馬德華、閆懷禮以及西遊記的主要演員聯合主演,該晚會於1987年農曆大年初一在全國播出。不知道你有印象沒?

六小齡童除扮演孫悟空,還嘗試飾演各種風格的角色。瞧,這位美麗的花旦,如我不介紹,你能看出「她」是六小齡童嗎?這是崑劇《高老莊》中六小齡童飾演的「高小姐」。這幾張則是他所飾演的武功高強的壞蛋、大老闆、建築工人。

這張猴子敬禮的照片轟動一時,是六小齡童1998年在張家界拍《西遊記》續集時,一隻猴子見到他時突然舉手敬了一個標準的「猴禮」。

大家都很關心六小齡童的傳人,因為六小齡童只有一個女兒。展廳里有一張六小齡童和女兒及夫人的合影,這個機靈的小姑娘會成為一個「女猴王」嗎?

下文繼續介紹美猴王藝術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qmt220BMH2_cNUgz6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