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棵奮鬥的小草,挺直脊樑,漂亮生長

2020-03-16   談文化論教育


每一株小草,從拱破泥土的那刻起,都發奮向上生長著。每一個離家的孩子,就像一顆滿懷理想的草籽,乘著風的翅膀飛向四方,然後落地生根,奮鬥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城市中的很多人,都來自農村。在這群人身上,你會看見他們有著小草一樣頑強的品格。

有位朋友,曾這樣給我描述他的童年:推開房門,便聽到雞鳴犬吠,提起鼻子,便嗅到泥土芬芳。春去山花爛漫群芳爭艷,秋來碩果纍纍四處飄香。夏天裡,上樹爬牆下河摸魚。冬日中,圍爐烤火侃天說地。大自然給了鄉里人豐富的饋贈,只要不是懶漢,都可以伸手捧來。但是,那裡的生活很多人都不喜歡,那個能說話還能看影像叫電視機的東西,總是勾引著人們惦念著外面的世界。而老人們則天天在耳邊嘮叨,要好好學習,到北京去,到大城市去,那才叫有出息。這種教導和鼓勵讓每一個農村娃的心裡都長了一棵奮鬥的草。而他也沒有辜負長輩們的期望,終於學業有成,在城裡安家落戶。

另一位朋友幼年時期的生活卻沒有上面那位朋友這麼美好。他說,那裡的土地太貧瘠了,靠種莊稼根本養活不了自己。因而,高中畢業後,他便來到城裡打工。他學會了裝修技術,又慢慢地積累了一些財富,然後自己包活,直到有了自己的公司。創業看似簡單,過程卻異常艱難。毫無根基,全憑自己,忍受過屈辱,遭受過欺侮,可以說每一步都踉踉蹌蹌,充滿艱險。

現在,從他們的衣著上,已然沒有了農村娃的影子,但表面上那城裡人的奢華氣也掩蓋不了他們內在的質樸。他們更懂得珍惜奮鬥而來的生活,為人誠實,對人誠懇,讓人放心。

即使是一根小草,也要挺起脊樑,漂亮地生長,美麗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