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到底有多厲害?66年後還發威

2020-09-25     沐一場月光雨

原標題:李鴻章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到底有多厲害?66年後還發威

眾所周知,在19世紀中葉的清廷就處於風雨飄搖之危境。當時不但內憂外患,還加上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倒退政策,大清這艘老舊的破船就要逐漸沉沒在世界這個大洋里。當時船上的一些洋務派人士李鴻章、張之洞之流,為了修補大清這艘破船,發起了一場「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

李鴻章

《清史稿》: 中興名臣,與兵事相終始,其勳業往往為武功所掩。鴻章既平大難,獨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沖,國家倚為重輕,名滿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

其中最著名的就屬於李鴻章了,他為了提升清朝軍隊的戰鬥力,而從西方強國進口了一系列武器裝備,其中就有火力強大的大炮。

李鴻章與德國克虜伯大炮

洋務運動「自強」的宗旨就是要提升大清朝的武力值,武力值的強大當然是離不開一支強大的軍隊,而想要儘快提升軍隊的戰鬥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採用先進的武器裝備。當時大清朝根本就沒能力生產近現代先進的武器裝備,所以李鴻章把目光投向了國外的西方強國。

李鴻章

為此在1866年,清政府特別派出了一個考察團到歐洲國家洽談武器採購。這支考察團先是去了日不落帝國英國,但是在這裡考察團並沒有得到熱情的招待反而是飽受了冷遇和奚落。之後輾轉到法國也是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心灰意冷的大清考察團準備再去德國看看,如若還是如此將立即返回清朝。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考察團來到德國後受到了熱情招待,其中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的創始人還親自接見了大清考察團,該公司無微不至的招待,讓大清考察團有了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這給考察團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李鴻章劇照

考察團回國後把寫好的報告程給了李鴻章,告訴他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熱情好客,不像英法兩國那樣藐視扎長辮子的中國人。李鴻章看過報告後對克虜伯公司有了好感。沒過多久普法戰爭爆發,普魯士軍隊依靠克虜伯大炮那強大的火力讓法國人損失慘重。

這就讓李鴻章堅定的要購買克虜伯大炮的決心。在1871年,李鴻章終於得到了清廷的許可,他向克虜伯公司訂購了328門各種口徑的大炮。第一批114門克虜伯大炮在運抵中國後,就被李鴻章列裝在淮軍中,一共裝備了19個炮營。

克虜伯大炮

我們去看看克虜伯大炮到底有多厲害呢?

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裝備了克虜伯大炮,其有效射程為3.5公里,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壓製法軍的衝鋒。當時法軍還離普軍很遠距離就被克虜伯大炮轟得七零八落,死傷更是不計其數。法國人在場戰爭中沒多久就宣布了投降,在此之後普魯士王國取代了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新霸主。

時間來到1937年9月3日早上,日本南支艦隊奉命攻打我國的廈門要塞,當時這支艦隊里的驅逐艦在空軍的掩護下,突然對廈門機場以及各個要塞進行炮擊。他們先是對胡里山炮台以及青嶼島魚雷發射站進行了狂轟濫炸,然後整支艦隊高速向廈門港口衝去。

克虜伯大炮

時任廈門守軍司令黃濤命令胡里山炮台不得開火,放日軍艦隊進來好關門打狗,果然日軍只見到零星的抵抗認為廈門的防禦工事也不過如此。當日軍艦隊來到距白石炮台4500米時,白石炮台上的克虜伯大炮對著日軍艦隊突然發炮打擊,其他炮台也同時對準日軍艦隊進行炮擊。

這時胡里山炮台上的主炮一聲巨響,日軍艦隊中的主力驅逐艦被攔腰擊中,驅逐艦上當場死傷數十人,隨後日軍艦隊不得不以慘敗撤離。這就是我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廈門要塞保衛戰」。

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大炮對近現代史上中國的守備立下了赫赫功勳,在近代,克虜伯大炮幾乎就是中國海防的代名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RMHw3QBd8y1i3sJ3V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