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反父權的哪吒,憑什麼稱霸中國動畫市場

2019-08-03     我為人民看電影

第一次看《哪吒:魔童降世》預告片的時候,小刀心裡其實是有些打鼓的。

預告片里這個黑眼圈的小娃娃正念叨著一首「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打油詩。

我心想:雖然哪吒是個搗蛋鬼,但這片會不會太放飛了點?

事實證明我多慮了。

如果暑期檔小刀只能看一部電影,那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孫悟空一樣,都是備受創作者喜愛的經典神話人物。

他們身上的傳奇性反叛精神使其成為了一代又一代國人心中的英雄。

我們的英雄~小哪吒~

其實在《封神演義》中,哪吒的形象並不那麼光輝,我們如今看到的大多數影視版本的哪吒都因二次創作被美化過了。

不過當我們談論新版哪吒時,與之對比的大多是影視版的哪吒。

不管跟哪個比,《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對以往哪吒形象內涵的一次巨大的顛覆。

79版《哪吒鬧海》

哪吒不再是靈珠子轉世,而是魔丸托生。不再粉雕玉琢,而是邪氣滿滿。

黑眼圈+尖牙

原本十惡不赦的敖丙才是靈珠轉世,他不再是個仗勢欺人的惡霸,反而成了全村的希望。

太乙真人不似以往仙風道骨的清瘦仙家形象,而是一個操著川普的大胖子。

這些角色的顛覆其實也是在深化電影的主題「反偏見」

除此之外,哪吒的父母形象也非常不一樣。

幾乎在所有影視版本的《哪吒》中李靖都是我最討厭的角色。

元華版李靖——TVB《封神榜》

他的確盡忠職守,但又古板懦弱,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殘忍得近乎無情。

哪吒常常因為好心辦壞事受到李靖苛責:你頑劣不堪!你居然打官二代,你連累父母連累所有人!

宋祖兒版哪吒——《寶蓮燈前傳》

所以哪吒的「剔骨還父,削肉還母」才顯得那麼催人淚下。

我們的小英雄絕對可以算得上「父母皆禍害小組」的骨幹成員。

《魔童降世》中我們看到了最父愛如山版的李靖,哪吒與雙親之間根本沒有什麼化解不開的矛盾。

因為工作以及其他原因,李靖夫婦在哪吒的生活中時常缺席,但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補償他。

李靖不但沒把天生魔種的哪吒視為妖孽,反而想方設法地保護他的身心健康。

在哪吒被所有村民唾棄時,父母從沒嫌棄過他。

所以那句充滿怨念的「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連累你」也變成了「我自己的命自己扛,不連累別人。

基於這一點,反父權的內核在《魔童》中被極大地弱化了,自我二字被突出強調。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需要表達的主題,這種改編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反抗精神是哪吒非常精髓的東西,餃子依舊延續了這一點。只不過反的東西不同而已。

但無論是反父權的哪吒,還是反抗命運的哪吒,都讓我灑下了大把眼淚。

正如前面提到過的,《哪吒》的主題除了抗命運還有反抗偏見。而片中受「偏見」所困擾的,遠不止「魔丸」轉世的哪吒。

妖獸上位的龍族,豹子精修仙的申公豹,都是如此。這個設定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飽滿,沒有陷入非黑即白的怪圈。

「偏見」貫穿整部電影,「證明自己」是他們做出一系列行為的內在驅動力。

只不過,有人選擇了正道,有人選擇了歪門邪道。

老酒固然醇厚,但導演餃子用舊瓶子裝的新酒也很給勁。

大概10年前,這個叫餃子的導演還叫「餃克力」

一個醫科專業的畢業生,憑著一腔熱血一個人悶頭做出了一個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

畫風粗糙,篇幅不長,但整整花掉了這個年輕人三年時間。

這部反戰主題的短片當年在網絡上流傳甚廣,一度被奉為神作

如果看過,你就會明白這些溢美之詞並不誇張。

片中出現的蛛網,狗骨頭,紙牌大戰,鼻血彩虹...即便放到現在來評價,依然令人拍案叫絕。

餃子《哪吒》中也對他的處女作進行了致敬。

四人在山河社稷圖中的打鬥致敬了這一幕

截止現在,《哪吒》的累積票房已經破了17億,超越了《瘋狂動物城》15.3億,成為內地動畫電影市場的票房冠軍

餃子說,如果賺到錢了就會出續集。這樣看來《哪吒2》是板上釘釘了。

很多人說《哪吒》是國漫崛起,其實這四個字我們在《大聖歸來》時說過,在《大護法》時說過,在《白蛇緣起》時也說過,現在真沒必再要說了。因為國漫早就崛起了

《哪吒》很牛逼,但它絕對不會是國產動畫所能達到的巔峰,也不是突然蹦出的黑馬,它和《大聖》《白蛇》一樣是國產動畫承上啟下向前推進的一環。

中國神話體系是一個潛力無限的ip,「封神宇宙」是個讓人想想就起雞皮疙瘩的設定。

小刀相信明年將要上映的《姜子牙》應該會比《哪吒》更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QNxWmwBUcHTFCnfb4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