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勉縣

2019-06-04     文學陝軍

漢水湯湯,綿亘千里。從嶓冢山出發,一路逶迤,至古陽平關,江面豁然開朗,肥沃的漢江河谷由此向東延伸。在漢江出山口,坐落著一座千年古縣,占據了漢江谷地平坦的西部地區。北邊秦嶺山系的天盪山巍峨雄踞,成為古縣的天然屏障,抵擋住來自北方的西伯利亞寒流;南邊巴山山系的定軍山久負盛名,黃忠刀劈夏侯淵的英雄故事流傳千古,並因其誕生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這,就是勉縣。

秦嶺南麓的勉縣,坐擁典型的南方氣候,漢江穿城而過,衝擊出肥沃的河谷平原,水源充足,物產豐富,使早期的這裡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方式。傳統的勉縣人家,多種植棉花、胡麻,女子間有代代相傳的紡紗織布手藝,老式紡車、織布機成為那時舉足輕重的家具之一。但由於染色技術的不成熟,自製衣裳多以單調的純色為主。許多丘陵地帶也養蠶植桑,養出的蠶繭多由蜀道販賣到蜀中,或走漢江運送至中國東部。至民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通過漢江航運,中東部色彩多樣的布匹運至勉縣,一改之前單調的衣著顏色。

勉縣段的漢江河谷,從天盪山而下,綿延至相對的定軍山,且被漢江隔成兩半,江北有一條引自漢江出山口的漢惠渠穿流而過,江南養家河蜿蜒橫貫南境後注入漢江;南北山嶺上又多丘陵,高低起伏的地勢使得山泉水能自然匯聚在低洼之處,為坡地涵養起寶貴水資源。水源如此豐富,再加之依傍秦嶺,中國南北方農作物均可生長於斯——坡地種植小麥、苞谷,相互更迭;水田耕耘油菜、水稻,兩季更換。夏收油菜、小麥,可以榨油、磨面;秋收水稻、苞谷,用來打米、磨粉。一年兩季四熟的農業生產方式,使這裡既可以吃到南方大米,也可以擀出北方面食;既可種南方茶葉,也能栽北方蘋果。由於介於南北之間,勉縣飲食口味偏於中性:不尚辛辣,亦不崇酸甜。

勉縣建築,則是將中國傳統建築審美和潮濕多雨的地理環境融為一體——房屋垛子較高、屋頂坡度較大,房頂因此形成帽冠樣式,屋瓦不宜密封遮蓋,內頂打有頂棚,以利於排水、通風、防塵。傳統房舍,屋頂上的黑瓦是自己用土法子燒制,頂棚由竹子緊密扎制的竹笆搭建,房牆以黏性好的黃土和糯米汁、豬毛、秸稈渣等混合壘砌,地面是稀釋好的黏土鋪就。至改革開放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式磚瓦房逐漸流行——屋頂由黑土瓦改變成更利於通風的紅色大基瓦,打頂棚使用輕便三合板,黃土牆被硬度更好的紅磚和黏性更強的水泥代替,並由白灰將內外牆麵粉刷,地面改鋪稀釋好的水泥。藍天錄水,紅瓦白牆,再襯上盛放的金燦燦油菜花,一幅絕美的勉縣農莊田園風如詩如畫。

自古蜀道難、秦棧險,連接秦棧和蜀道的勉縣,對外溝通的難度可見一斑。從石生糞金、五丁開關開闢金牛道始,勉縣打通與外界溝通大門的探索從未終止。楚漢相爭的劉邦避難漢中,後暗度勉縣陳倉道,奇襲關中,奪得天下;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走金牛道從成都至勉縣,以勉縣為大本營,後再走勉縣陳倉道、褒斜道等進軍渭水南岸;中國近代,徐向前率領紅四方面軍巧走金牛道,連破蜀道關隘,直至占領勉縣,陝南戰役方以勝利告終。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第二條電氣化的陽安鐵路橫貫勉縣全境,勉縣由此進入鐵路時代。進入21世紀,勉縣交通線迅猛發展,西漢高速、十天高速、寶巴高速、西成高鐵等相繼建成通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交通史上的奇蹟。從棧道,到公路,再到鐵路,到高速公路,最後到高鐵,以交通史為縮影,一幅勉縣蓬勃發展的時代史畫徐徐展開。

從出山口流淌至褒河入江口的漢江,古稱沔水。「沔」,意為「流水充盈」,因此,此段衝擊出的河谷地帶被賦予了「沔州」美稱,後改稱「沔縣」、「勉縣」。當漢江從沔陽大地緩緩穿過,渲染出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山水田園風光,哺育著一代代勤勉智慧的漢上人家,譜寫了一段段氣貫長虹的英雄史詩。如今的勉縣,正踏著關天、成渝、江漢經濟圈建設發展的快車道,如同奔遠流長的漢江,「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作者簡介:袁浩東,畢業於西北大學,陝西勉縣人,現在漢中市漢台區人民檢察院工作)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OhMRGwB8g2yegNDV3jZ.html





你好,柞水!

2019-10-18






你好,長武

2019-10-12


你好,閻良

2019-10-10







你好,鎮安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