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東歐之旅第6站
——捷克西部城市,「啤酒之鄉」皮爾森
一、觀賞景觀
皮爾森共和國廣場、聖巴塞洛繆大教堂、黑死病紀念柱、文藝復興時期市政廳、城市水塔、masne kramy展廳等。
二、城市印象
皮爾森位於捷克西部,是西捷克州首府,西部第四大城市,當地的經濟、文化和運輸中心,東北距捷克首都布拉格約100公里。皮爾森始建於公元10世紀,1292年設市;14至15世紀發展成為手工業和商業重鎮;17世紀末成為捷克民族文化中心之一;19世紀開始發展機械工業,素以斯柯達汽車和皮爾森啤酒而聞名於世。其中,建於1859年,後成為東歐知名汽車品牌的「SKODA」製造廠便設立於此。
眾所周知,德國啤酒世界聞名,日耳曼民族也稱得上是世界上最熱衷於飲用啤酒的民族;事實上,捷克的啤酒消耗量更勝毗鄰的德國,位居世界第一;而皮爾森啤酒則雄踞捷克三大名酒榜首,堪稱捷克最為暢銷的啤酒。相傳,13世紀時,捷克國王瓦茨拉夫決定在此建立自由王城,並於1295年建起皮爾森啤酒廠,酒廠有一長達9公里、深達17米的地下酒窖,可存入7000桶啤酒。自此,皮爾森市壟斷了啤酒生產特權,並把啤酒釀造技術世代相傳。到15世紀,皮爾森啤酒已馳名波希米亞地區;19世紀則暢銷歐美。
我們一早驅車行至皮爾森,十月的天氣已是寒意習習。皮爾森是個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市內保留的古蹟不多,文藝復興式的古老建築大多集中在皮爾森共和廣場附近,很適合漫步其間,度過靜謐清新的早晨,以及慵懶悠然的午後時分。
下車後,我們步行穿過一段兩側中世紀建築林立的磚石小路;城中有軌電車線路縱橫交錯,老式電車在此間川流不息;輾轉來到位於皮爾森市中心的共和國廣場。
廣場正中央是建於公元1320─1470間、氣勢恢宏的聖巴特羅明教堂;教堂聳立的哥德式尖塔高達102米,是波西米亞地區最高之塔,因此也成為皮爾森著名的城市地標。教堂內祭壇聖像雕刻及彩繪玻璃,都是不能錯過的藝術精品。
教堂北側豎起的黑死病紀念柱建於公元1681年。再往北,與教堂隔街相望的高大建築,即是建於公元1558年、屬於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風格的市政廳;市政廳原本為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頂層,後又在此基礎上加建了華麗的屋頂,至今仍是精美絕倫。
市政廳底層有一個小型的遊客服務中心,在此售賣明信片、冰箱貼、鑰匙鏈等旅遊紀念品,並免費提供城市地圖(仔細尋找,或許你可以發現皮爾森地圖的中文版)、旅行印章和諮詢服務。順便提一下,遊客中心的美女工作人員非常友好貼心——其後在捷克另一城市購物尋找零錢時我才發現——儘管捷克當地貨幣使用克朗,但考慮到遊客的使用便利,為我們找零的硬幣清一色都是歐元。
三、隨拍照片
1、聖巴塞洛繆大教堂
2、皮爾森共和國廣場
3、黑死病紀念柱
4、文藝復興時期市政廳
5、遊客服務中心
6、城市水塔
7、masne kramy展廳
8、皮爾森街景
- END -
感謝關注與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DUWx24BMH2_cNUgde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