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變化的唯一辦法,就是跟著改變

2020-12-09     陳大咖

原標題:應對變化的唯一辦法,就是跟著改變

今年太難了。

一開年就被按著頭打,如今轉眼就快過完2020。今年最大的感悟就是:「不變」是不可能的,「變」才是人生常態。

全世界都在選擇突破邊界。珠江新城原本人均800元的高端酒樓,悄悄打出了「家常小炒」的招牌。

小張,從房屋中介到湛江海鮮的微商,最近又是天天洗版發二手房的信息。

辦公室的社畜們,也從年前的「節衣縮食出國玩」,變成了每天一杯12塊的檸檬茶——理由是遠方太遠,而檸檬茶讓我現在就快樂。

這年頭,沒有一個人有權利安於現狀,現實會推著你前進,時代更是如此。

就拿出行這件事來說吧,以前出差要想找個司機多難啊,得先通過旅行公司聯繫,打電話給租車公司,再跟司機通話,約好時間地點戰戰兢兢地傻等。現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搞定一切,世界變簡單了。

有次聚餐晚了,我跟老親戚說要不我給你們叫輛車吧?結果老人家樂呵道「早就叫好了,司機在樓下等著呢」。下樓後,發現他們叫的還是尊享車型。司機馬甲白手套、藍牙耳機。目送老人家揚長而去,嗬,是我「小瞧」了老年群體,失敬失敬。

回顧歷史,往往艷羨那些生活在大時代下見證大事件的人,其實我們現在就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之中,過去 只能靠想像力完成的荒誕,現在已是常事

來沒多遠,我們已經活在過去的未來,只不過未來屬於敢於嘗試的人。

出行的方式同樣一直在變,從過去的火車汽車,到今天四通八達的高鐵。汽車也走到了一個變革的時代。

我家裡有兩輛車,一台五座的燃油車平時代步,一台混動的七座MPV家庭出行用,連我都在問自己為什麼還不買一台純電的。目前身邊的朋友分成兩派,一派是真香,覺得新能源車環保又省錢;一派是燃油鐵粉,覺得燒油車安全踏實動力足。

和大多數還在觀望的人一樣,我之所以沒買純電車,也是因為糾結於那幾個靈魂拷問:沒有燃油車開起來爽怎麼辦?性能安全嗎?更重要的是,充一次電能跑多少公里啊?跑到一半沒電怎麼辦?充電會不會很麻煩?也基於此,遲遲不敢下手。

不過最近,我媽一直在慫恿我買純電車,問了才知道,原來是她很喜歡的電視主持人馬志海拍了一條真人秀的汽車綜藝。

馬志海老師是一個狂暴的越野車愛好者,對車的動力極其看重,一起出行的還有進口混動豪車的車主熊先生。一個是相對固執的燃油派,一個是內心有所預期的混動派,當他倆面對一輛從未接觸過的小鵬P7,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呢?

「解決充電焦慮」是他們的第一個真香。

完全沒接觸過新能源車的人,拿到車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沒電了怎麼辦?

節目一開始,馬志海老師就拿到了一台電量只有52公里的電動汽車。別說汽車了,就算手機還有52%的電,我都焦慮得要到處找充電器了。

面對一輛從來沒開過的電動汽車,馬志海一句「有沒有充電站,那就很難說了」,充滿了明顯的焦慮。可當他嘗試搜索充電站,並成功充上電之後,兩個超級中年立即膨脹得想直接開車去雲南,續航能力讓他們變得樂觀。

正如馬老師所講,沒油了能預判還能開多少公里,心中也篤定附近會出現加油站。而現在,隨著充電站越來越多,熟悉之後,我們也會對剩餘電量能跑多少公里做到了「心裡有數」,從燃油到充電,接受程度會隨著心態改變而包容很多。

馬志海提出了一個觀點很值得討論,我們消費者思考時有一種習慣,遇到新事物就會做出一種極端性的假設,比如沒電了怎麼辦,沒油了怎麼辦?其實新能源車和燃油車一樣,車主要好好為自己的出行計劃充電,免得第二天要跑幾百公里,半路沒電可別甩鍋哦~

第二個真香是方便快捷的充電樁。

兩位超級中年還嘗試了兩天一夜的大灣區旅行(廣州-清遠-惠州-廣州)。因為節目組的「捉弄」,工作人員並沒有告訴他們充電的方法,馬志海顯得不慌不忙——如果充電比加油還麻煩,那麼這個設計就失敗了。果然是傻瓜式插入式,一下就充上了。

在補電的過程中,車主熊曉傑說未來充電樁可能會比加油站方便。這一點我們已經有所感覺,現在廣州越來越多的停車場都出現了充電樁。充電時,完善的周邊配套還能提供各種消遣,比如餐廳、電影院、商場,不用乾等也有娛樂的節目。

關鍵是充電的錢還挺便宜,兩位車主跑了一趟清遠、惠州,如果是燃油車,油費在400元左右,但這一次用的小鵬超充就一分錢沒花——因為如果你是小鵬車主,就能享受到 小鵬超充的免費充電服務,劃重點,是 終身免費小數怕長計,算下來也是一筆支出了。

記得以前看科幻電影,主人公用聲音控制汽車或飛船,甚至還能跟它們對話,內心嘖嘖稱奇。而現在,連我家79元的天貓精靈都能辦到AI人工智慧對話。

這兩個一直都對新能源車觀望的老司機通過體驗發現,原來無需焦慮在路上手忙腳亂尋找充電樁,只需要通過語音喚醒小鵬的車載語音助手小P,直接智能語音搜索,就能快速給你就近的多個充電樁選擇,完全不用手操作,可以專心開車看路,便利性無需言喻。

充電焦慮這件事,除了准車主之外,其實新能源車企和能源企業也在焦慮,更在不斷努力(畢竟充電問題很容易圖文並茂地在網上實錘,所以這肯定是新能源車企的重點工作)。就我的觀察,高速路上充電區越來越大,已經是個很明顯的趨勢了。

現在,小鵬的車主可以在全國66個城市、533個站點終身免費充電了。未來,小鵬還會在城市之外的機場、高速服務區等場景實現上終身免費充電服務,讓續航焦慮降到最低。

舒適讓你離不開,就像蘋果手機一開始取消home鍵的時候,大家都說怪彆扭的,不需幾天,我們已經集體忘記了home鍵。包括隨處可借的充電寶、人不在家就能掃地拖地的機器人、便宜到接近不要錢的共享單車……這一切,你覺得是日常,其實都是這五年內才出現的產物。

智能電動汽車必然是未來的趨勢,看來我的下一部也要安排上了!

多換幾個角度看待生活,越是舒適的生活圈,越要尋求改變。改變不一定是某種意義上的大刀闊斧,原地轉轉身,環顧四方,可能就發現身後是一片廣闊天地了。這就是2020教給我最寶貴的經驗。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83xSHYBxV5JH8q_Xj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