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 張小菠
52歲的韓姐,是中關村科技園的一名清潔工。她從河北來北京一年了,來之前以為這邊的人素質很高,不會有垃圾,結果發現還是有不少人隨手扔垃圾。她自我安慰道,如果沒垃圾,可能也就沒我這份工作了。對那些在園區上班的年輕人,她印象最深的是,很多人早早白了頭。
中關村科技園是西二旗的靈魂,那裡的每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都像一個小社會,在裡面可以健身、吃飯、按摩、理髮,有的甚至擺了一溜床。一位剛到某家公司上班的廚師說,他第一天來試菜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廚房之大,走了好久都沒走到頭。
網約車司機能看到最豐富的西二旗面孔。這裡下班的高峰期不只是六點,還有晚上八點到十點。十點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很多網際網路公司超過十點就可以報銷回家的車費,於是司機們會早早停在樓下等候。在這些打車的節點,如果你晚1分鐘叫車,軟體上排隊的人可能瞬間就會多出3位數。
爆滿的地鐵站,擁堵的後廠村路,凌晨還在接單的網約車……這都是工作日的西二旗,那麼周末呢?
周六的西二旗仍然很熱鬧,地鐵站里人們進進出出,脖子裡戴著工牌。晚上依然會迎來一波網約車的高峰。996是這裡的常態。
只有周日,西二旗才能夠喘口氣,像一頭焦躁的野獸終於歇息了。
周日,園區空空蕩蕩。工作人員把散落各處的共享單車搜集起來,運到地鐵站附近,等待周一的到來。廚師們開始備菜,綠化帶上工人們趁著園區喘氣的時候大理草木,也忙裡偷閒給花拍幾張照。平時滿員的停車場也歇息了,許多路上一個人都沒有,好像一座空城。但是如果你仔細看,大樓里很多樓層都亮著燈,只有外賣員連接著這些大樓和外面的世界。
不遠處的後廠村,拆遷騰退已經進行一段時間了,每個在西二旗工作的人都會自嘲為「後廠村人」,但它從未真正進入過一街之隔的時空里,這裡許多房子已經成為廢墟,只有牆上的標語留在那裡:幸福西北旺。
周六早晨9點多的西二旗地鐵站路口。
周六早晨9點多的西二旗地鐵站路口。
周日的西二旗地鐵站。
周日的西二旗地鐵站。
這個路口在工作日早上的時候十分擁擠,需要保安來協助指揮交通。
周末空蕩蕩的停車場,工作日裡停滿了車。
西二旗地鐵站周圍空曠的馬路。
周日,中關村科技園的馬路上幾乎沒有行人,但大廈里亮著的燈並不少。
工作人員把散落各處的共享單車運到地鐵站。看我拍照,他的第一句話是:開美顏了沒?
搬運共享單車的人
圖片中的男子應聘上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食堂工作,周日第一天上班,因為公司人多,所以要在周末大量備菜。他說網際網路公司的廚房真大:「我感覺從這頭走到那頭走了好久。」
周日西二旗園區,往來最多的是快遞車。
中關村科技園裡走路的人。
他在網際網路公司做硬體工程師,30歲,我問他為什麼周日來加班,他說在家工作一會就想看電影了,乾脆來公司把報告寫完。
周日的中關村科技園。
韓姐,52歲,來北京工作一年,她說在園區看到很多白頭髮的年輕人。韓姐的丈夫和兒子在新發地工作,從這裡去新發地要三四個小時。我走的時候她提醒我今明兩天有風,穿暖一點。
這輛貨車的背面有人正在給車子草率地刷漆。為了通過年檢,他用漆把搬運公司的名字蓋過去。
網際網路公司大樓下的保安。
某網際網路公司綠化區里正在移植新樹苗的工人。
我問他們快冬天了才種能活嗎,工人們說春天會開很多花,圖中是還沒謝的花。
工人們給我展示他們拍的一棵開滿花的樹。
中關村科技園裡的人工湖。
這條著名的後廠村路是西二旗必堵之路。
與科技園一路之隔的後廠村正在拆遷。
一位滴滴司機說,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的人晚上10點左右叫滴滴,晚了30秒,前面排隊的人瞬間多了400個。
吳師傅,41歲,從河南來北京已經20年了,每個月休息4天,家裡有兩個孩子,他說來北京賺錢好歹可以省出來,回老家雖然消費低但是實在掙不到錢。
他是一個基督徒,周末西二旗的一個教堂唱詩班會有活動,他負責彈吉他,此時快接近凌晨12點,他來買點東西繼續準備第二天的演出。
周末凌晨空曠的西二旗。
—— 完 ——
張小菠,1992年生於湘西,長於武漢。媒體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