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不是什麼大病,但有些小「感冒」卻可能要命。
前不久,7歲的小怡覺得頭痛、全身沒勁,還有點咳嗽。
測過體溫後,媽媽沒當回事,只覺得她是感冒了。
喂過感冒藥,媽媽幫孩子向老師請了假,讓她在家裡休息。
沒想到,一連幾天下來,她高燒一直沒退,咳嗽反而更厲害了,呼吸也比平時快了不少。
看著呼吸越來越不暢的女兒,媽媽好不容易才定了神,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不能拖了!必須趕緊送醫院!」
媽媽火速帶孩子到深圳市兒童醫院看醫生,一番檢查後,醫生竟然開出了住院通知!
當天晚上,更是將家長嚇出一身冷汗,孩子的病情急轉直下,被送進了兒童重症監護病房(PICU)。
體溫單顯示:孩子持續高燒,體溫時常超過40℃
「難道是腺病毒肺炎?」
醫生心裡一陣打鼓,這可是個難纏的病。
然而,怕啥來啥。隨後的氣管鏡檢查結果證實了醫生的擔心——
腺病毒肺炎,重度。
醫院立即下了病危通知!
一連串的對症操作後,孩子的病情還是沒有起色。
住院第6天,她的呼吸困難已經越來越明顯,不得不靠呼吸機維持。但即使是這樣,她的血氧飽和度也只能維持到70%左右。
幾次討論後,醫生們決定用最後的一招——
人工心肺機(ECMO)
ECMO的原理有點像打氣筒,把病人的血液引流到體外,經過一個血液泵(人工心臟),再經過一個氧合器(人工肺),讓充足的氧氣進入血液後,再輸回病人體內。
當病人的心肺功能嚴重受損,ECMO就是最後關頭的續命「神器」。
隨著機器膜肺氧合的血液慢慢流入,她的臉色紅潤起來了,血氧飽和度也很快升高到了100%。
有了ECMO這個「護身符」,醫生們進行多次手術,對她嚴重感染的肺部進行治療。
在住院治療一個多月後,她終於逃離了「鬼門關」。但是因為嚴重的肺部感染,留下了一些後遺症。目前,她仍需要進行康復治療。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感冒發燒,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這其中,最出名的是流感病毒。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腺病毒也是一大致病原因。
在發熱兒童中,有5%-10%是因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病毒感染中,腺病毒感染占3.8%~10.3%。
腺病毒模式圖
腺病毒並不是「剛出道」的新型病毒,醫生早在1953年就發現了它。這麼多年來,腺病毒已經被發現有A-G七個亞屬、90多個分型。
既然是「社會人」,那自然少不了欺負老弱病殘。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感染腺病毒,但它最愛攻擊5歲以下兒童。6個月到2歲之間的孩子,尤其容易「中招」。
更令老母親們肝顫的是,它全年都有發病,並沒有明顯的季節差異。換句話說,這種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並不會在某個季節集中發病。
腺病毒是怎麼「招新」(傳播)的呢?
有這麼3種方式——
- 飛沫傳播 (例如打噴嚏和咳嗽)
- 糞口傳播 (手、食物或者水不幹凈)
- 接觸傳播 (接觸患者的污染物)
尤其是夏天,不少孩子喜歡到游泳池玩水,而腺病毒就能存在於沒做好消毒的泳池中,受污染的池水可能引起結膜炎。
和多數病毒感染一樣,腺病毒感染也大多是自限性疾病,不少孩子在1周左右就會自愈。
但是,部分孩子會進展為腺病毒肺炎,可能還會引發腦炎、肝功能損害、呼吸衰竭等症狀。
如果發展成重症腺病毒肺炎,病死率高達10%,孩子能不能救過來,就是一個未知數,即使逃過了「鬼門關」,也可能會留下後遺症。
目前,腺病毒沒有疫苗可以打。得了這病,也沒有特效藥。
不過,別慌,我們前面也說過了,大多數腺病毒感染者的症狀不嚴重,採取緩解症狀的一般性治療措施就可以了——
- 如果孩子發高燒超過38.5℃:可以口服布洛芬或者對乙醯氨基酚退熱;
- 如果因發燒、嘔吐和腹瀉而失去水分:注意補充水分,遵醫囑用補液鹽。
感染腺病毒症狀輕微的孩子,最好居家隔離休息,避免去公共場所;外出時要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要遮住口鼻;在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的同時,還要常用肥皂和水洗手。
醫生指出,如果孩子符合以下這2種情況,家長必須帶他們及時就診——
- 3個月內的嬰兒發熱
- 任何年齡兒童,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精神萎靡,有嘔吐、心慌、氣促、驚厥等嚴重症狀
如果孩子高燒持續不退,且常規抗感染治療無效,那就要考慮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尤其在非流感流行季節,對不明原因的發燒一定要提高警惕。
注意個人衛生
勤洗手、勤消毒。家長可以經常幫助和提醒小朋友,用肥皂和水或者含酒精的消毒液洗手。儘量避免摳鼻子、揉眼睛。
避免接觸感染者
成年人鼻咽部可長期帶菌而不發病,但可成為疾病的傳播源,免疫力較低的患兒就可能被感染。
還有些腺病毒感染者症狀跟感冒一樣,所以要儘量避免接觸感冒病人。
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避免帶寶寶到人多、空氣流通不佳的公共場所。外出時戴口罩。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飲食要清淡,多飲水,保證充足睡眠,注意鍛鍊身體。室內要勤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游泳前後注意衛生
游泳前、後,用肥皂和流動水淋浴。有這些情況的不能下水游泳——
- 患有感染性腹瀉的孩子,腹瀉停止後2周內不要游泳
- 患發熱性疾病或者傳染性疾病時不要游泳
- 身上有傷口時不要游泳
游泳中,儘量不要吞咽泳池裡的水。
來源:深圳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