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三九灸?看完你就知道了

2019-11-21     醫學護膚叢醫生

2019到2020年三九灸貼時間

預貼:2019年12月12日-2019年12月21日

一九貼: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

二九貼:2019年12月31日-2020年01月08日

三九貼:2020年01月09日-2020年01月17日

加強貼:2020年01月18日-2020年01月27日

中醫講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與季節氣候、居住環境有關。如春季多風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溫作業中暑、居住潮濕易感濕邪等。

一、寒邪的致病特點

1、寒邪為陰邪,易傷陽氣

寒氣是一種陰邪,最容易損傷人的陽氣。而陽氣是生命的能量之源,正常的生命活動都需要陽氣的推動。

2、寒邪凝滯

寒邪侵襲易使人體氣血津液運行遲緩,凝滯阻塞而不通。「不通則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體「得溫則行,得寒則凝」。

3、寒性收引

寒邪侵犯人體可使機體的氣機收斂,腠理閉塞,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出現發熱惡寒,無汗等症狀或關節攣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

二、現代人身體寒氣重、陽氣虛

現代人夏天總待在空調房裡,追求涼爽舒適的環境,很少出汗,必然阻斷了出汗排毒的過程,同時寒氣進入身體了。

另外夏天喜歡喝冰水,什麼東西都放到冰箱裡面冰一冰再拿出來喝,很熱的時候,正在流汗的時候,馬上喝非常冷的飲料,就會讓你的身體受損傷,在你喝冰水的瞬間身體調動我們自己本身的陽氣來抵抗冰水的冷度來中合它,這就浪費了身體寶貴的生命的元氣。

還有一些人穿衣服不要溫度,很多怕著風的部位漏在外面受寒,如腰部、腳部、腹部等,一點點損耗體內的陽氣,使身體變虛,抵抗力下降。

中醫認為,人體氣血的循環,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都是以陽氣為根本。《黃帝內經--素問》里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指人體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陽氣。《黃帝內經》還指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養護陽氣是養生治病之本。

所以在天氣寒冷之際及時培補人體陽氣是非常重要的養生之法,不僅為度過一整個隆冬天寒做準備,同時也為來年一年的健康體魄打基礎。而艾灸是生陽固本最好的方法。

三、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

艾草是純陽之物,是古今公認的補充人體正氣最有效的方法。

艾灸通過皮膚表面向經絡、臟腑滲透能量,其直接作用可驅散寒氣,溫通經脈,使氣血痹阻不通的各種疾病症狀得到緩解和消除。

實際上,艾灸所起到的是一種激發和催化的作用,最終使人體回復固有的正常功能,無任何藥物的毒副作用出現。

通過艾灸的能量釋放,短期可消除我們能夠感知到的病痛,長期可提高、復原、保護我們體內的自愈能力,使之最大化地發揮作用,讓我們少生病、不生病。

四、一定不能錯過三九灸

「三九灸」與「三伏灸」相互補充,時間不同,「三九天」是一年之中陰寒之氣最盛的時候,此時天寒地凍,陰盛陽衰,養生宜大補陽氣以驅寒。「三九灸」能溫和陽益氣,驅寒除濕,活血通經止痛,健脾益肺補腎等。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力。

把握好「三九灸」的艾灸時間,遵循「夏病冬治,冬病夏治」,將身體調理到最佳狀態,永葆年輕常態。

五、「三九灸」主要適用於三類人群

一是調已病

主要調理冬季常見慢性病,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咽炎,各種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尿頻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腎炎、月經不調,以及頸肩腰腿痛、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二是調未病

重點調理亞健康狀態,如慢性疲勞綜合徵、失眠、神經衰弱、抑鬱、焦慮、疲倦、頭痛、頸肩腰背酸痛等,對於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發作性疾病病史的亞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三是強身健體

通過「三九灸」來提高人體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等症狀,對夏季已做過「三伏灸」的患者,有鞏固和加強療效的作用。

冬季的寒冷又最易傷腎,腎藏受損,還能引起各種虛寒性的性功能障礙。所以,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滋陰養腎防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關元穴和腎俞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uVpj24BMH2_cNUgwz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