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時,居家康復怎麼做?

2020-02-04     宜生醫生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依然肆虐,為了減少新冠狀病毒的擴散,國務院頒布各種政策,呼籲人們儘量減少外出、聚會。大多數人選擇「宅」在家裡,疫情當前,「宅」在家裡對於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等患者來說該怎麼做呢?

1.縮唇呼吸:主要適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他患者或健康人可忽略此方法。縮唇呼吸是指吸氣時用鼻子,呼氣時嘴呈縮唇狀施加一些抵抗,猶如吹口哨樣,慢慢呼氣的方法。

2.腹式呼吸:主要適用於大部分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健康人也可以進行訓練。腹式呼吸可在臥位、坐位、立位、步行等日常生活動作中使用。在進行鍛鍊時,建議腹式呼吸時間保持在每次10-20分鐘,每天2次,每周鍛鍊3-5次。患者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循序漸進。


3.臥位腹式呼吸:平臥,髖關節、膝關節輕度屈曲,全身放鬆;右手放在腹部上,另一隻手放在身體一側;集中注意力,感受在呼氣和吸氣時感覺手的變化;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手隨著腹部逐漸凹陷下去。

4.坐位腹式呼吸:坐位的腹式呼吸的基礎是仰臥位的腹式呼吸。採用的體位是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足跟著地,讓脊柱伸展並保持前傾坐位;一手置於膝外側支撐體重,另一手放在腹部;開始進行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吸氣肌放鬆處於遲緩狀態。

5.平地步行時的腹式呼吸:這是把呼吸的類型與行走的步數相協調一致起來的訓練法,對於慢阻肺患者,在行走時吸氣和呼氣的比例為1:2,也就是兩步吸氣,四步呼氣。先從短距離開始,不要快速行走,採用儘量不出現呼吸急促的步行速度,可利用計步器進行有目的的行走。


6.強化呼吸肌的訓練法:適用於大部分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呼吸肌疲勞顯著或呼吸困難嚴重者避免使用該方法。

7.腹部負荷法:在腹式呼吸(吸氣時)對抗腹部膨隆加以重物抵抗,使膈肌運動的方法。患者可採用屈膝仰臥位,上腹部放一沙袋或米袋,最好以較輕的重量開始鍛鍊,如0.5kg開始。

8.吸氣抗阻訓練:利用呼吸訓練器進行呼吸訓練,如三球儀呼吸訓練器。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阻力的調節,從0阻力開始訓練。首先緩慢呼出氣體,再立即含住咬嘴進行較快深長地吸氣,將裝置中的三個月顏色的球體依次吸至最高處後,緩慢呼出氣體,重複10個為一組,每次三組,每天2次。注意:切忌很快速用力吸氣,為了將球吸上來而全身用力。

9.負荷閾值訓練:對於慢性氣流受限的患者來說,訓練強度建議為最大吸氣量的30%。最佳的訓練頻率是每周3-5次,持續超過4周,並繼續維持所取得的療效並堅持每周1~2次的訓練。負荷閾值訓練器載入了一個閾值或臨界點,要求患者要產生一個吸氣流量必須克服這個壓力。具有代表性的閾值訓練器有POWERbreathe、Voldyne 呼吸訓練器等。以POWERbreathe裝置為例,在開始訓練前將阻力調整至適合自己的阻力。


注意事項:

1. 避免在急性感染期間或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期間進行上述訓練

2. 儘可能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訓練(背景輕音樂為宜)

3. 穿著輕便保暖的衣服,儘可能的保持全身放鬆的體位

(1) 開始採取屈膝仰臥位,放鬆腹部肌肉;

(2) 適時選擇坐位、立位等體位進行訓練。

4. 對於平時吸氧或戴呼吸機的患者,訓練過程中仍需吸氧或戴呼吸機

5. 不要努力地呼吸,呼氣時必須有意識地放鬆,若努力呼氣易引起氣管內的氣流紊亂,增加氣道阻塞,易誘發支氣管痙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rliFHABgx9BqZZIZy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