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是一頭非洲野水牛。在旱季到來的時候,為了尋找水源,各種動物會面臨一場生死之戰。巴布的媽媽,為了讓族群飲水的時候免受獅子的襲擊,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誘餌,引開了獅群。後來,巴布成為野水牛的頭領後,它巧妙地利用大象對付獅群,為媽媽報了仇。
非洲野水牛每天都要喝三十升的水,天氣熱時甚至需要喝四十升水,尋找水源是它們在旱季時遷徙的主要原因。水牛在喝水的時候有三分之二的身體在水中,因而很難注意到周圍的動靜。這時候,獅子和鱷魚是水牛最危險的敵人。
卡拉克鹹水塘,一塊非常理想的水牛遷徙途中飲水、休整的宿營地。不過,鹹水塘是獅群和鱷魚的大本營。
野水牛巴布一歲那年,旱季來得特別早,又去得特別晚,以往遷徙途中的水源都已乾涸,族群已經兩天沒找到水源了,小水牛三天不喝水就會死掉。當時,作為家族頭領的母親看著連哞叫都沒力氣的小水牛們,毅然帶領族群向卡拉克鹹水塘進發,那是唯一的生路,是大草原上僅存的希望。
在夜幕的掩護下,族群漸漸地、悄無聲息地接近了卡拉克鹹水塘,躲藏起來,伺機尋找飲水的機會。
獅群就埋伏在鹹水塘邊,伺機襲擊前來喝水的動物。傘形樹下,一頭雄獅帶領十幾頭幼獅在睡覺。從幼獅的數量上就可以判斷:隱藏在鹹水塘邊灌木叢中等待捕獵的成年雌獅一定不會少於八頭,很有可能還有一些少年雌獅加入。
巴布的媽媽看了看連哺乳都沒有力氣的幾頭雌牛和剩下來不多的幾頭小水牛。它滿含希望地用頭角碰了碰巴布的頭角,然後伏下身來,仔細地舔舐著巴布的頭、眼睛和鼻子。巴布感覺出了媽媽的不舍與無奈,同時也感覺到了媽媽的悲壯與決然。
當巴布再找到媽媽的身影時,幾十米以外的媽媽在灌木叢中劃破了自己的腹部,血淋淋的腸子拖在草地上,慢吞吞地向鹹水塘邊走去。當雌獅首領發出捕獵信號後,媽媽伸直了腰杆、昂起了頭角,踉踉蹌蹌向鹹水塘相反的方向跑去。飢餓已久的獅群,一齊撲向了巴布的媽媽。
野水牛們趁機到鹹水塘邊飲水,野水牛家族以巴布媽媽的犧牲為代價,延續了下來。
現在,巴布成了野水牛的頭領,它想擁有這片領地,又不想付出生命的代價。
巴布深知,獅子是一種兇猛的肉食動物,獅群雄踞草原,除了象群外,它們不把任何動物放在眼裡。
巴布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每年,同屬於一個群體的大象會集結在一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母象老首領的帶領下,象群依循著固定的路線遷徙。
巴布和它的夥伴昆拉、阿卡找到了路過卡拉克鹹水塘的大象群。一群小象正在玩用象鼻摔跤的遊戲。一群黃嘴牛椋鳥徘徊在小象的周圍,等著捕食飛起的昆蟲。一隻牛椋鳥一不小心,啄到了一頭戰敗的小公象的鼻子。
戰敗的小象終於找到了發泄的地方,開始追打黃嘴牛椋鳥。黃嘴牛椋鳥到處亂飛亂撞,惹惱了所有小象。黃嘴牛椋鳥也毫不示弱,狠狠地啄向小象們。面對靈巧的牛椋鳥,小象們亂作一團。
阿卡的背上棲息著兩隻牛白鷺,是它形影不離的朋友。阿卡背上的兩隻牛白鷺參戰了,輕而易舉地趕走了黃嘴牛椋鳥。
兩隻牛白鷺驕傲地回到了阿卡的背上,按一定的節奏左右搖擺起來。小象們覺得很有意思,也跟著節奏搖擺起來。昆拉、巴布和阿卡晃動著頭角,也參與進來。
小象們友好地用鼻子撫摩著巴布、昆拉和阿卡的嘴巴、耳朵、頭角……非洲大象之間彼此非常依戀,見面時用鼻管彼此愛撫以示友好。而在非洲野水牛中間並沒有這種習慣。尤其在成年的公水牛中,觸摸對方的身體是一件很容易引起反感的事情。
一頭小象用鼻管觸摸著阿卡的脊背、腹部,甚至屁股……在非洲公水牛的世界裡,只有發情的母水牛才會被公水牛嗅屁股。阿卡是一頭八歲的青壯年公水牛,它感到了極大的羞辱。是可忍孰不可忍!阿卡揚起頭角就想頂小象,昆拉用有力的頭角制止了它將要做出的魯莽動作。
連續幾天,巴布它們都在老地方等小公象們過來,接受小象們的玩弄。
過了一天、兩天、三天……終於有一天,喜歡惡作劇的小公象們惹怒了阿卡背上的兩隻牛白鷺。它們飛起來,惡狠狠地啄著小象的鼻孔,引起小象群體躁動不安。小象們迅速集合起來,開始追打牛白鷺。
牛白鷺撲扇著翅膀,躲避著象鼻的抽打,回到阿卡的背上,尋求保護。巴布、昆拉和馱著牛白鷺的阿卡快速奔跑,引著小象們來到了卡拉克鹹水塘邊獅群圍獵的地方。
忽然,巴布一改往日善意的偽裝,兇狠地用左角撕開了一頭小公象的鼻子。
小公象哀傷地鳴叫著,暈頭轉向地橫衝直撞……血腥味刺激了獅群,未等首領發出捕獵信號,十幾頭少年雌獅就撲向了小象,後面緊跟著七八頭成年雌獅。
幾頭小象同時發出了警報聲,而這時,巴布、昆拉和馱著牛白鷺的阿卡早就跑遠了。
象群瞬間集結,數十頭大象從四面八方滾滾而來,就連大地都在隆隆地顫動。怒氣沖沖的象群在母象首領的帶領下,踏平了獅群大本營,踩死了好幾頭小獅子,剩下的獅子屁滾尿流地離開了卡拉克鹹水塘,估計有生之年再也不敢回到這裡了。
大象族群來到鹹水塘邊給受傷的小公象的鼻子上塗上了厚厚的泥狀東西,在鹹水塘喝過水、洗過澡、玩夠了爛泥,回到了它們原來的遷徙路線。
巴布它們利用大象的護崽之情,成功趕走了卡拉克鹹水塘邊的獅群。巴布終於為媽媽報了仇。
文/改編自《野牛的故事》(袁博 著 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編輯/賈立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pPDSXABjYh_GJGVZj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