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這樣一檔「招黑」的節目,竟然做到第四季了。
作者 | 周 矗
編輯 | 趙思強
在《吐槽大會4》上,一向巧舌如簧的李佳琦終於安靜了下來。
他換上了一身規矩的黑色西裝,乖巧地坐在主咖席位上。聽著大家說他浮誇、說他帶貨能力不如薇婭、說他的不粘鍋真粘鍋,表情還有點小緊張。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我竟然敢來《吐槽大會》,膽子也太大了。」 無論吐得多扎心,李佳琦只能微微一笑,沒了往日直播間裡的「囂張」。
嘉賓寶石Gem覺得,他看到的李佳琦很不可思議。「一直以為,帥小伙子就會賣貨,沒想到他在台上有翩翩君子風度,很帥」。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檔「吐槽」明星的節目,竟然播到第四季了。
時間回到2017年1月8日,《吐槽大會》第一期正式播出。當著主持人李湘的面,頭頂「紅色祥雲」的李誕,扎著小辮的「暴躁95後」池子,圓潤而又充滿黑點的張紹剛,帶著其他到場的嘉賓,把她的「黑點」一股腦地吐了個夠。
「胖、愛搶話、炒作、給孩子買奢侈品」,這些網友茶餘飯後議論的槽點,被幾個脫口秀演員以極其戲謔的方式講了出來。
當時就有網友覺得,這些脫口秀演員可能會「被人打死」。
(「脫口秀天團」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吐槽大會官方微博 )
不過,越來越多的明星來到這個節目。有人在節目裡「一語驚人」,也有人在節目裡「一語成讖」。《吐槽大會》漸漸從一個簡單的脫口秀節目,成了娛樂圈的「調色盤」。
三年間,李誕不再是那個王自健口中的「蛋蛋」,成了掌管「脫口秀帝國」的「王中王」,各大綜藝節目的座上賓;
池子從一個年輕的脫口秀演員,成了擁有大量粉絲的新晉「流量明星」;
張紹剛不但擺脫了雙下巴,還擺脫了「惹人嫌」的標籤,成了一個「惹人愛」的綜藝主持人。
(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吐槽大會官方微博)
就是這樣一檔「招黑」的節目,一做做了三年。
經歷了第一季的驚艷,第二季的維穩,第三季的圓潤,《吐槽大會》教會了明星「吐槽」,也教會了觀眾「吐槽」。
觀眾對於「吐槽」的認知,已經不僅僅是好笑,還要笑得犀利,笑得有節奏,笑得有技巧,還不能用諧音梗。
讓觀眾保持對《吐槽大會》的熱情,似乎比讓直播間裡的少女們下單,更難一些。
吐槽,他們是來真的
《吐槽大會3》的最後一期,主咖張藝興有點笑不出來。
他是第一個來到《吐槽大會》的頂級流量明星,也享受到了《吐槽大會》的「頂級待遇」。從音樂沒人聽、造人設,到外貌c等、英語差,不到兩個小時內,他聽到了出道以來最猛烈的「集中吐槽」。
幾乎每一個嘉賓吐槽完,都要連連向張藝興鞠躬致歉,稱「開玩笑的」「段子不是我寫的」。那個曾經最敢說的《吐槽大會》,在流量面前開始變得「小心翼翼」。
然而,第四季第一期里,那個「不怕被打死」的《吐槽大會》,似乎又回來了。
「李佳琦直播間看不到的角落裡,貼了很多成龍的海報,因為成龍大哥從來不用威亞(薇婭)。」——龐博
(龐博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一點開視頻,迎頭就幾個字OH MY GOD。我點開你的視頻,你驚訝什麼玩意?」——梁龍
(梁龍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以後我一定更加努力,以最真的方式推薦產品。好就是好,壞就是壞,粘就是粘。即使粘鍋,我也要把它表現出來,萬一有人想買粘鍋呢?」——李佳琦
(李佳琦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錄製結束後,嘉賓袁詠儀很後悔:「今天吐槽的力量原來可以這麼狠,早知道我就不來了。」
《吐槽大會》第四季的slogan,變成了「吐槽,我們來真的。」
《吐槽大會》拍到第三季時,曾經換過一種風格。他們把slogan改成「吐槽是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讓主咖和吐槽嘉賓們坐到了一起,把節目的LOGO從多邊形變成了圓形,以此去凸顯吐槽的包容度。
用李誕的話說,第三季「吐槽」的精神就是『快樂大本營,天天好心情』。
但是,這種嘗試似乎削弱了「吐槽」的初心。脫口秀演員卡姆在第一期的彩蛋中,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吐槽大會》第一季攻擊性多強多好看,到了第二、三季攻擊性開始越來越弱。這一季我希望多講點硬的,讓明星嘉賓有『我再也不來這個節目』的感覺」。
這一次,《吐槽大會4》似乎想和第三季「劃清界限」。笑果文化董事長、創始人葉烽說,他們要用這句slogan,提醒一下大家、提醒一下自己、提醒一下嘉賓,吐槽,我們是來真的。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搖擺的卡姆 截圖)
剛剛在《脫口秀大會》第二季奪得冠軍的卡姆,又貢獻出了一些「大尺度」段子。
「我們儘量來真的。」卡姆把在脫口秀大會上的犀利,帶到了《吐槽大會》的明星面前。
「這麼一堆明星中,最有名的竟然是一個淘寶主播,下一期的主咖是不是就是京東超市的外賣員。」
在「who is the joker of bajitino」的背景音樂下,卡姆一上台就揚言,今天來的明星,他一半都不認識,甚至把二手玫瑰樂隊的主唱梁龍認成了司機。
(卡姆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明星也會按照我們的遊戲規則來,台下可能沒法那麼吐槽,但是到了這個舞台上,你反而可以隨意說了。」卡姆對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說,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明星,卡姆會吐得更狠,這是他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拿到脫口秀大王后,卡姆被邀請去了很多節目,還包括曾經淘汰過他的《奇葩說》。但對比下來,還是《吐槽大會》讓他覺得最舒服。只有在笑果的節目裡,他不用假笑,也不用看到別人假笑。
「其他節目總是錄著不舒服,我總覺得裡面有演的成分,尤其是笑。不管任何節目,只要一牽扯到笑就總有人假笑。我們做脫口秀節目、吐槽節目都是真笑,觀眾也是真笑。」卡姆說。
《吐槽大會》不只想「出圈」
《吐槽大會3》播出時,我曾在《吐槽<吐槽大會>》這篇文章中,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你希望誰來上《吐槽大會》?
彼時,正是「skr」和「大碗寬面」流行之時,吳亦凡在評論區中的呼聲最高。楊冪、黃子韜、黃曉明等槽點鮮明的明星緊隨其後。
觀眾想到的,大多都還是娛樂圈的流量明星。
新一季《吐槽大會》往前多走了一步。在2020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上,《吐槽大會》公布了第四季的三位新嘉賓:甄子丹、李佳琦、PDD(劉謀)。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吐槽大會官方微博)
他們把吐槽台上的明星,從娛樂圈伸展到了電競圈、直播帶貨圈。
相比「出圈」,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總經理邱越把這種方式解釋為「入圈」。
《吐槽大會》剛開始做的時候,節目組對嘉賓的要求是「國民性」,要求男女老少,不分年齡、不分背景,都要知道這個人是誰。
於是,觀眾在第一季看到了「國民老戲骨」唐國強、王剛,在第二季看到了「國民級歌手」筷子兄弟、張靚穎,在第三季看到了「童年偶像」王力宏、張韶涵。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吐槽大會官方微博)
三年過去了,《吐槽大會》越來越「出圈」,但能請到的「國民性」嘉賓已經不多了。
與其他節目糾結於怎麼「出圈」不同,《吐槽大會》遇到的困境是,怎麼在新的切口裡找到新的角度。
一直以來,《吐槽大會》的印象是「受眾覆蓋廣」,娛樂性強。但它在高知人群中的吸引力、話題度,以及在不同圈層中的社會價值,往往被忽視。
「25-29歲的年輕白領,是市場上最活躍,購買力、話語權最強的人群。在內容價值和營銷產品價值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挖掘。」邱越說。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既然小眾節目可以走向大眾,那麼大眾節目為什麼不能走近小眾呢?《吐槽大會》選擇的新策略,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進行圈層深挖。
隨著《樂隊的夏天》《中國新說唱》《這!就是街舞》等垂類綜藝的火爆,小眾切口在綜藝節目中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從說唱、街舞等街頭文化,再到家庭、職場等社會關係,每一個看似小的切口,都與人的生活、甚至整個社會的情緒息息相關。
「之前沒有被發現的、被低估的小眾缺口,都是價值窪地。我們把它挖出來,把價值抬出來,這對於綜藝節目也是新的增長點。」邱越說。
《吐槽大會4》請到了年輕女孩的熟悉的「帶貨一哥」李佳琦,男性熟悉的遊戲主播PDD。他們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很陌生,但卻是某一群人心中的大明星。
(李佳琦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在李佳琦直播間消費超過五位數的之昂以為,她最愛的「閨蜜」李佳琦,只會上美妝類的節目。沒想到,他上的竟然是《吐槽大會》。
「從+7拿出口紅的一瞬間,就有一種全場都是我的直播間的感覺,全程盯著。我總感覺下一秒他就要拿起話筒開賣了!別的都不怕,就怕+7OMG!」
平時只把「八點檔」留給李佳琦的她,第一次追起了綜藝。
正是這些「圈層明星」,可以成為節目後續的發力點,幫助《吐槽大會》打通多個受眾群體,挖掘不同圈層中的「槽點」,以及他們身上的精神力量。
「我們希望入圈的人,能夠為這個行業帶來新鮮的血液。」邱越說。
《吐槽大會》「活」下來了
《吐槽大會3》結束後,脫口秀演員池子在新浪微博宣布,他將退出《吐槽大會》。
這一行為被網友調侃成「英年早退」。一些觀眾說,沒有池子的《吐槽大會》還怎麼看?
今年7月上線的《脫口秀大會》第二季,在播出之前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卡姆講過這樣一個段子:粉絲和他說「卡姆,我特別喜歡你」的時候,後面總會加上一句「還有李誕池子」。一提到脫口秀,觀眾能記住的似乎只有「李誕池子」。
以「李誕池子」為代表,以「吐槽」為核心的脫口秀形式,還有多大的延展空間?一些媒體甚至以「脫口秀只有李誕池子」為論點,來論證脫口秀節目的不可持續性。
然而,當李誕宣布卡姆成為《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的總冠軍時,人們才意識到,原來在李誕池子背後,還有這麼多風格迥異的脫口秀演員,而且還那麼好笑。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葉烽說,這就是每一季做得很難,但又做得很好的原因。因為背後支撐著它的,是整個脫口秀喜劇文化產業鏈。
第一季《吐槽大會》播出的時候,大多數觀眾還不知道「脫口秀」是什麼。很多脫口秀演員在線下演出時,主持人還得花5分鐘時間向觀眾介紹,什麼是脫口秀,有些觀眾還把脫口秀理解為「暖場」。
經過三年的努力,觀眾終於熟悉了脫口秀這一喜劇表演形式。與此同時,笑果的脫口秀文化產業布局也逐漸完整。
現在的笑果,不但有「李誕池子」,還有近百人的脫口秀編劇團隊,進行著持續、穩定、高質量的內容輸出。被觀眾熟識的思文、程璐、海源,都是這個編劇團隊中的一員。
他們擁有驚人的進步速度。曾經被吐槽「喘不上氣」的呼蘭,在《脫口秀大會》第二季拿到了爆梗王。被質疑過於drama的卡姆,也用一座冠軍獎盃告訴大家,表演對於脫口秀多麼重要。
葉烽認為, 除了明星以外,支撐《吐槽大會》最重要的底層邏輯就是行業發展。「喜劇脫口秀行業在向上走。原先優秀的人變得更優秀,更多優秀的人也會湧現出來。」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打開笑果小程序,只要提交個人資料和段子,就有機會走上笑果線下的脫口秀舞台。通過開放麥、訓練營,熱愛脫口秀的年輕人們,都可以成為下一個「李誕池子」。
「我們從最基礎的開始做起,辦各種培訓、選拔、新人賽,厲害的人慢慢就可以做節目了,其實我們有一個很好的通道。」《吐槽大會》總編劇程璐告訴刺蝟公社,只要有好的通道,就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湧現。
葉烽透露,《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上,將會有更多厲害的新人與觀眾見面。
從十幾個觀眾到「一票難求」,笑果的線下演出也逐漸火爆起來。目前,笑果已經在30多個城市創建了脫口秀俱樂部,每年會舉辦超過1300場的全國線下演出,與十萬名觀眾見面。
「山羊GOAT」和「笑果工廠」是笑果兩大S級的自營演出場地。
「山羊GOAT」致力於成為中國線下脫口秀的地標。從環節設置到現場布置,都100%還原了美式脫口秀舞台,力圖為觀眾提供最原汁原味的脫口秀。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山羊GOAT上海 )
「笑果工廠」的前身為噗哧HUB,是一個場景化喜劇綜合空間。除了聽脫口秀,觀眾還可以在這裡看展覽、買周邊,進行各類開心的互動體驗。
在11月23日的一場表演中,有一位觀眾說,自己是張博洋的粉絲。常看博洋演出,這次是專程來支持他的。主持人問這位觀眾,以前都在哪裡看博洋表演?沒想到他回答的是,騰訊視頻。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笑果工廠)
線下演出是笑果文化做脫口秀的的核心,也是讓《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煥發生命力的動力。
線上綜藝的品牌效應,讓越來越多的觀眾愛上了脫口秀。來到線下看演出,成了他們享受生活,甚至是「追星」的一種方式。線下培養出來的一批批觀眾、編劇和演員,又可以反哺到整個笑果的內容生態中,為線上節目提供更多的新鮮血液。
目前,卡姆的BANJITINO全國巡演早已售罄,最高票價880元。笑果小程序中,最近幾場線下脫口秀的購票按鍵早已變灰。原本是給演員練段子,幾乎免費的「開放麥」演出,提高了售價後依舊一票難求,甚至出現了「黃牛票」。
三年以來,吐槽似乎已經成了人們的剛需。只要生活中有遺憾、抱怨、情緒,觀眾就會想看脫口秀,看脫口秀演員是如何以一種戲謔的方式吐槽生活,傾吐情緒。
葉烽堅信,只要大家還有吐槽的需要,那麼《吐槽大會》就一定能做下去。
(文中之昂為化名)
你還希望誰上《吐槽大會》?我們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