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事業編單位改革:動了誰的「蛋糕」,是否能分好?

2019-08-03     濟寧考研信息網

在公職考試中,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是求職者們熱門的選擇,它穩定安逸、不犯大的錯誤就不會失業;且工作體面,待遇福利好,相比私企的工作要輕鬆許多,也不用加班。

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考取公務員,然而畢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於是乎選擇了同樣「穩定安逸」的事業單位考試,事業單位的待遇雖然沒有公務員那麼好,但是社會地位也是響噹噹的。

之前總有人說公務員工資漲了幾次,事業單位還沒動靜,這下事業單位的福利也來了,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收編改聘。相信大家肯定會想,那麼這樣到底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呢?對誰有影響呢?其中改革後的這3類人,影響很大!!

第一類、高校老師和公立醫院職工

隨著收回編制改為聘任制,這些高校老師和公立醫院職工,到這兩個地方上班的門檻就比較高了,同時薪資待遇也會進行相應的提高。在福利待遇上面並不會比之前差,畢竟這兩個崗位得到政府機構相當的重視。

第二類:事業單位體系中工勤崗員工

這類人員可能大家不太了解,主要的工作是指從事技能維護,管理在編人員,負責在編人員的後勤工作。不過這些人員的編制調整並非大刀闊斧的調整,而是一點點的進行。收回編制改為聘任制,現在開始聘請的新人是採取的聘任制,慢慢的把這個編制收回來。只要老員工不離職,依然還是這個崗不受影響。

第三類:生產經營活動人員和行政職能人員

對於這一類人的事業單位改革,每個地區都有著相應的規定,對其的行政權力歸還給當地的行政機關,對這類有行政權力的編制人員,進相應的減少人員編制。這類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通過公務員的考試,轉為公務人員,工作的性質是差不多的,不過想要通過考試,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等考到了公務員,所在的編制將會對其收回。

可以說事業單位將對以上3類人的有著一定的影響,改革是把大部分單位合併(可參考已經完成改革的遼寧黑龍江),減少了90%的事業單位,砍掉了10%左右的編制,被砍掉的大多改為企業。

沒砍掉的大部分去編制化運行(保留單位事業性質,新進人員占用編制,但不擁有編制。比如醫院學校)具體是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已經有編制的老人,只要單位沒改為企業都不會受影響。


而且編制改革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現有編制人員的編制隨著退休自然回收,新入職的員工不會再有編制。一旦改革,學校將獲得自主定價權,學費、教材、餐飲、住宿費用暴增,在職員工工資將獲得爆髮式增長。有編制的老員工即享受財政撥款的保障,又享受改革紅利。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各位交流與討論!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gA7WGwBUcHTFCnfQ_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