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荊志成發現新的肺動脈高壓致病基因,對於治療有重大意義

2020-04-15     愛科學愛自然

肺動脈高壓(PAH)是一種罕見疾病,估計患病率為每100萬成年人15至50例。當被稱為特發性PAH(IPAH)時,約40%的PAH發生在沒有任何家族病史或易感性疾病的個體中。 IPAH的發病機制很複雜,而且很大程度上未知,預後仍然很差,五年生存率為50%。對於其他已知的易感基因,例如CAV1和KCNK3,這些遺傳變異在IPAH患者中很少見。因此,使用大規模遺傳分析對於識別其他IPAH易感基因座(尤其是那些參與IPAH臨床管理的基因座)的識別至關重要。

2020年4月1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張學及荊志成共同通訊在JAMA Cardiology(IF=11.87) 在線發表題為「Association of Rare PTGIS Variants With Susceptibility and Pulmonary Vascular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從中國2個轉診肺動脈高壓中心招募了230名IPAH患者,這些患者沒有BMPR2變體,並與968名健康對照參與者進行了比較。收集了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的數據,並分析了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的數據。

該研究發現,從2個獨立的IPAH人群中鑑定了前列環素合酶(PTGIS)基因中3個罕見的功能喪失變異(占比6.1%)。前列環素合酶(PTGIS)的遺傳變異使肺血管對伊洛前列素刺激產生反應。這些發現表明,前列環素合酶(PTGIS)變異可能與IPAH的發病有關。



肺動脈高壓(PAH)是一種罕見疾病,估計患病率為每100萬成年人15至50例。當被稱為特發性PAH(IPAH)時,約40%的PAH發生在沒有任何家族病史或易感性疾病的個體中。IPAH的發病機制很複雜,而且很大程度上未知。預後仍然很差,五年生存率為50%。


遺傳變異與PAH密切相關。迄今為止,已經報道了至少17個PAH風險基因。但是,所有這些已知的風險基因僅能解釋一小部分IPAH病例。以最主要的致病基因2型骨形態發生蛋白受體(BMPR2)為例,其變體僅占IPAH患者的17%。對於其他已知的易感基因,例如CAV1和KCNK3,這些遺傳變異在IPAH患者中很少見。


除了無法解釋的IPAH病因外,所報道的PAH疾病基因與與重要治療靶點相對應的任何途徑都不相關。例如,肺動脈高壓(PAH)患者中前列環素代謝途徑的失調早已被證明。在肺動脈高壓(PAH)發作期間,前列環素的產生顯著降低。已經開發出了針對前列環素途徑的四種藥物(依前列醇鈉,伊洛前列素,曲前列素鈉和貝拉前列素鈉),推薦用於晚期肺動脈高壓(PAH)的治療。但是,前列環素途徑中的遺傳變異是否影響IPAH的啟動和發育尚不清楚。因此,使用大規模遺傳分析對於識別其他IPAH易感基因座(尤其是那些參與IPAH臨床管理的基因座)的識別至關重要。


該研究的目的是鑑定除BMPR2以外的新型特發性肺動脈高壓易感基因。該研究從中國2個轉診肺動脈高壓中心招募了230名IPAH患者,這些患者沒有BMPR2變體,並與968名健康對照參與者進行了比較。收集了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的數據,並分析了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的數據。


在230名IPAH患者中(164名女性;平均年齡為34歲),在隊列中發現了編碼前列環素合酶(PTGIS)的基因中稀有變體的富集,證實了PTGIS稀有變體與IPAH的關聯。在組合數據集中,在230例病例中有14例(6.1%)和968例對照中有8例(0.8%)發現了PTGIS稀有變異體(比值比為7.8)。與沒有PTGIS變異的患者相比,吸入伊洛前列素誘導的肺血管阻力降低更為顯著和PTGIS變異患者的心臟指數增加。功能研究表明,這兩種錯義稀有變體(R252Q和A447T)導致前列環素生成減少,並增加了肺微血管內皮細胞的細胞死亡。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從2個獨立的IPAH人群中鑑定了PTGIS基因中3個罕見的功能喪失變異。PTGIS的遺傳變異使肺血管對伊洛前列素刺激產生反應。這些發現表明,PTGIS變異可能與IPAH的發病有關。


參考消息: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fullarticle/276341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ZEUf3EBnkjnB-0zlMF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