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建設指導手冊

2019-12-12     一諾農旅規劃

導語

鄉村振興是逆城鎮化發展的產物,如果說,田園綜合體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那麼,城鄉融合就是鄉村振興的引擎。


田園綜合體就是用農村的土地和環境吸引城裡人的資金和人才,促進一、二、三產的融合,對於一、二產,主要是現代農業和加工業,這一定是鄉村振興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對於一、三產,當然可以是旅遊經濟,準確的說,是城裡人到鄉下的休閒,可以是現代觀光農業,也可以是傳統農耕,甚至是原始農耕的部分回歸,但這僅僅是局部的展示或體驗而已,絕不是主流。


這就界定了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方向,其主導產業一定是現代農業,絕不是旅遊產業,旅遊只有在具有旅遊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的部分地區才能成立。



【正文】

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田園綜合體,休閒農業綜合體以及農旅融合項目將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落腳項目,也是社會資本進入鄉村振興市場的重要通道。


一、重新定義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田園綜合體


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如今,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就要在城鄉融合發展中創造「現代田園」。關鍵的平台就是「田園綜合體」。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園綜合體」這一新概念,這讓已經有的這些農莊、農場、合作社、農業特色小鎮、農業產業園以及農旅產業、鄉村地產等轉型升級有了新的方式和新的前景。


1、田園綜合體將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的突破口

田園綜合體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有助於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實現現有的產業及農莊、農場、農業園區、農業特色小鎮等的升級換代。


2、田園綜合體將帶動美麗農村建設的新樣本

依託田園綜合體,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既保持田園特色,又實現現代鄉村居住功能。藉助聚居功能,田園綜合體也將成為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最佳空間。


3、田園綜合體將成為新型鄉村人才的集聚地

在我國現代化發展較快的地區,作為主要潮流的城市化,和非主要潮流的逆城市化是共同存在的。特別是在沿海發達城市,逆城市化的主要群體是高端人群。可以預見,在較為發達的城市,郊區化現象將進一步擴散。而中國人傳統的「田園」情結,也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住在郊區、回歸田園。


4、田園綜合體將成為精準扶貧的新模式

各種扶貧政策和資金,可以精準對接到田園綜合體這一「綜合」平台,釋放更多紅利和效應,讓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讓「三農」有可持續發展支撐,讓農村真正成為「希望的田野」。


二、什麼是真正的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是出現在中共中央2017年一號文件中的一個新詞,一個生於天字第一號文件的國家命題、一個打造詩意棲居理想地的時代課題、一個構建城鄉命運共同體的現實問題。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


田園綜合體主要包含六大建設理念,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城鄉統籌、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三、田園綜合體的功能分區和建設要點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出了「田園綜合體」的全新概念。田園綜合體成為國家關注和政策推動的一個著力點所在,從宏觀層面到微觀層面都有著深刻的意義和價值,本文重點分析田園綜合體的8大功能分區,以及建設要點。


1、八大功能分區


(1) 農業生產區——大田園農業生產空間

定位:生產性主要功能部分,為綜合體發展和運行提供產業支撐和發展動力的核心區域。

功能:農業生產區主要從事種植養殖的生產活動,具有調節田園綜合體微型氣候、增加休閒空間的作用。

選址:通常選在田間水利設施完善,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的區域。

規劃:結合我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遴選合適的種養品種,形成自己的特色農業生產內容。

農業生產片區的規劃要有規模效應,能最大化的尊重場地肌理,滿足農作物四季種植的要求;儘量滿足機械化種植的需求;同時考慮機耕道的要求與四季產業的耕作規劃。讓遊人認識農業生產全過程,在參與農事活動中充分體驗農業生產的樂趣。還可以開展生態農業示範、農業科普教育示範、農業科技示範、市民/團體認種田等項目。

2、農業景觀區——吸引人氣、提升財氣的核心田園空間

定位:吸引人流、提升土地價值的關鍵,以田園景觀、農業生產和優質農產品為基礎的主題觀光區域

功能:農業景觀區是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休閒吸引物,開發不同特色的主題觀光活動的區域。

要素:利用當地資源環境開發特色園圃等農事景觀,讓遊客觀看綠色景觀,親近自然。此外現代農業設施、農業生產過程、農產品展示等也是構成農業特色景觀要素。

規劃:核心景觀片區的規劃布局要突出的景觀主題,規劃主體性景觀及特殊的遊覽方式(線路、節點),依託觀賞型農田、名優瓜果園,觀賞苗木、花卉展示區,濕地風光區,山水風光區等自然景觀區,使遊人身臨其境的感受田園風光和體會田園鄉村休閒農業的魅力。

3、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產業鏈現代化延伸

定位:以農業產業園區的方式發展現代化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經營。

功能:農業產業園主要從事種養殖生產,及農產品加工、推介、銷售,農產品研發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一般面積較大。農業產業園是田園綜合體形成的基礎。

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應發展循環農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無土農業、外向型農業、休閒農業、創意農業等新型農業,發展生物工程技術。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可包括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園、現代農業創業園等。現代農業產業園以生產為主,也可包含部分農業科普教育及現代農業觀光的內容。

4、生活居住區——城鎮化得以實現的核心承載片區

定位:城鎮化主要功能部分,農民、工人、旅行者等人口相對集中的居住生活區域。

功能:生活居住區是田園綜合體邁向新型城鎮化結構的重要支撐。農民在田園綜合體平台上參與農業生產勞動、休閒項目經營,承擔相應的分工,又生活於其中,不搬遷異地居住。

規劃:重點考量由於田園綜合體各要素的延伸,帶動休閒產業發展,形成以農業為基礎,休閒為支撐的綜合產業平台,通過產業融合與產業聚集,引導人員聚集,形成當地農民社區化居住生活、產業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來休閒旅遊居住生活等3類人口相對集中的居住生活區域,從而形成了依託田園綜合體的新人口聚集區,構建了鄉村的人口基礎。

5、農業科普教育及農事體驗區——承載農業文化內涵與教育功能重要區域

規劃:可劃出專門的區域,設置現代農業博物館、現代農業示範區、傳統農業體驗區、動植物園、環境自然教育公園、市民農場、創意農業展示區等。上述園區均與休閒遊憩體驗相結合。

其中傳統農業體驗區有鄉野田園風光、傳統農業生產活動、手工作坊、農家生活和習俗等,可利用保留的古村落。

6、鄉鎮休閒及鄉村度假區——滿足遊客農業創意活動的休閒空間

定位:創意農業休閒片區是遊人能夠深入體驗農業創意的特色生活空間。

功能:滿足客源各種需,使城鄉居民能夠更深入的體驗鄉村風情活動,享受休閒創意農業帶來的生活樂趣。

規劃:主要利用鄉村的山地、森林、溪流、水庫、湖泊、濕地、居民點及鄉村文化等,開展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及娛樂活動,如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車、漂流、野營、垂釣、划船、園藝、拓展、CS及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可設立專門的鄉村自然遊憩公園及戶外運動公園。

有條件的地區可建鄉村度假村,包括鄉村文化民宿、鄉村酒店、小木屋、別墅、農業莊園等。

農業莊園應體現「崇尚自然、高端文化、優雅生活、獨立空間」的特點。

鄉村度假村應滿足人們回歸自然,歸隱田園的需求。

7、產城一體服務配套區——提供服務、保障的核心區域

功能:產城一體服務配套區是田園綜合體必須具備的配套支撐功能區,為綜合體各項功能和組織運行提供服務和保障的功能區域。

創新規劃理念:

8、衍生產業區——田園綜合體高級發展模式試點區

創新規劃理念:田園綜合體同樣可以在關注農業基礎、關注農民利益的基礎上,發展衍生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打造多元產業融合。

可發展的產業要具有農業及區域文化相關性,如旅遊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養生養老產業、農業相關文化地產業等,並可發展一些新興產業,如網際網路農業、體育產業、影視產業、科教產業等。

目前,我國的田園綜合體發展僅僅處於初級階段,除少數地區、項目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發展經驗外,絕大部分田園綜合體項目處於」做做樣子「階段,產業鏈延伸的空間十分有限,基本上圍繞著主要農產品的觀賞、品嘗、休閒、購買等,仍須充分挖掘各種農業、農村資源,包括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實踐一村一品,實現三產融合、三生一體。


2、四大轉型思路



3、六大設計要點


1、生態的保護、修復與重塑

對農田、水域、山林、村莊、道路、景點等進行系統梳理,保護自然、山、水、田園的基本格架及鄉土風貌,保護和修復生態系統,重塑田園生態景觀。

2、創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觀

對地域的文脈、地脈進行深入挖掘,創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觀,特別是水景觀、植被景觀、建築風貌景觀和風景道、綠道、創造意境、美化環境。形成地域鮮明的旅遊景觀形象。

3、「和諧」型自然田園社區

科學地布局建築道路和城鎮設施,將田園與建築、城鎮設施融合,建築與山石、水體、植被、田園共同構築自然美,環境美,建設人與自然、人與田園十分和諧的田園社區。實現田園即社區,社區即田園。

4、農業及自然景觀專業設計

景觀節點,景觀軸、景觀區域的專業設計。

5、「人本」型田園活動空間

提供人們自然的、舒適的生產、生活、遊憩的室外空間,激發人的朝氣和探索精神。

6、鄉土文化時空雙維度衍生

將鄉土文化,區域文化、歷史文化、遊憩文化等融入其中。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XWE-G4BMH2_cNUgam1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