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陳情令》大結局,一系列疑團接二連三的浮出水面,十六年來,一直在背後操控的人物最終都被揭露原型。其中金光瑤和薛洋這兩個角色,引起了廣大觀眾的熱議,儘管這兩個人都罪大惡極,然而並沒有人討厭他們,還有不少陳情女孩對他們表示深深地同情和憐惜。
薛洋和金光瑤兩個角色刻畫都很到位,雖然都是大反派,卻讓人怎麼都讓人恨不起來!兩人都有著相同的命運,出生不好的兩人從小就被人欺負。也許會有人問他們為什麼非要選擇邪門歪道?如果能走正道,誰又不想做好人呢?誰又何嘗不想過安穩和諧的生活呢?
薛洋,小時候的他,是一顆糖就能哄好的孩子。
從小他遭遇被滅滿門的不幸,四處流落街頭,飽受太多的不友好,那么小的孩子,只因為想吃一顆糖,而被人用馬車將手指碾成了渣,真的很令人心疼!於是他便下決心,要世上每一個欺負他的人,都付出代價,他從此不再童真,完全封閉自己的內心。
直到薛洋遇到了曉星塵。
薛洋在射日之戰受傷後,被曉星塵帶回了義城,並將他的傷治好。他第一次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所以他沒有乘機而殺了曉星塵,而曉星塵因為雙眼的原因,而沒能認出薛洋,他們倆因此成了好朋友。曉星塵說:「你一開口,我就想笑,我一笑,劍就拿不穩了」。曉星塵為薛洋買他最愛吃的糖,放在床頭,他們在義城一相伴就是三年。
自從跟曉星塵在一起後,薛洋便有了想保護的人。
曉星塵在買菜時,因為砍價被老闆趕走,薛洋為曉星塵打抱不平,因為他不想任何人欺負曉星塵。但是薛洋知道曉星塵不會與村民計較,所以他只將所有人的舌頭割下,讓曉星塵誤以為村民們是邪祟,而將所有村民殺光了,甚至殺了宋嵐,令得知真相的曉星塵自殺而亡。
金光瑤從小被親人傷害,所以他也一樣冷血。
金光瑤原名孟瑤,從小被人嘲笑是妓女之子,這都不算什麼,更令他傷心的是,他的親生父親,在金陵台上將他一腳踢下。那麼高的金陵台,金光瑤的身子沒有被摔碎,但是這一踢把他的心徹底踢碎了。於是他下定決心,就算用盡千方百計也要爬到高高在上的金陵台,才有了之後那個殺父、殺兄、殺妻、殺子的金光瑤。
薛洋和金光瑤兩人都有著相同的悲慘經歷,但還是有人喜歡薛洋痞痞的邪笑。他們的報復方式不同,一個明、一個暗,薛洋壞的明目張胆,金光瑤壞的徹底。
薛洋和曉星塵在一起的那段時間,確實殺了許多人,確實不可饒恕,但他和金光瑤不同,他只是報復了曾經欺負他的人,僅僅只殺了常氏和白雪閣、義城那些嘲笑他和曉星塵的人。
薛洋自己做的壞事敢於承認,不像金光瑤,處處設計、利用,害了所有人,自己卻還要裝作最無辜的那個。
薛洋和金光瑤都有一個真心相待的人,就是曉星塵和藍曦臣。
薛洋明明心裡在乎曉星塵,卻不肯說出來,因為世人都厭惡他,他不敢罷了。其實他內心是一個非常脆弱的人,只想有一個真正的朋友,但他用錯了方法。薛洋沒想到曉星塵自殺了,他後悔了,瘋狂的想要去復活他,復不活他,也想要變成曉星塵的樣子。最後到死,那顆糖都不放,真的是悲慘之人,讓人怎麼都恨不起來。
大家可能更喜歡薛洋,正如很多道友說,七歲的薛洋如果遇到了江楓眠或者藍忘機,他就會是魏無羨或藍思追。
其實薛洋不壞,一顆糖,一點陪伴與陽光,就可以讓他改變的小孩有多壞。曉星塵是第一個給他糖的人,只要別人對他好一點,他就會銘記於心。為了能和曉星塵在一起,他才想把曉星塵也變成自己這樣的人,也想成為曉星塵和宋嵐那樣的俠侶,他忽略了道長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若小時候沒有斷指的事,一定不會像現在這麼糟,可他偏偏遇到常慈安。
但是金光瑤就算遇到了聶明玦和藍曦臣,也沒能扭轉他的野心。
金光瑤不僅僅是要報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還要殺掉那些阻礙他高升的人,哪怕是親人,他也在所不惜!他和薛洋一樣,有唯一想珍惜的人,這個人就是藍曦臣!他對藍曦臣說,「我這一生撒謊無數、害人無數,如你所言,殺父、殺兄、殺妻、殺子、殺師、殺友,天下的壞事我什麼沒做過?可我獨獨沒有想過要害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兩人的遭遇也蠻令人唏噓不已。這樣看,其實《陳情令》中都是一群痴情的人,魔道哪有什麼壞人?都是可憐之人!網友們,薛洋和金光瑤你們更討厭誰?更同情誰?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