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首府戰略讓南寧全方位「強」起來

2019-11-29     當代廣西

——廣西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關於實施強首府戰略的若干意見》

當代廣西網訊(記者 覃雪花)11月27日下午,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解讀《關於實施強首府戰略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新聞發布會。會上,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就《意見》出台的背景、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主要任務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南寧市政府,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分別從如何貫徹落實強首府戰略的具體舉措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意見》的出台,借鑑了南昌、合肥、南京等省會城市的先進經驗,提出了包括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加快發展要素集聚、加快區域性國際大都市建設四個方面共18項主要任務。

《意見》明確指出,強首府要抓住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等重大機遇,把南寧市打造成為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樞紐城市、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核心城市、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城市。

《意見》提出,要培育發展新經濟,聚焦數字經濟、平台經濟、綠色經濟等經濟形態,把南寧打造成為區域性新經濟發展策源地。進一步暢通「南寧渠道」,把南寧打造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東協市場和東協企業進入中國大陸的產業投資聚集地、貿易往來結算地、科技創新支撐地、生活服務保障地。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和南寧國際鐵路港建設,促進南向運輸跨境貨物在南寧集散。推動與「北欽防一體化」深度聯動發展,促進北海、欽州、防城港融入南寧都市圈,共同建設「南寧—北欽防」城市發展軸,形成引領全區發展的龍頭。加快五象新區高質量發展,將其打造成為廣西改革開放創新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中國與東協全面合作示範區。

《意見》還明確了強首府戰略的「路線圖」「時間表」:到2025年,南寧市綜合實力將顯著增強,經濟總量力爭比2018年翻一番,城市集聚力、承載力和輻射力明顯提升;到2035年,南寧市引領帶動作用顯著提升,經濟總量占全區比重力爭達到30%,引領帶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及作用大幅增強。

據悉,26日下午,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南寧還專門召開廣西實施強首府戰略工作會議,對實施強首府戰略進行專題部署。

相關連結:現場答問實錄

自然資源廳將從哪些方面對實施強首府戰略進行支持,有哪些具體的政策和舉措?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持續推動自然資源要素配置向南寧市集中集聚。在規劃用地空間規模分配上繼續對南寧市給予傾斜支持,保障強首府戰略重點建設片區和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對南寧市範圍內國家和自治區立項的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優先調劑保障,做到「應保盡保、能保盡保」。

同時通過拆舊建新,大力盤活農村閒置低效廢棄建設用地,激活鄉村「沉睡」的土地資源。繼續支持南寧市開展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試點。

在推進強首府戰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有哪些舉措?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十三五」以來,南寧市綜合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下一步將進一步強化南寧樞紐地位,全力打造南寧市區域性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鐵路方面,儘快啟動南寧鐵路樞紐五象站建設,儘快開工建設南深高鐵玉林至深圳段等項目,構建首府及周邊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通道。公路方面,優先建設南寧出省出海出邊通道項目。水運方面,加快西津二線船閘等項目建設,加快金雞灘樞紐二線船閘等項目前期工作;民航方面,加快南寧機場二跑道工程、T3航站樓等項目前期工作,打造面向東協的國際航空物流樞紐;支持南寧加快基地航空公司運力引進,逐步將南寧吳圩機場發展成為面向東協的低成本航空中心。綜合運輸服務方面,大力發展空鐵、公鐵、公鐵水等多式聯運,推進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無縫銜接,打造西江上游物流走廊。

南寧市作為實施強首府戰略的責任主體,將如何貫徹落實強首府戰略,特別是在強產業、強工業方面有什麼具體舉措?

南寧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南寧市將突出強產業強工業,務實推出一批工作舉措、落實一批重大項目。

一是加快打造一批百億級工業企業,夯實發展基礎。加快推進投資100億元的兩個年產共計2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確保於明年一季度開工建設。同時,全力推進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的68個工業項目,抓緊謀劃儲備一批重特大項目。

二是加快打造一批千億元產業集群,優化產業結構。包括以航空交通鋁合金新材料為重點,儘快完善產業配套,打造全國重要的高端鋁產業基地;推動食品、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二次創業」,同時不斷壯大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

三是做大做強高新區、經開區、東協經開區三大國家級開發區,建設產業集聚區和園中園,加快打造成為主導產業鮮明、創新體系完備的千億產業園。同時,大力發展金融、物流、大健康等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樞紐經濟等新經濟,做強做優現代特色農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Bzztm4BMH2_cNUgdL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