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平時在做菜的時候都會放很多配料,諸如醬油、雞精、蚝油等等,一道菜下來用了不下四五種配料,如果是大菜那就放得更多了。人們做菜放配料的初衷是為了讓菜肴更加鮮美、可口,然而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也照貓畫虎,一股腦地放多種配料,根本不會去考慮後果怎樣。我前段時間見到一個朋友在做麻辣香鍋的時候,他先是放了不少紅油豆瓣醬,再倒了很多蚝油,接著還放了不少醬油、白糖等等,出鍋後倒也不是說不好吃,只是覺得缺少了點味道,放了太多的蚝油和醬油導致辣味被掩蓋了,也就失去了本該有的鮮辣的口感。
蚝油雖然營養價值高,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可以用來炒菜、拌餡、做蘸醬,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菜都能適合放的,放了不僅會影響菜本身的味道,而且也是一種浪費。做菜時,有3種菜肴不能放蚝油,無法給菜提鮮,還把一鍋菜給毀了。那麼哪些菜肴在烹飪的時候不適合放入蚝油這種調味料呢?接下來就和大家介紹下3種不適合放入蚝油來調味的菜肴。
第一種:香辣類菜肴
首先是香辣類的菜肴不需要也不建議放入蚝油,例如麻辣香鍋、麻辣豆腐這些菜完全沒必要放的,因為蚝油本身就是鹹的還帶著一點甜,好不容易用花椒、辣椒製作出來的辣味,這麼一放蚝油下去,豈不是功虧一簣?
第二種:腌菜
其次是各種腌制過的菜,比如泡菜、蘿蔔乾這些腌菜本身就已經很有風味了,再加上蚝油吃起來鹹鹹的,感覺會非常奇怪,因此沒必要再多餘地使用蚝油。
第三種:口感甜度的菜肴
最後是比較甜的菜不需要放蚝油,比如各種糖醋菜肴,這些菜本身就已經是放了冰糖增加甜度了的,再加上蚝油可能會使得菜變苦,影響口感。
蚝油本來就是用牡蠣製作而成的一種調料,口味比較咸,一般只要放了醬油就沒必要再加入蚝油了,而且如果放了蚝油的時候,鹽巴的使用需要減少一些,避免攝入過多的的鹽分,否則可能會使得吃完後非常口渴並且長此以往對身體也不好。再者蚝油因為本身的成分的原因,是不能夠長時間高溫烹煮的,如此會使得其中的營養成分流失,還會失去本身的鮮味。因此再使用的時候最好快出鍋了或者關火後趁熱倒入後攪拌均勻即可裝盤,做涼菜時必須首先將蚝油加熱後再使用,因為蚝油直接不進行加入就用的話是不能發揮其作用的,只有加熱後的才能夠使得其中的鮮味發揮出來,起到提鮮的作用。
有些人不經常使用蚝油,經常一瓶用一年都沒有使用完,而且開封后非常容易變質,尤其是放在灶台上也會加速變質,需要放在陰涼避光的地方,儘可能再保質期內使用完或者買小瓶的,使用完了再購買,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蚝油如何選購呢?
首先要用力搖晃瓶子,觀察蚝油是否流動性比較差,顏色是否是深紅色的,如果以上兩個都是,那麼說明可以購買;其次是看配料表是否標明「蚝汁」,如果沒有那麼說明質量比較差,要慎重購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7yF7HYBuNNrjOWz8h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