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量化是陷阱?跑路團隊不斷,盈利的不到5%

2019-10-17     榮格財經

幣價回調時,幣圈的真假量化基金團隊,都出現了跑路潮。

近期,阿爾法、熊貓量化兩個打著「數字貨幣量化投資」旗號的資金盤都已跑路。其中,熊貓量化受害者上萬,總虧損額過億。

而真正的量化投資團隊,日子也並不好過。

今年7月,某交易所舉辦了一場模擬量化大賽,前10名中,有8名虧損。更諷刺的是,冠軍隊伍的勝出原因,竟然是全程空倉,什麼都沒做。

業內人士稱,目前95%以上的數字貨幣量化團隊都在虧錢。有團隊因無法向投資人交代,已經選擇跑路。


01 「李鬼」跑路

「量化投資」,已經成了幣圈中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此前,各種打著量化交易旗號的騙局,層出不窮。


今年8月,一家名為「阿爾法」的平台以跑路告終。


此前,這家平台對外宣稱,可以通過數字貨幣量化交易,幫助投資者「穩定獲利」。


「3分鐘收益25%。」阿爾法平台宣傳語如是寫道。


8月14日,經一個微信好友介紹,張璐註冊了阿爾法平台。

阿爾法平台宣傳頁面


讓張璐沒想到的是,打著量化交易旗號的阿爾法平台,竟然是一個陷阱。


投資者在該平台註冊帳號後,很快便會被拉入平台交流群內。


據張璐介紹,群主會定時指導投資者,在指定時間購買阿爾法平台上的數字貨幣,並稱「只要按照我的策略購買,都可以賺錢」。

阿爾法量化投資交流群消息


「在阿爾法平台,我分幾次充值了3萬元人民幣,但蹊蹺的是,這些錢都被要求向個人帳戶轉帳。」張璐表示。


在她註冊4天後,平台突然關閉,群主退群失聯。


「我也在這個平台上玩了一周多,第二周周二就跑路了。」另一位阿爾法投資者包興對一本區塊鍊表示,「加起來,大家有幾百萬資金被騙走了。」


在阿爾法平台之外,另一個量化交易平台「熊貓量化」的跑路,也在幣圈引起了軒然大波。


熊貓量化對外宣稱,自己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矽谷、服務126個國家和139家國際大型交易所,在全球擁有超過2.3萬忠實粉絲的平台。


然而,熊貓量化的網站域名註冊信息卻顯示,該網站註冊於2019年3月,距今僅半年時間。


在用戶端,熊貓量化的主要產品,是「熊貓量化智能AI機器人」。它號稱「全天候24小時智能交易,是全球首款輕鬆、穩定、安全賺取比特幣的系統」。


然而,該平台公開的投資收益表,卻有著濃濃的資金盤味道。


熊貓量化以比特幣為量化投資標的。根據投資金額,投資人被分為五個等級,最低投資100美元,最高10000美元。


以最低等級為例。如果投資100美元,每天可獲得1%—3%的收益,年化收益為300%。

如果投資10000美元,年化收益為400%。


而在最高收益達到一定標準時,系統將為用戶自動結算。

熊貓量化平台投資收益表


除了靜態的投資收益外,熊貓平台還推出了團隊推廣收益,即資金盤中常見的動態收益。


根據團隊的推廣能力,熊貓平台將團隊領導人劃分為八個等級。若想成為最高一檔的皇冠領導人,團隊總投資額需達到432萬美元。此時,團隊領導人可以拿到整個團隊靜態收益的25%。


「熊貓量化自3月份成立後,發展迅速,在全國多地成立了運營中心並開展地推活動,短時間內就吸引了上萬投資者。」熊貓量化受害者宋揚告訴一本區塊鏈。

熊貓量化平台地推現場


熊貓量化的比特幣地址顯示,今年3月至7月是該平台收幣最活躍的時期。在此期間,平台共收到了6869個比特幣,涉及資金4億元。

熊貓量化平台比特幣地址活躍情況


今年8月開始,有投資者發現熊貓量化無法提現。9月,平台跑路。


「我在熊貓量化充值了50萬,全部被平台捲走。」宋揚表示。


目前,熊貓量化的比特幣地址中,仍留有1853個比特幣。


「熊貓量化是一個典型的假量化平台,我們曾反編譯過他們的代碼,發現代碼是他們從另一家公司買的,上面甚至還保留著原公司的信息。」廣州某量化平台負責人呂鵬陽告訴一本區塊鏈。


3個月攬財4億元,在經歷了短暫的瘋狂後,熊貓量化終於跑路。


02 正規軍虧損

「在幣圈,量化團隊跑路已經成為常態。」呂鵬陽表示。


跑路者中,既有PlusToken、熊貓量化等打著量化旗號的資金盤騙局,也有真的將資金投入市場做量化的正規軍。


「國內的2000多家量化團隊里,以幣本位計,具備持續盈利能力的量化團隊不會超過20%,以金本位計,不會超過5%;僅100家能盈利。」IX.com交易所創始人Allen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


今天7月,某投資機構聯合交易所舉辦了一場量化模擬交易大賽,活動吸引了數十家量化投資團隊參加。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排名前10的量化團隊中,有8個全部虧損。而冠軍隊伍取勝的秘訣,則是什麼都不做,全程空倉。


一位數字貨幣量化團隊成員也向一本區塊鍊表示:「我們參加過一個合約交易大賽,一共100個隊,我們一直空倉,最後位居第16名。「


在呂鵬陽看來,現在幣圈的量化團隊,用一句話形容,就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帳戶兩毛五」。


某種程度上,這是當下許多幣圈量化團隊的真實寫照。


「今年量化基金爆倉的還少嗎?不是100%也是99%。大部分量化團隊是賺不到錢的。」呂鵬陽表示。


6月10日晚間,長江EMABA學員、原比特易合伙人張歆彤在「長江EMABA27官群」透露,比特易創始人惠軼於6月5日去世,年僅42歲。


網絡傳言稱,惠軼疑似動用了客戶的2000個BTC,用100倍槓桿做空爆倉,最終選擇自殺。


按照BTC當時5.6萬元的價格計,這次爆倉的資金損失超過1億元。


03 套路迭出

「真正的量化交易團隊,能實現10%的年化收益,已經非常不錯了。」某量化平台前員工董建宇告訴一本區塊鏈,「那些打著一年翻幾倍旗號的,基本都是騙子。」


在他看來,真正的量化團隊,由於執行嚴格的投資策略,大多不會爆倉。而爆倉跑路的平台後面,往往是賭徒。


在幣圈,一些量化團隊的投資策略十分激進。他們拿著投資人的錢開高倍槓桿梭哈,賭贏了,大家一起分錢;賭輸了,就只能跑路。


「他們做的不是量化,而是賭博。」董建宇表示。


一位幣圈老人將500個BTC交給了一支量化團隊,對方承諾三個月實現8%的收益。最近,當他再次聯繫該團隊時卻發現,對方已經跑路。

還有許多打著量化旗號、宣揚超額收益的平台,實際上是「偽量化」。


它們的玩法無非幾種,其一就是資金盤。


以跑路的數字貨幣錢包PlusToken為例。Plustoken成立於2018年4月,最大的亮點是其獨有的「智能狗」功能——用戶只需轉入500美元以上的數字資產,就可以開啟「智能狗」,享受10%-30%的月收益。


根據官方資料,「智能狗」的收益來自各個交易所之間低買高賣的「搬磚套利」。除此之外,Plustoken用戶也可通過發展下線獲取佣金收入。


有投資者追蹤Plustoken的帳戶地址,發現它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並未向交易所帳戶轉入任何資產。這意味著,所謂的「搬磚套利」並不存在。


如此一來,維持Plustoken高收益的原因已不言而喻。


而對於資金盤來說,跑路是唯一的結局。


除了資金盤,也有量化交易團隊與交易所、項目方合作,通過所謂的「做市」「市值管理」牟利。


量化團隊收到客戶的比特幣後,可能將比特幣換成其他幣種,放到交易所中套利,等到了結算期,再換回比特幣,返還給客戶。


在幣圈,許多項目方資金有限,沒有實力進行市值管理。而手握大量資金的量化團隊,就成了它們的合作夥伴。兩者會聯手操控幣價,或拉盤,或砸盤,再進行分潤。


而量化團隊還可能與交易所合作,為一些交易所製造交易深度,甚至共同做假單,收割散戶。


當然,也有量化團隊自行選擇小幣種拉盤、控盤,通過割韭菜的方式實現套利。


「數字貨幣量化交易平台的水很深,一般人最好別碰。」董建宇建議。



「許多人不想賺小錢,想一夜暴富,最後被打著量化旗號的資金盤收割。」呂鵬陽表示。


在幣圈,人性中的貪婪一面,很容易就會被激發。軟肋一旦露出,騙子就有了可乘之機。


而因為缺乏監管,在幣圈,操縱市場的行為也十分常見。很多量化團隊做的,也是割韭菜。


亂象,不知何時能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6t_3G0BMH2_cNUgbW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