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書
《我減掉了五十斤》
原著 | 徐徐
解讀 | 圈圈
各位慈懷讀書會的讀者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每天一本書欄目。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是《我減掉了五十斤》,在這裡,我們將為您提供10分鐘的簡版內容。
作家徐徐說:「體重管理是奪回人生自主權的一個標誌。」而減肥只是體重管理的第一步。
減肥,不僅是減掉脂肪,重新贏回自信,也是一次心態上的成長,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愛自己。
如果你因為肥胖而飽受苦惱,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在《我減掉了五十斤》這本書中,或許能找到一些方法,幫你重塑身心。
成長,逆襲適用於每個階段的女人。不要認為人到中年就不用減肥了,這不一個快40的女人卻因減肥,完美逆襲,擁有20多歲的身材。她就是本書的作者徐徐。
徐徐,38歲,身高1米58,原體重150斤,現90斤。國家一級企業培訓師,文人、媒體人、商人、心理諮詢師,擁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極具故事性的職業軌跡。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減肥書,還是本溫暖和激勵女性成長類的書。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樣通過減肥來自我成長的。
減肥首先要學會自我接納
作者原生家庭其實很不幸福,雖然是家中的獨生女,但是母親卻去領養了一個男孩子。而這個養子的待遇,遠遠的超過了她這個親生女兒。
從小她一直為了獲得母親的愛和關注,拼了命地附和自己的母親,哪怕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只要能讓母親高興,她統統照單全做。可母親還是經常給她臉色看,兩人大半輩子相愛相殺。
而她30多年一直因為和母親的關係,變得焦慮、抑鬱、脾氣爆照,經常暴飲暴食。這些都是她一直長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一次她焦慮到睡不著覺,去找到了心理醫生的朋友,直白的告訴她:其實你就是不願意接受,你的媽媽根本就不愛你的事實。
其實,很多事情,木已成舟,我們還要執著地去改變。接納一個事實,哪怕這個事實的結果並不好,但也好過因此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
既然接納如此困難,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更容易自我接納呢?
首先,在自我接納的過程中要時時提醒自己:我們都是普通人。一個人總會不完美,總會犯錯,總會有失敗的時候,放下自己的執念。
當作者放下追求母親愛這個執念後,反而化解了她和母親多年的糾葛,兩人不再爭鋒相對。
其次,自我接納需要一個過程,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會很艱辛,但它能使我們變得謙卑、柔軟。
因此在自我接納的過程中,給自己一些緩衝的時間。
就如作者和她母親的關係,幾十年的結,一兩天是無法改變的。
最後,在自我接納的過程中要放下我們的執念。
作者接納了母親不愛她的事實,但2去搞明白了,母親並不是真不愛她,而是母親根本就不會愛。
只有接納自己,才是會有了解自己的機會;只有接納自己,才會有逆襲的機會。
平衡責任感,遠離中年發福
吳曉波說:「原來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於,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中年,更應該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時光中,才更有滋味。」
有個朋友吐槽說:「親戚朋友的事情,比我自己的事情好多。」他經常被親戚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還經常影響家庭關係和工作。
作者也因為自己母親的關係,經常被七大姑八大姨,甚至連面都沒有見過的親戚,搞得不知所措。不僅沒有得到親戚們的感謝,反而在他們眼裡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做多了,情緒就會暴躁,但又沒有拒絕他們的勇氣。我們沒有責任去幫助他們,更不要給他們老是依靠別人的機會。
為了所謂的責任,卻丟了自己,只知道自己是父親、母親、孩子、妻子、丈夫卻忘記了自己是誰。
而事物的繁雜,不僅會讓人變得焦慮、暴躁,還會影響我們的消化系統。消化系統被影響了,必然會增加我們長胖的風險。
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們應該如何平衡責任感呢?
首先,不要因為想證明自己的能力,而大包大攬去解決身邊不那麼重要人的問題。
許多人因為家庭或是個人的原因,用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但實則是在給自己找麻煩。作者便是為了證明給自己的母親看,自己很優秀,什麼事情都能幫忙辦妥。可最後卻滋養了他人,不作為的壞毛病。
除此之外,不要害怕別人責怪自己,害怕得罪人,因此自己硬著頭皮去做自己不願意、很費勁的事。
要學會拒絕,不怕得罪人,學會拒絕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我們不是聖人,做不到每個人都喜歡,每個人的苦難,我們都要去堅決。分清楚什麼忙該幫,什麼忙不該幫。
責任邊界感不清,會讓我們虧待自己、丟了自己。雖然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我們的家庭、孩子、父母、妻子、丈夫負責,但在我們負責的同時,還要為自己負責。
意志力、自控力是減肥成功的關鍵
意志力和自控力是減肥人士的痛點,堅持不了運動,控制不了自己要貪吃。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邁不開腿,管不住嘴。
一口吃不下大胖子,身上的肉也不是一兩天長上去的,因此減肥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管是減肥者,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和意志力和自控力密不可分。
既然意志力和自控力對生活如此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增強意志力和自控力呢?
針對意志薄弱的人,減肥應該由易到難,以退為進。
朋友基本上不跑步,但在減肥時,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每天跑五公里。可沒堅持一個周就放棄了。原因是他心肺功能不行,再加上自己很少運動,不管從身體上和心理上,在短時間內都很難接受。
後來經過修正之後,他對目標進行了修改。將跑五公里,改成了走3公里,雖然這個沒有先前的目標那麼高,但他卻堅持了很久,而且到後面,他不斷給自己加碼。最後,他真的減肥成功了。
相對來說,小事、簡單的事更容易實現,更不容易失敗,還會建立我們的自信心。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揀一大碗黃豆」的練習。準備一大碗黃豆,然後用自己不常用的手來一顆顆地揀黃豆到另一個碗中。
這個方法能提升我們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還能提高我們大腦的記憶力。真的是一舉多得,作者的高中英語成績,就是用這個方法提高的。
或者,每天抽20分鐘的時間,微閉目,放慢呼吸,每次呼吸用10-15秒時間。放慢呼吸頻率,一呼一吸都用心去感受,集中意念緩慢地呼吸。這樣幾分鐘後,會感到平靜,有控制感。
既然意志力、自控力薄弱,減肥人的最痛點,那麼我們就先攻克自身的痛點,再開始減肥或是其他的事情。
以上是本書的精華內容。
減肥成功,只是體重管理的第一步,關鍵就在於長期的堅持與自律。儘管邁出這一步很艱難,踐行的過程也很痛苦,但減肥不僅讓我們重拾自信,還能對我們的心靈上和身體上進行一次洗禮。
有人說,「我們常常聽到人說,要贏在起跑點。很多時候,從哪裡起跑一點也不重要,如果你無法贏在起跑點,那麼就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贏在終點。」
生活的自由,不僅是要追求物質的豐盈,還應該包括自律帶來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唯有自律,才能通向真正的自由,找到更好的自己。
擁有了自律的能力,也就擁有了解決人生大部分問題的最主要工具。
時間從來不會辜負努力付出的人,當我們重新掌控了生活的主動權,接納了自己,學會了自律,人生便有了許多從不可能到可能的變化。
當自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生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也會愈加精彩。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註:配圖來自攝圖網與Pexels
*文:圈圈,慈懷每天一本書籤約作者,一個笑里藏著故事,喜歡聽故事、寫故事的白羊座90後老阿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5guVXABjYh_GJGVXN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