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黃曉明因為在第三季《中餐廳》中「霸道大boss」的「專制表現」被吐槽成翔。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聽我的,就這麼干」、「都聽我的」等經典台詞被網友們收集起來,統歸為「明學」。
前幾日,為了獨自挽尊的黃曉明本尊,親自發了一條自我調侃的微博,以贈送冰箱為名和網友轉發抽獎互動。
不料,網友們似乎沒有太買「曉明哥」的帳,依舊以吐槽他為樂。
不過,鑒於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霸道總裁」表現,網友們有這樣的反應,也不足為怪了。人之常情。
但是,在這兒還是想順便為「曉明哥」叫個冤:綜藝人設也許令人無語甚至厭煩了些,但「曉明哥」的演技,還是在線的。
出道20餘年,作為演員,黃曉明不僅曾在2001年的《大漢天子》、2009年的《風聲》、2014年的《中國合伙人》有過出色的表現,還出演過諸如《神鵰俠侶》、《新上海灘》、《鹿鼎記》、《泡沫之夏》等熱門劇作。前幾年和周迅、隋棠搭檔出演的電影《撒嬌女人最好命》,也挺受好評的。
雖然除此之外他也參演過一些並不算優秀的作品,以上劇作中,譬如《泡沫之夏》中的部分表現也令觀眾們有過質疑,但,這是幾乎每個演員身上都會發生的事情,反之,大體上來講,黃曉明身為演員,是合格的,且不乏佳作代表。
看到這裡也許你也一樣要納悶了:既然如此,曉明哥你安心的演你的戲,不是很好嘛?!為何要去參加綜藝招黑哇?!
可事實是,作為演員和名人,黃曉明自身的確擁有選擇是去演戲還是去參加綜藝節目的自由。這個我們作為觀眾和網友,實在是無權干涉。
也許黃曉明本人在綜藝節目中的表現差強人意,「太過霸道」也好、「鐵憨憨」也罷,其實細想起來,這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問題。
生活中我們也不時會碰到一些「刀子嘴豆腐心」,甚至脾氣暴躁但為人其實很善良的朋友。我們會吐槽這個人脾氣好差、性格好暴躁,但是我們大多數時候,並不會因此就否定這個人是個壞人。
可當我們面對明星,當我們評價明星的時候,我們可能習慣性的就把他們擱在了道德制高點,要求他們比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普通人更加有道德、更加有素養。
可有時候我們真的忘了,無論作為歌手、演員還是什麼,藝人身份對他們來講,也不過就是一個職業而已。
作為人,他們也和我們這些普通人一樣,有著或多或少的缺點或毛病。
吐槽可以、指責也可以,但是停留在事、對事論事就好哦!
比如在吐槽黃曉明太過霸道或像個鐵憨憨的同時,別忘了他其實是個還不錯的演員呢。
《大漢天子》里的黃曉明,長這樣。那時的他曾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新上海灘》中的黃曉明,長這樣。《中餐廳》節目裡不少觀眾對黃曉明的記憶也在於上海灘中他飾演的許文強,說明他的人物刻畫也算是成功的。
《風聲》里的黃曉明,長這樣。少演反派的他,把人物的陰險狡詐和驚悚恐怖刻畫的入木三分,還因此獲得過金雞獎最佳男配的提名。
《中國合伙人》里的黃曉明,長這樣。成冬青骨子裡的拼勁兒、執著、自卑、憨厚都與其本人極其契合,黃曉明憑此一連獲得了金雞、華表、百花三冠影帝。
可見,其實,比起很多沒有才華沒有演技更無代表作和獎項加持的娛樂圈紅人們來講,黃曉明作為演員的專業成績,是不錯的了。
只是,綜藝節目容易放大一個人自身的特質,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在鏡頭的記錄下,都會被放大。作為演員,看演技和作品就可以了;而作為綜藝節目的嘉賓,觀眾看的,是所有,一言、一行,觀眾都會看進去,並真實的反饋出對嘉賓表現的看法與評價。
即便黃曉明試圖通過送冰箱的轉發互動、自嘲玩梗來洗刷自己被打在身上的「油膩」、「自負」的標籤,而在娛樂至死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網友們依舊在齊刷刷的跟風和玩著「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梗。
其實這對於黃曉明來講,是有些「吃虧」了的。
原本作為演員的身份,黃曉明可以精準的給自己一個定位,用作品來說話就可以了。而現在,參加了綜藝的黃曉明,被綜藝形象模糊和捆綁了自身的演員定位,想再走回單純的演員定位,幾乎是不可能了。
畢竟,「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烙印,會一直打在黃曉明的身上。
而作為一個專業的演員,靠演技和作品贏得肯定,肯定比作為一個普通人來取悅和贏得觀眾的肯定,要容易一些。
也許,黃曉明真的是想突破自己作為演員的身份,繼續成長和進步吧,只是很快就暴露了自身的缺點而已。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也許網友們的批評和嘲諷,也能成為幫助其成長的助力呢?畢竟,大家都一樣,自我突破的路上,總會跌上幾個跟頭才能看到並改掉自身的某些問題的。
來日方長,對於「曉明哥」,我們不妨也持續關注著,且「吐槽」且「寬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