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和雞肉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價格變化受到大家的普遍關注。近期,雞蛋和雞肉的價格呈現出大幅上漲的態勢。同時,隨著中報季的來臨,家禽業中報集體報喜,尤其是養雞上市公司的業績更是令人艷羨。
多家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長
目前,聖農發展、益生股份等養雞上市公司已經相繼披露了半年報或業績預告。
其中,2019年上半年,益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4.46億元,同比增長188.07%;凈利潤9.04億元,同比增長2688.67%。
益生股份在中報中表示,營業收入之所以大幅增長,是因為報告期內行業景氣度高,主要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所致。目前,白羽肉雞產業大周期趨勢向上,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
聖農發展則大幅上修了中報業績,預計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6.5億—16.6億元,同比增長392.53%—395.51%。
另外,在2019年一季報中,民和股份預計2019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8億—9.6億元,增長幅度為4244.4%—5113.28%;仙壇股份預計實現凈利潤3.8億—4.2億元,增長幅度為327.65%—372.67%。
有意思的是,在2019年上半年,養豬大戶溫氏股份竟然依靠養雞業務實現了盈利。溫氏股份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13.5億—14.5億元,同比增長47.17%—58.07%。根據業績預告,溫氏股份的養禽業務、金融投資業務獲得較好業績,養豬業務卻有小幅虧損。
圖片來源:溫氏股份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需要注意的是,肉雞價格的這波漲勢並不是從2019年開始的。養雞行業在2017年觸底,真正爆發始於2018年9月,肉雞價格從7.76元/公斤左右啟動,而價格傳導至企業利潤層面則需要時間,所以上市公司的業績大增集中體現在2019年一季報中。
例如,2019年一季度,益生股份的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3503.70%,民和股份的凈利潤同比增幅為2567.86%,聖農發展的凈利潤同比增幅為414.14%。
但是,在養雞企業內部,同樣有盈利的分化,表現為一些公司毛利率高,另外一些公司毛利率低,這與各家企業處於養雞產業鏈的不同位置有關。具體來看,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主要是做上游祖代雞、雞苗,而聖農發展偏向下游飼養和屠宰。相比而言,上游祖代雞和雞苗的供需關係比下游更為緊張。在供給方面,我國祖代白羽肉種雞引種自2015年以來持續收縮。
2011年—2014年,我國祖代白羽肉種雞引種量均超過了100萬套,2013年達到154萬套。但是,在2015年—2018年,我國祖代白羽肉種雞引種量分別為70萬套、40萬套、66萬套、90萬套。2014年—2016年,我國祖代白羽肉種雞的引種量分別同比下滑了22.73%、41.18%和42.86%。
近幾年,白羽肉雞銷售情況轉好,價格上漲,刺激了很多雞場養殖戶擴充產能。要擴充產能就需要引進雞苗,這也刺激了雞苗的需求。
數據來源:Wind
目前,養雞行業的產能正在擴充,預計到2019年三季度,雞苗和雞肉的價格將會降下來。
養雞行業為何如此景氣?
養雞行業的高景氣帶動肉雞價格持續上漲,進而推動許多養雞上市公司的業績實現大幅增長。那麼,養雞行業為何如此景氣呢?
(1)2019年新銷售季開始後雞苗價格高開
2019年1月2 日,雞苗市場陸續開始交易,雞苗開市價格為5元/羽。而在2016年—2018年,雞苗的開市價格分別為1.3元/羽,1元/羽,2.3元/羽,對比來看,2019年雞苗的開市價格顯著高於以往年份,說明新銷售季雞苗市場處於供給緊缺的狀態。同時,2019年雞苗市場開市後,雞苗價格在局部地區有所上漲,整體維持穩定,說明雞苗價格堅挺。
(2)在產祖代雞存欄維持低位,父母代雞肝病仍未消除
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我國共引進祖代白羽肉雞54.1萬套,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5.81%,祖代雞引種量繼續維持低位。其中,2018年1—9月共引種39.3萬套,同比下降13%。2018年10月份,祖代雞引種量激增至14.8萬套,顯著拉高了全年總體引種水平。受月度引種量不均衡的影響,預計2019年雞苗供給還將出現階段性供種不足。
按祖代白羽肉雞一日齡苗引種到商品代雞苗供應的周期推算,2018年10月份的引種高峰將在54周後傳遞至商品代雞苗供應,預計2019年11月份前商品代雞苗還將繼續保持供給趨緊的狀態。
同時,父母代雞肝病情況仍未消除,導致祖代、父母代產能打折。另外,2018年12月中上旬發生了父母代雞換羽,但是雞苗供應卻沒有出現明顯上升,說明父母代雞換羽所能釋放的產能有限。
(3)在產祖代雞存欄維持低位,父母代價格持續上漲
截至2019年第22周,全國在產祖代雞存欄量為82.68 萬套;父母代雞苗銷售價格達到65.94元/套,僅次於2016年同期的價格水平。祖代雞存欄量的持續低位以及父母代雞苗價格的持續上漲說明我國白羽肉雞上游供給緊縮。
養雞板塊的投資機會
整體來看,目前商品雞苗和毛雞的供給依然偏緊,預計後期價格將隨著補欄需求的旺盛而逐漸上漲。同時,雞肉是我國繼豬肉之後的第二大肉類消費品種,非洲豬瘟導致豬肉產能大幅下滑,可能催生雞肉的替代性需求,筆者看好"雞周期"疊加"豬周期"帶來的投資機會,建議投資者跟蹤關注益生股份、民和股份、聖農發展等相關個股。
(1)益生股份
益生股份是我國最大的祖代白羽肉種雞養殖企業,更是唯一擁有曾祖代肉種雞的企業,同時也是父母代白羽肉種雞雛雞銷售的龍頭企業。
益生股份的白羽雞業務處於產業鏈頂端環節,是我國白羽肉雞產業鏈的源頭,規模優勢使得益生股份在短期內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需求,因而在大客戶資源中占有絕對優勢。資料顯示,肉雞養殖業務是益生股份收入的主要來源。2019年上半年,益生股份的雞類產品收入為13.7億元,占總收入的94.7%。
數據來源:益生股份2019年半年報
(2)民和股份
民和股份的主要業務包括父母代肉種雞的飼養、商品代肉雞苗的生產與銷售;商品代肉雞的飼養與屠宰加工;飼料、雞肉製品的生產與銷售;利用雞糞進行沼氣發電,並利用沼氣發電的副產品開展有機肥的生產與銷售。
圖片來源:民和股份2019年一季報
2019年一季報顯示,民和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31億元,同比增長149.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6億元,同比增長2567.86%。民和股份位於養雞產業鏈的上游,主營產品是商品代雞苗。隨著雞苗需求量的擴大,民和股份的業績將進一步增長。
(3)聖農發展
聖農發展的主營業務是肉雞飼養和肉雞屠宰加工,主要產品是雞肉,並以分割凍雞肉的產品形式銷售給肯德基、麥當勞等知名企業。
根據聖農發展7月8日晚間披露的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2019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6.5億元—16.6億元,同比增長392.53%—395.51%。隨著肉雞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聖農發展打造的一體化全產業鏈的盈利優勢將逐漸凸顯。
益生股份:在祖代種雞養殖和繁育父母代種雛雞方面連續多年保持市場占有率第一
民和股份:中國最大的父母代籠養種雞養殖企業,致力於父母代肉種雞飼養和商品代肉雞苗的生產
聖農發展:國內商品代雞產量最大的企業,擁有從下游的肉雞屠宰加工縱向延伸至上游祖代種雞養殖的一體化產業鏈
免責聲明:文中的信息均來源自市場公開消息,本平台對這些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據此操作可能導致的風險。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