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家長咆哮課堂要求道歉引熱議,網友:不以惡小而任之

2020-11-10     哈囉寶貝

原標題:孩子被打,家長咆哮課堂要求道歉引熱議,網友:不以惡小而任之

近日,南京一小學家長咆哮課堂的視頻刷屏網絡。視頻中的家長直接衝進課堂,大聲質問男生是不是打人了,並要求他道歉。背景音可以聽到旁邊有老師在勸解,但完全勸不住。據悉,由於兩個孩子發生爭執,家長發現自家孩子被打才衝進課堂要求對方孩子道歉。事情發生後,學校勸解無果只得報警,最終雙方家長在派出所達成和解,並互相道歉。

一時間,這件事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校園ba凌事件這幾年還少嗎?這位家長的做法並無不妥,都欺負到頭上來了還不反擊?」

「誰家的孩子不是爸爸媽媽的掌中寶?憑什麼我的孩子被打了還不能出聲?」

「小孩子間的爭執和小糾紛,家長真的不用太過激,還是交給老師處理比較好!」

「你打我一頓還要我保持紳士風度,指責家長的肯定都是沒有孩子的,反正我忍不了!我的觀點一直都是不惹事,不怕事!」

……

孩子被打,家長咆哮課堂要求道歉,大家覺得這位家長的做法是否欠妥?

一、孩子間的衝突:不以惡小而任之

孩子犯錯了,我們常常說到一句話就是「他還是個孩子!

而這句話,也成了孩子們潛意識裡的擋箭牌,「我還小,我即使犯錯了他們不會對我怎麼樣!」有的人覺得,孩子們在一起,打打鬧鬧很正常,大人們不要上綱上線,太過計較反而讓孩子容易被疏遠。

但是,往往就是對小事一味縱容和袒護,導致了有些孩子的為所欲為。愛孩子,家長們同時也要保持最基本的原則,有些事情看似很小,如果沒能及時制止,對孩子而言可能就是鼓勵!

大連那個男孩也才13歲,我們是否可以說「他還是個孩子」就能開脫呢?

二、家長的角色:滅火,而不是澆油

孩子被欺負了,你的第一決定是什麼?

慫恿孩子打回去?還是馬上衝出去為孩子出頭?

還記得浙江瑞安的林建廈嗎?因為女兒與同學發生摩擦,一度被吹捧為「最硬核爸爸」的他持刀捅了對方孩子10多刀。在這個事件中,誰輸誰贏?結果都輸了!

孩子從上學開始,就已經進入了群體生活,在群體生活中,孩子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當孩子之間發生糾紛,一方家長打回去,另一方家長再打回來。誠然,這似乎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但絕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當孩子之間出現了矛盾,雙方家長應首先了解清楚事情的緣由,最後由老師來出面調解。

三、教孩子為人處世,強大內心

有的孩子在家裡豪橫慣了,自然就養成了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縱容孩子,從小應教孩子如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如何跟身邊的人拉近距離交朋友。在班級這個小群體中,不能奢望老師能面面俱到,交際能力強的孩子這方面的煩惱會少很多。

另外,孩子們在面對小矛盾時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主要是由於他們內心還不夠強大。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可以考慮武術、跆拳道之類的,這並不是讓孩子有能力欺負別人,而是通過強身健體來培養孩子的堅韌性和意志力。當孩子自信,身體和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他會好地處理這些問題的。

結語:

小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一般都不會主動跟家長說。其實,這往往就是他們內心不夠強大,甚至膽小因此被父母數落。也有的家長一聽到這樣的事情就暴跳如雷,先幫孩子打回來再說,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了一點,你能幫助孩子一時,你能幫他一世嗎?教孩子如何化解矛盾才是重點。

【本期話題討論:你家孩子被欺負了,你會怎麼辦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1k1sXUBdHeNs4oxFOs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