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和項目是一座城市的核心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的發展後勁。3月12日,杭州市臨安區召開全區「雙招雙引」大會,並出台《關於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全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
這場本應在大年初七召開的大會,雖因疫情推遲,卻絲毫沒有影響它的重量。這份「重量」首先體現在「一把手」工程,「雙招雙引」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此外,一系列頗具含金量的政策,也體現了臨安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決心。
「『雙招雙引』是推進產業現代化的決勝一招、是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臨安區委主要負責人說,要推進「雙招雙引」工作,找准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為打贏「兩戰」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全面開啟衝刺全年發展目標新征程。臨安為自己定下目標:全年招引製造業項目投資總額突破100億元,引育F類以上人才總量突破2000名。
此次出台的「雙招雙引」18條政策,包含人才住房保障、重點產業項目經營貢獻獎勵、各類發展空間支持、產業基金引導、中介引資引智獎勵等六大方面。
一、加大對各類人才和重大項目的住房保障力度
1.加大人才專項住房建設供應力度
三年內籌集建設不少於3000套的人才專項住房。
2.提高人才購房和租房補貼標準
對經認定的A類人才給予最高800萬元購房補貼;B、C、D類人才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的購房補貼;F類及以上人才自行租房的,三年內給予1000元/月的租金補貼;對新引進的、在杭州市無房且未享受住房優惠政策的應屆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大學畢業生,發放最多六年、每戶每年1萬元的租房補貼。
3.加大對重大項目落地的住房保障
對新引進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提供一定數量的租賃住房,五年內給予租金全額補貼;對符合條件的新引進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其企業高管和核心技術骨幹在臨工作滿五年後,可參照上述人才購房政策標準申請享受一定名額的在臨購房補貼。
二、加大對新引進重點產業項目的經營貢獻獎勵
4.對新引進外資重點產業項目
自設立第一個完整年度起三年內按最高不超過其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的100%給予獎勵;對增加註冊資本且實到外資達到500萬美元以上的,自增資次年度起三年內按最高不超過其每年比上年對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新增部分的70%給予獎勵。
5.對符合條件的新引進位造業重大項目
自投產運營第一個完整年度起三年內按最高不超過其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給予全額獎勵。第四、五年,按其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的50%給予獎勵。
三、加大企業和人才入駐各類發展空間的支持力度
6.對符合條件的新引進孵化期、加速期、產業化階段企業,按照其實際租金支出分別給予最高三年不超過150萬元、250萬元和300萬元的租金補貼。
7.對建設期內的新引進重大製造業項目以及新引進(含增資)外資產業項目租用樓宇(廠房)的,給予最高三年租金全額補貼。
8.對高層次人才項目經評審落戶的,按照實際租金支出給予補助。研發、加速階段三年內可享受最高不超過150萬元租金補助;研發成功進入產業化階段,可再享受三年最高不超過150萬元租金補助。
9.加快樓宇經濟發展,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企業孵化載體運營商入駐樓宇的,三年內按其實際租金支出給予補助,最高標準不超過2元/平方米/天(工業樓宇項目減半執行),最高不超過150萬;對經認定的重點樓宇新入駐企業,三年內按照最高不超過其地方貢獻的80%給予獎勵。
10.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各類創新空間建設,根據創新空間認定級別、運營面積、公共配套、服務能力、入駐企業質量等情況,每年給予創新空間創建主體最高300萬元運營費補助;對創新空間新入駐企業年實繳地方貢獻每滿1000萬元,給予創新空間創建主體10萬元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獎勵。
四、進一步發揮產業基金的引導帶動作用
11.以政府產業基金助推產業發展和項目落地
由區國有公司出資,新設立20億元的「臨安智造產業發展基金」,支持重點產業項目引進,助力企業發展。
12.積極引進各類投資基金
鼓勵引進天使基金、風投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政府引導基金優先給予保障。對投資於我區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創新企業,並持有滿三年的,按投資額的5%給予獎勵,單個股權投資企業年度最高獎勵不超過500萬元。
五、加大對中介引資引智的獎勵力度
13.擇優選擇一批商協會、投融資機構、中介組織等廣泛開展招商合作,根據評定後的招商績效,每年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資助。
14.以項目固定資產實際到資額(不含土地出讓金)為獎勵依據,到資額5000萬元(含)至1億元的,獎勵標準為1‰;1億元(含)至5億元的,獎勵標準為1.5‰;5億元(含)以上的,獎勵標準為2‰;屬國內500強企業投資的項目,其獎勵標準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提高1‰;屬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的項目,其獎勵標準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提高2‰。最高獎勵200萬元。
15.每引進培養1名國家級、省級、市級特聘專家,分別給予引薦者60萬元、40萬元、20萬元引才資助;每引進1名國家級、省級特聘專家,分別給予引薦者20萬元、10萬元引才資助。
六、加大對各類人才和重大項目的服務保障力度
16.加大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和投入,積極創造條件為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提供幫助。對經認定的E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和重大項目的企業高管、企業骨幹子女就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按照相對就近原則統籌安排入學。
17.對重大項目企業高管按一定名額給予最高個人對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的80%獎勵;對經認定的E類以上高層次人才連續三年給予最高個人對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的80%獎勵。
18.提高人才生活補貼標準,對新引進的博士、碩士、本科應屆畢業生(含畢業5年內的回國留學人員、外國人才),最高分別給予17萬元、11萬元、4萬元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