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從學位論文到學術論文的寫作

2019-08-21     達晉醫學

很多研究生向期刊投稿的學術論文,是在其學位論文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達晉編譯下面從研究生撰寫學術論文常見問題出發,論述了學位論文與學術論文在寫作要求上的異同,以使研究生掌握從學位論文到學術論文的修改技巧與方法,從而提高其學術論文的寫作水平。

學位論文、學術論文和科技報告等主要論文寫作的體裁和要求是不同的。學位論文是表明作者本人獨立從事創造性的科學研究或是具有新發現的調查研究而取得的成果,以此為內容撰寫而成,作為提出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時評審用的科技論文。學位論文實際是科研工作全過程的縮影,側重全面性、整體性和綜述性。

學術論文是論述創造性研究工作成果的書面文件,是通過對某一學術課題進行專深而系統的研究,取得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從而發表足以獨立支撐有存在價值的觀點的系統論述。側重創造性、科學性和專題性。

一篇完備的學術論文,應具有科學性、首創性和邏輯性,還必須正式發表,才算有效地完成。而學位論文是用於宣讀和評審的,其內容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要想得到同行的認可,還需要進行公開發表。因此,研究生需要掌握從學位論文到學術論文的修改技巧與方法,才能使學術論文順利發表。

一、清除認識上的誤區。在撰寫學位論文時有一些作者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在論文中資料引用愈多就愈有學術性,或者認為只有把所有的外圍材料都做了分析讀者才會真正相信自己的論證。因此使得學位論文讀來沉悶,一些好的理論觀點往往被過於繁密的資料所掩蓋。而對於學術論文,由於篇幅所限,從全文表述上來看,應是精練簡潔。為了解決這之間的矛盾,在技術上可以以參考文獻的形式,將資料移植到其中,這樣一來不會影響論述的厚重感,對相關資料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到參考文獻中去了解,精彩觀點也更容易脫穎而出、引人矚目。

二、高度濃縮摘要。摘要是學術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正文的主要信息提供給讀者,以便讀者決定是否閱讀全文。一般來說,學術論文的摘要要求高度概括地、不加解釋地簡要陳述論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以及主要結論。要求研究生對其學位論文的摘要進行高度精鍊,從中提取出學術論文摘要所必需的內容,加工成新的摘要。

三、刪除緒論或引言中的冗餘部分。學位論文的緒論或引言一般是用來闡述問題的研究歷史和現狀、研究的目的和基礎等的。對於剛開始接觸科研工作的研究生來說,將自己所有看過的與該論題有關的資料放到緒論中加以論述,以表明自己掌握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是可以理解的。但學報所要發表的學術論文的引言則大多是開門見山,言簡意賅,僅用寥寥數語對論文研究的目的和基礎作簡單的交待即可。因此,研究生需要對學位論文中緒論部分作較大的刪除,如刪除緒論中所交待的開課過程和成果鑑定程序等,以符合作為學術論文引言時的發表要求。

四、簡化具體過程,突出主要結論。一方面,學報所發表的學術論文的讀者對象一般是同行專家,沒有必要將計算或實驗的每一個步驟全部寫出,只需給出主要過程和關鍵即可;而學位論文的讀者對象一般是老師和同學,寫作時非常注重文章的系統性和推導過程的嚴密性。另一方面,在寫作手法上學位論文與一般學術論文也不盡相同,學位論文比較強調文章的整體性,要求較為全面地反映研究生的各種水平;而供學報發表的學術論文則是為了公布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彆強調文章的學術性和應用價值。因此,研究生對擬發表的學位論文應該從突出研究成果、簡化具體過程著手修改。

五、精簡參考文獻。一般情況下,參考文獻是論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著錄參考文獻時,一是為證實自己的論文提供足夠的考據資料;二是說明論題本身研究的起點和背景;三是表明充分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並為讀者了解相關領域的發展狀況提供信息;四是簡化推導過程和論文篇幅等。在進行修改時,研究生應將參考文獻中那些與論題關係最密切、最新而又最主要的列出,而把教科書中那些眾所周知的基礎知識或沒有公開發表的資料統統去掉,自己沒有直接看過的文獻也不應著錄。總之,應按著錄要求精簡參考文獻。

六、去掉附錄部分。許多學位論文帶有附錄,而學位論文的附錄與一般學術論文所必需的附錄有所區別。它一是為了答辯方便,再就是審閱起來容易,有的則是導師有意檢查學生對某文獻是否理解而故意讓學生附加的。因此,學位論文要修改為可以在學報或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其附錄部分一般是可以去掉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rjcu2wBJleJMoPMWT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