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為什麼還不死?辣條雖好,不宜多吃

2019-10-25     今昔優質雜談

「現在看來是一個故事,在當時就是一個事故。」——有著「調味大師」稱號的邱平回憶說,他是最早發明辣條的三個合伙人之一。18年前,因為一場水災,辣條這種面制加工食品陰差陽錯被發明出來,卻意外拯救了湖南省平江這個貧困縣。

在經曆數年的野蠻生長後,辣條企業也開始改造升級,試圖擺脫「三無產品」的惡名。對辣條而言,2014年是關鍵的一年。如果說這以前的辣條還只停留在中小學校周邊的小攤販間,那麼這個時間節點之後的辣條漸漸走出國門,成了老外的心頭好。

這一年,大家赫然發現,在國內當時只賣五毛、一塊錢的辣條,在國外卻賣出了「天價」。這樣的反差迅速被網友轉化成段子和表情包——「吃根辣條壓壓驚」、「讓我先吃根辣條冷靜一下」等調侃一度成為當時的「網絡流行語」。不過這應該只能算辣條網紅之路的開始。

辣條,是8090後,甚至00後童年不可磨滅的一個記憶點,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味道,還有那些和小夥伴分一包辣條,聊著奇談,輪流站崗以防被大人沒收的那些舊時光。

辣條雖好,不宜多吃。還是多吃點水果蔬菜,做社畜,也要做一個健(消)康(瘦)的社畜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fftBG4BMH2_cNUgP75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