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這幾個字的菜,早進了醫生黑名單!你卻還在吃

2019-10-20     橙子先生smile

有這些字眼的菜肴,看到最好就避開。

現在菜名五花八門,有些單看名字,根本猜不出是什麼:蒼蠅頭,其實是豆角;大力丸,是糯米丸子;母子相會,是黃豆炒豆芽。但有些名字,看到最好就避開,例如,水煮肉丸裡面其實鹽含量很高…干鍋類食物多數在後廚煮了很久香酥的外殼讓澱粉變性…

1菜單敏感字:干煸、油炸、香酥、水煮、干鍋

下館子時,帶有「干煸」、「油炸」、「香酥」、「水煮」、「干鍋」等字眼的菜肴很饞人。但這些菜往往油重、鹽超標。點這些菜時最好悠著點。

「水煮」不是水,加了很多鹽和油



川菜水煮魚、水煮肉片等水煮類菜肴往往會鹽超標;

其次,油的過量使用和反覆加熱,也容易讓人攝入過多脂肪和致癌物質;

水煮菜肴還有一個特點是辣椒放得多,很容易上火,刺激消化道,影響腸胃功能。

「干鍋」久煮很多次,容易致病


帶干鍋的菜,加熱時間都較長,蔬菜中的營養損害比較大;而且長時間加熱或翻炒不及時容易燒糊,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

另外,干鍋菜含鹽量較高,吃多了容易增加高血壓的患病風險。

「油炸、香煎、香酥、干煸」類菜肴



油炸、香煎、香酥、干煸,共同特點是用油量非常大,易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等一問題。

而且食物經過高溫過油,其營養素和抗氧化成分會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衛生部曾發出公告指出,澱粉類食品在超過120度高溫的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而動物實驗結果顯示,丙烯醯胺是一種可能致癌的物質。

2超市裡的敏感字:酥、派、味、脆、柳

鳳梨酥、巧克力派、橙子味飲料、雞柳等零食常常出現在很多人的購物車裡。事實上,這些食品營養價值並不高,尤其是帶以下字眼的更應少買。

帶「酥」或「派」字食品



帶「酥」字的食品,都是美味的代言詞,要麼酥脆可口,要麼酥軟香甜。芒果酥、榴槤酥、鳳梨酥、酥皮點心、起酥麵包……都屬於這類。但是健康專家還是建議大家少吃。

因為要產生酥脆香甜的口感,製作過程中就要加入大量黃油等油脂,不但脂肪含量高,還含有較多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為了調節口感,還需要加入大量糖。

此外,蛋黃派、巧克力派、蘋果派等名字裡帶「派」的食品,其實營養價值高的天然成分比例也較低,而糖、脂肪、香精和多種食品添加劑是它們迷人口感的主要原因。

帶「味」字食品



草莓味月餅、香草味蛋糕、芒果味汽水……這些食物嘗起來有水果味,往往只是加了一些香精,很少有真正的水果成分。

香精只是一些化學合成物質,並不能提供人體必需的營養素。

這些帶「味」字的食品往往還含有很多糖分,容易讓人攝入過多的糖和熱量。

帶「脆」字食品



「脆」字多見於受兒童喜歡的膨化小食品,具有酥、脆、香、甜等味道特點。

這類食品要添加彭松劑和大量油脂,才能實現香脆的口感。這類食品營養價值不高,但稍不小心,就容易攝入大量熱量,引發肥胖。

另外,孩子長期食用這類食品,對大腦和體質發育都無益處,還是不要過多食用。

帶「柳」字食品

蟹柳、魚柳、牛柳、雞柳、豬柳……在很多人心目中,這些食品由「肉」製作而來,是營養健康的代名詞。

然而,速凍後煎炸的牛柳、豬柳、雞柳等,外面裹了厚厚的麵粉,一口下去可能半口以上都是吸了大量油的澱粉,長期吃非但對人體沒有好處,反而可能增加肥胖的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cjt620BMH2_cNUgYSmj.html